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永泰 《花木盆景》2006,(12):12-15
近年来,随着盆景事业的发展,国际性、全国性乃至各省市、地区不同类型的盆景展览越来越多,且基本上都进行了评比活动。这些盆景展览评比活动是对盆景艺术的一次次检阅,体现了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水平,给有志于盆景事业的广大盆景爱好者提供了盆景作品的展示、鉴赏和技艺交流的平台。通过评比,对优秀作品给予肯定、认可和嘉奖,也为盆景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提供了榜样,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盆景队伍中来,有利于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然而,时见有些展览评比过程操作透明度不高,随意性大,评比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变味,或没及时公布而草草收场,却也无个说法,让参展者和观赏者  相似文献   

2.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4.
2021年1月16日,武汉盆景沙龙爱好者相聚东湖花木城,共计带来心仪盆景四十余件,武汉盆景沙龙第二届盆景展精彩亮相,为武汉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场自由交流、探讨盆景艺术的新空间。武汉盆景沙龙由黄伟和高昆等策划发起,武汉众多盆景爱好者积极参与。此次盆景展览树种丰富、形式多样,有真柏、黑松、黄山松、黄杨、老鸦柿、对节白蜡等树种,具有武汉特色,展览不设评委。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14,(7):1-3
好联盟中国地区委员会主席陈昌在开幕式答谢词中表示,这次展览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主要是希望通过这样形式的展览,展现岭南盆景乃至中国盆景多年来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岭南盆景的国内外影响,并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向世界做一些探索、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我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通过近几次的展览活动,已经可以证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差距也相应地在缩小,对盆景艺术的认识在层次方面都显示出较大的进步,尤其是一些中青年爱好者表现出刻苦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誉,所有这些良好现象足以使人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8.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近两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21,(2):90-93
千年永宁,文脉传承,大美黄岩,醉美盆景。盆景名家精品邀请展暨台州市第十届盆景艺术精品展于2021年1月1日-3日在黄岩区九峰公园成功举办。此次盆景艺术精品展参展作品120余盆,树种丰富,形式多样,评出8个金奖,16个银奖,18个铜奖。展览时值元旦假期,参观人数暴棚,为台州市民及周边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场精彩的盆景文化大餐!台州市盆景历来传统深厚,盆景爱好者众多,大园、名园众多,各级盆景大师、盆景高级艺术师等人才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盆景源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近些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在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上,人们不难发现,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在逐渐地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是著名盆景艺术家傅耐翁先生于1985年创建的民间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过10届跨地市盆景展览,11次个人家庭盆景展览;自办《闽南园艺》刊物,先后有赵朴初、陈慕华、叶飞等中央领导为协会题词鼓励;1998年耐翁先生逝世后又出版《厦门盆景》专著,2001年成功举办“耐翁盆景艺术研讨会”。22年来,从协会的会员中先后走出了30多位盆景艺术家,5名杰出盆景艺术家。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2月3日,贵州省盆景艺术协会"益华湖湾杯"盆景奇石根艺展在贵阳清镇市益华湖湾营销中心盛大启幕,由全省各地州市选拔而来的盆景、奇石、根艺作品在此集体亮相,其中展出造型各异、姿态优美的盆景作品160余件。本次展览由贵州省盆景艺术协会主办、贵州益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4年11期第6页上刊发的“安庆市第二届盆景展览作品选”,读后感到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均达到较高的层次,展现出徽派盆景的新的形象,现就其中的三件作品与大家一起赏析。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07,(3):F0002-F0002,1
柯成昆先生祖居风景秀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少年时代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善与同行相互切磋技艺,其作品神态自然且注重气势和力度,有许多盆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奖和银奖。  相似文献   

15.
傅珊仪 《花木盆景》2014,(10):34-35
我国古老传统盆景艺术的成形已有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但是进展最快、从数量质量到规模扩大,普及面最广的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之间,目前盆景发展形势大好,令人欣慰,在感慨之余,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其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979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就为振兴盆景举办了"中国盆景艺术展览",随后国务院万里副总理又授意农业部团结群众重振花卉事业。  相似文献   

16.
地方动态     
《花木盆景》2007,(11):76-77
安徽芜湖市成立奇石协会;河南郑州举办盆景造型操作现场演示;山东青州市观赏石协会精品展隆重开幕;四川高县成立盆景艺术协会;云南举办花卉盆景展览  相似文献   

17.
潘景 《花卉》2009,(8):32-32
盆景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一,于唐代由中国传到日本,并由日本传到欧美各国。近十年来,中国盆景得到我国与欧美等地人仕的爱戴,每年部举行不少盆景展览。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8,(8):29-31
魏绪珊,男,1941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工作之余酷爱盆景艺术,拜中国台湾盆景大师梁悦美教授为师,虚心钻研盆景艺术,数十年如一日。其作品清新自然,古朴典雅,风格独特,不拘流派而自成一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荣获各类奖项。2001年退休后,为潜心研究盆景艺术,推广、宣传盆景这一中华艺术瑰宝,他在日照市征地40亩,  相似文献   

19.
首届中国唐风盆景展的成功举办,无疑是2008年中国盆景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其展览规模之大,参展盆景作品水平之高,展览运作方式之独特,都是近年来所罕见的。尤其是用黄金铸造奖牌,更成为世界盆景界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新闻媒体对“唐风展”及其会址——中国唐苑相关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盆景爱好者,对“唐风展”创办人张小斌先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详细了解张小斌先生的盆景情缘和“唐风展”情怀。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8,(10):1-1
盆展是展示盆景创作成果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化盛宴,也对盆景的创作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说来,艺术品的展览就是艺术美的展示和艺术创作手法的比拼。但是,盆景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盆景作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以盆展不但要尊重一般艺术品展监的要求,充分展示盆景艺术的美,还要考虑到盆景艺术的特殊性,做到艺术美与健康美、自然美及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盆景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健康,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病态,提倡有生机和活力的美;所谓自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工制作痕迹,提倡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