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花生喷施宝田间试验发现,施用喷施宝可以明显提高花生株高、叶色、单株果数、百仁质量等生育性状,减少花生叶斑病的发生;花生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相比每667m2增产33kg,增产率为14.4%。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喷施宝"产品在水稻上的肥效,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2010年在辽中县开展喷施宝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喷施宝"后,株高、叶色、分蘖率、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喷施宝"可使水稻每公顷增产420kg,增产率为7.0%,增加效益1260元。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喷施宝"产品在水稻上的肥效,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2010年在辽中县开展喷施宝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喷施宝"后,株高、叶色、分蘖率、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喷施宝"可使水稻每公顷增产420kg,增产率为7.0%,增加效益1 260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花生喷灌增产经验,去年我们在义县张家堡公社进行了大面积花生喷灌试验,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喷灌的花生平均亩产量达四百一十斤。该公社的耕地面积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壤为砂壤土,适宜种花生,这里种花生的历史很长,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前年播种面积7,800亩,亩产185斤,去年播种面  相似文献   

5.
花生机械施肥覆膜播种技术是运用花生播种施肥覆膜机对花生进行机械化播种、施肥、覆膜等项作业,一次能完成播种、施肥、起垄、打药、覆膜、膜上压土等多道工序.该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新购机具作业当年可收回全部投资,而且增产效果明显,人工作业播种覆膜质量较差,种植密度低,达不到花生增产的目的.而机械覆膜播种,由于播种规范、密度高,出苗时间集中,苗全苗旺,能够充分发挥植株生长发育的群体和个体优势,合理地利用地力和光效使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花生施用水溶肥的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液体花生水溶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溶肥能使花生叶色变绿,植株增高,且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前郭砂壤土耕地土壤花生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最佳施肥量:N肥=75kg/hm2,P肥=135kg/hm2,K肥=120kg/hm2。花生产量为:y=3573kg/hm2,施肥比例N:P:K=1:1.8:1.6;结果表明,氮、磷、钾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花生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花生产量起决定性作用,钾肥仅次于氮肥、磷肥最小,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大,施磷对花生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推广花生覆膜机械化技术时,发现花生单粒播种后,沿花生行膜上覆土,比常规覆膜种植明显看出苗全苗壮,可增产1至2成。技术要领是,改花生双粒穴播为单粒条播,相(?)小穴距,保持亩株数不变,改播种深度为2cm~3cm。覆膜后在膜上沿花生行覆盖10cm宽,2cm~3cm厚的土层。增产因素分析:①花生萌芽期水分充足,昼夜温差小,较常规种植改善了生长条件;②花生发芽后自行破  相似文献   

9.
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精耕细作种植技术,具有显著地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15%左右。本文通过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作业环节的花生种植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花生机械化生产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喷灌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我局于1983年至1985年进行了喷灌花生增产效果试验,摸索了一些喷灌花生增产的有关技术经济数据。通过地区水电学会、农学会和有关部门共同鉴定,认为经济可行,效果显著,可以推广。现将试验的情况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吸式花生精密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垄作花生的精密播种,设计了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其主要由本体、种杯、排种圆盘、搅种盘和尾风管组成[21],通过排种圆盘上拨片的推动作用、搅种盘上搅种钮的搅动作用及尾风管的吹送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花生播种的双粒率,降低碎种率和漏播率,提高播种精度。同时,改进了播种机的行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滑移率,保证播种机直线前进的稳定性。所设计的花生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悬挂装置、起垄装置、驱动装置、播种装置、施肥装置、喷药装置及覆膜装置等部分组成,集起垄、施肥、播种、喷药、滴灌带铺设、展膜、压膜、覆膜及膜上覆土等多道工序于一体,提高了花生的播种效率[4]。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能引起花生的霉变,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通过对霉变程度的检测,可以为霉变花生的清选提供条件,极大地提高花生食用的安全性。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用相机拍摄花生的图像,采用维纳滤波处理去除噪音,用B分量进行图像分割后获得目标区域图像。选用H颜色分量作为反映花生霉变程度的特征参数,根据设定的阈值评判霉变等级。该方法对花生霉变程度检测的准确率超过93%,处理单张图像耗时1 s,可以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为花生的在线分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花生分段收获机已在花生收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人对其认识不强,没有体会到花生分段收获机在花生收获中的重要性,严重阻碍了花生分段收获机的推广。为了推广花生分段收获机,提高花生收获的效率,介绍了国内外花生分段收获机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花生分段收获机的特点及其相关参数,并分析了我国花生分段收获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花生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被大量种植,长期以来收获过程都是依靠人力,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花生的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制约花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为此,设计了一种花生捡拾摘果机,由弹齿式捡拾装置、二级轴流摘果滚筒、双层振动筛及集果升运器等组成,可以较好地完成花生的捡拾、摘果、清选等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能较好地完成作业,总损失率为2.3%,破碎率为1.3%,果荚含杂率为3.7%,均符合花生收获国家行业标准(NY/T 2204-2012),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本研究为花生机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型。  相似文献   

15.
石岩  任宇琪  王思远  殷崇博  门洪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4):176-183,203
不同产地的花生质量差异明显,贴优质产地标签贩卖劣质花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基于电子鼻与高光谱系统的无损检测技术,提出双模态融合特征注意力(Bimodal fusion feature attention,DFFA)并设计DFFA-Net以实现花生质量辨识。首先,利用电子鼻与高光谱系统获取7个不同产地花生气体信息和光谱信息,花生自内而外的气体信息可以表征其整体宏观质量,不同化学键及官能团的光谱信息差异可以表征其整体微观质量;然后,提出DFFA以自适应融合气体-光谱双模态信息并关注影响分类性能的重要特征,并结合消融实验证明了双模态信息融合的必要性;最后,基于提出的DFFA模块,经网络结构优化得到DFFA-Net以实现不同产地花生质量的有效辨识。通过消融分析、多注意力机制分类性能对比,DFFA-Net获得了最佳分类性能:准确率为98.10%、精确率为98.15%、召回率为97.88%,验证了DFFA-Net在花生产地辨识中的有效性。提出的DFFA-Net结合电子鼻和高光谱系统实现了不同产地花生的质量辨识,为花生市场质量监督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碎壳损伤是影响花生籽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新型锥体式花生碎壳机构在破碎花生壳体过程中的花生籽粒的损伤成因。基于相对运动与能量平衡原理,分析碎壳过程中致使花生籽粒损伤的因素。通过试验,研究了锥体式碎壳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工作状况对花生籽粒损伤程度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机械碎壳花生籽粒损伤机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为降低花生碎壳机械对花生籽粒的损伤提出了一条新思路,为设计新型花生碎壳机械与碎壳方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工编烟费时费工,现有机械编烟效率较低、损伤烟筋的问题,采用间歇输送和间歇穿针技术,研究开发了作业效率高、编烟质量好的新型编烟机。使用测试表明,该型烟叶编织机实际应用效率是手工编烟的4倍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为目的,是精准施药的发展方向。果树叶面积指数能为精准施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探测可以进行大面积果树的长势监测并计算其药量的需求,进而对作物进行指导性施药。为此,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叶面积指数探测技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精准施药技术中靶标探测的方法及叶面积指数探测在精准施药中的应用,并对精准变量施药中叶面积指数探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