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期间叶片水分及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研究了卫矛科3种常绿阔叶植物在保定越冬期间叶组织水分及可溶性糖、淀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越冬进程,叶组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而水分饱和亏缺,束缚水/自由水逐渐增大,温度达最低后这些指标开始恢复。越冬期间3种植物细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可溶性淀粉变化趋势与其相反。水分含量及可溶性糖,淀粉季节性动态变化与植物的抗寒性发育及越冬适应性具有高度一致性。文中对所测指标在植物越冬期间的生理意义给予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采用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施用不同量生物有机肥3种处理进行田间试验,并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测定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3种微生物的数量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4种养分的含量,研究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灌浆期达到顶峰;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的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灌浆期达到最低值;速效磷含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灌浆期达到顶峰;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太明显,特别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6个处理,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速效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低值。同时,从研究结果中还发现,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各种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百合鳞茎低温解除休眠与抗氧化系统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鳞茎在4℃低温处理过程中活性氧和抗氧化系统酶的动态变化。鳞茎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缓慢上升,30 d时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过氧化氢含量在低温45 d后达最大值,随着低温积累也迅速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动态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低温处理前期下降,随后又上升,45 d后又迅速下降,与过氧化氢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石漠化敏感性在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不同地貌类型区的石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20世纪60年代和2000年的石漠化敏感性在不同地貌类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60年代到2000年不敏感类型面积呈下降趋势,敏感类型面积呈上升趋势。石漠化敏感度类型正向演变与逆向演变并存,石漠化各类型之间演变非常明显,逆向演变面积远远大于正向演变面积,说明贵州省石漠化状况整体呈现恶化趋势,局部地区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5.
以‘哈瑞太慈’和‘费尔杜德’两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与休眠芽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三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以及对两个品种间作出比较,并分析三种内源激素比值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费尔杜德和哈瑞太慈两个品种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GA3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IAA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规律,ABA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规律。GA3/ABA和GA3/IAA比值变化趋势一致,皆为"先上升后下降",费尔杜德果实GA3/ABA比值在红熟期后略有上升。IAA/ABA比值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果实中三种激素互相相关性不显著。GA3含量在白果期达到最高,IAA含量在着红期最高,ABA含量在成熟期最高。从树莓休眠芽生长至休眠芽休眠解除后萌发,两个品种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GA3含量变化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规律,IAA与GA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GA3/ABA比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IAA/ABA比值变化与GA3/ABA相同。GA3和IAA含量呈正相关,两者间比值无明显变化。GA3和IA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芽饱满时期,而AB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初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种油橄榄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定,确定了三种油橄榄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以芦丁标准品为对照,建立油橄榄叶片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的叶片生长部位对油橄榄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油橄榄叶片中黄酮含量从3~12月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最佳利用时期是在9~12月,其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7.
沿海区域是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辽宁省沿海区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2000—2015年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5年,森林生态系统年生物量为上升趋势,但相对生物量密度总体处于退化状态,年均植被覆盖度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草地生态系统年生物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相对生物量密度总体呈现逐步转好的状态,年均植被覆盖度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年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湿地生态系统相对生物量密度总体呈现逐步转好的状态,年均植被覆盖度状况总体呈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96-99
为资源化利用数量日益膨大的园林废弃物,设计不同类型园林废弃物堆肥试验以研究其在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园林废弃物在堆肥过程中,堆料温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翻堆后再上升继而再下降的趋势;pH值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与后期相比,前期上升速率相对较快;有机碳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全氮含量保持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紫薇‘香雪云’香气成分的时空动态变化,本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雪云’花朵挥发性成分在4个开花时期(半开期、盛开期、盛开末期、衰败期)和盛开期花朵的3个花器官部位(花瓣、雄蕊、雌蕊)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从紫薇‘香雪云’花朵的4个开花时期中,共检测出80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属于11个类别;倍半萜类、单萜类和苯类化合物是其中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化合物类别;α-法尼烯、松香芹酮和苯乙醇等是盛开期中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挥发性成分。2)在紫薇‘香雪云’的不同开花阶段,各挥发性成分的释放规律不同;共呈现出6种主要的挥发模式,即持续下降模式、先下降后上升模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模式、持续上升模式、先上升后下降模式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模式。3)就花器官而言,花瓣中的苯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均较高;雌蕊和雄蕊中则均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但化合物种类及其质量分数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了解紫薇属植物的香气成分奠定了基础,为紫薇香花定向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贮藏过程中甘薯的品质会发生变化,为深入研究不同贮藏时期甘薯品质和淀粉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淀粉型甘薯ZH1042、鲜食型甘薯ZZ1-358和对照品种心香在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与淀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甘薯的品质和淀粉特性变化规律不同。淀粉型甘薯在贮藏过程中失水率和腐烂率最高,心香在整个贮藏期的腐烂率最低。3个甘薯品种(系)的总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差异显著。ZH1042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整个贮藏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下降。ZZ1-358淀粉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却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心香的淀粉含量在贮藏100 d后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蛋白质含量则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甘薯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70~100 d,不同类型甘薯材料提取的淀粉纯度最高,最高黏度、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热浆黏度在甘薯贮藏100 d时显著下降,甘薯中淀粉含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贮藏会改变甘薯淀粉X射线的衍射强度但不改变其晶体结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30 d。  相似文献   

11.
2000—2015年中国土地荒漠化连续遥感监测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被覆盖度作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利用2000—2015年序列影像计算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和气温、降水等数据,分析不同地区荒漠多年间荒漠化动态的变化过程、自然因素对土地荒漠化动态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但局部地区呈扩大的趋势;全国大部分地区气象因子未发生显著变化,西藏东部和云南山区气温上升和降水下降对土地荒漠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家的政策和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和保护天然林等重大工程对遏制我国土地荒漠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人的干预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和土壤退化导致的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情况,在分析喀斯特植被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合适的造林方式和治理模式,分阶段人为促进封山育林,转移剩余劳动力,用可持续理论引导当地居民逐渐改变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沙漠化过程中,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旨在为沙漠化防治中植被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采用植被动态学中群落的空间序列方法,以植被盖度为依据,将沙漠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在每个阶段选取3个1 m×1 m的样方,采集沙漠化共有种植物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的叶片,分析不同沙漠化阶段共有种植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沙漠化过程中,共有种植物叶片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各异,表现出不同的沙漠化适应性。其中,本氏针茅和糙隐子草SOD、CAT和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达乌里胡枝子SOD和POD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POD活性变化幅度较SOD小,CAT活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油蒿和牛心朴子SOD、CAT、POD活性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表明这3种酶在协同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维持膜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本氏针茅和糙隐子草叶片抗氧化酶对沙漠化过程反应敏感,这2种植物抗逆性较弱;SOD在达乌里胡枝子抗性机理形成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油蒿和牛心朴子叶片中的3种抗氧化酶在保护植物膜系统方面能协同作用,故这2种植物沙漠化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喀斯特生境3种经济林树种叶片对光强的光合生理响应,为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修复植物选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相同生境条件下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与核桃(Juglans regia)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和叶绿素荧光响应特征及暗下荧光参数,采用SPSS 25.0对光响应拟合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喀斯特高原峡谷不同经济林树种的光合能力。【结果】核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响应曲线与枇杷和花椒叶片差异显著(P<0.05,下同),均先呈大幅上升,后趋于平稳,枇杷和花椒光响应曲线的上升幅度则显著高于核桃,且枇杷叶片在高光强下仍有上升趋势;三者的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强的响应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升/下降幅度排序为花椒>枇杷>核桃。3种经济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为2.89~8.80 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5~0.067 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866.06~2283.86 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13.29~49.90 μmol/(m2·s),花椒的光合性能最好,而枇杷的光合潜力最高。核桃叶片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及PSII光化学效率(Fv/Fm)均显著低于枇杷和花椒。【结论】枇杷和花椒的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强表现出明显的响应,花椒光合能力最强,而枇杷生态适应性最好,在未来的种植中可考虑增加枇杷的土壤养分,以增加枇杷的光合能力,进而提高植物生产力;核桃易发生光抑制,建议在最大光强较低的地区种植。综上所述,花椒和枇杷更适宜做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后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结构稳定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4种林草植被(金银花、火龙果、花椒和草地)与传统种植方式玉米地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离和测定,对比分析了石漠化治理方式与传统农耕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5种样地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粒级含量为主,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表现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随粒级的减小而降低;②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③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金银花地>草地>火龙果地>花椒地>玉米地,说明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林草植被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提高。除花椒地外,其他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优于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都高于玉米地。综上所述,石漠化治理区退耕还林和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碳库容量提升,促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样方,调查研究了民勤荒漠生态退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区地下水位正在急剧下降,天然植被面积逐年减少,盖度正在明显下降,随着水资源退化和植被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扩大,沙漠化程度正在增强。荒漠区水资源退化引起植被退化,植被退化进而导致沙漠化过程加强。随着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和稀疏化,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植被退化加之开垦使得极重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扩大,中轻度沙化土地面积相对减少。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二是上游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实践证明,在干旱沙漠中造林,尤其是打井提取地下水造林,只能加速沙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我国岩溶石漠化的基本情况以及石漠化的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发展现状,结合其在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的实际,指出我国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不明显的关键原因是缺乏真正实质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认为只有把喀斯特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地进行综合开发治理,方能最终达成石漠化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坡向等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说明石漠化地区土壤生态恢复的状况。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植被恢复年限、植被类型、坡向有密切的关系,土壤脲酶活性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混交模式的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一植被的土壤,同一采样地点南坡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北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婧  程伍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68-7869,7966
阐述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分布地区、类型以及土地沙漠化所带来的危害,并分析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现状,提出植被自然恢复和重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制度保障、开展制度创新等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是制约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技术探析有助于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系统回顾了近30年来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阶段、植被群落特征、恢复治理模式及监测评估等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得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在1985年以前为抑制发展阶段,1985-2001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目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模式构建、监测评价3方面。最后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应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植被修复与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