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g/L增加到8.80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苹果酿造食醋深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苹果(麦饭石苹果)、麦饭石(矿泉水)研制新型食醋的过程。利用沂蒙山区丰富的苹果资源和麦饭石及其矿泉水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食醋,实现苹果的深加工增值,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具有一般食醋的特点,而且具有多重的保健功能,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调味佳品。  相似文献   

3.
几种不同抗菌素对培养桉树青枯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Kelman的液体培养基本和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抗菌素,然后接种桉树青枯病菌培养,培养观察2 ̄15天,结果表明:在所试抗菌素中,只有600mg/kg农用链霉素对桉树青枯病菌的培养抑制能力强最,抑制时间长达15天以上。  相似文献   

4.
体细胞离体培养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新品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尾叶桉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病原菌活体接种与添加致病毒素二种方法进行了离体条件下抗青枯病细胞无性系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致病毒素为抗病愈伤无性系选择压力时,所需致病毒素提取液的加入最适浓度为130 m L/L培养基,最适选择时间为培养后15 天;三种活体接种法选择抗病愈伤无性系时,培养基混菌法较为切实可行,加入浓度为50 m L/L菌液培养基为宜,选择时期为培养后10~12 天。愈伤组织的继代年龄对选择剂的加入量与选择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以接种后培养3~5 天的材料作为选择对象较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莎门氏菌B31转化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探讨莽草酸的微生物转化因子.HPLC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莎门氏菌B31自身不产莽草酸;菌种在对莽草酸溶液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在20~24 h莽草酸质量浓度达到最大,莽草酸质量浓度由原溶液中8.04 g/L增加到8.80 g/L,继续培养,莽草酸出现分解现象;莎门氏菌B31对质量分数为2%的八角糖无转化现象,对八角渣水提液的转化效果最好.以八角渣和蒸馏水的固液比为1:40(g:mL)时的提取液加入莎门氏菌B31培养转化24 h后,莽草酸最高质量浓度为0.213 g/L,为未转化前莽草酸含量的2.56倍.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农用拌种药剂,如拌种双、保苗剂,不含肥料营养成份,只能作拌种防病使用,也不能改良土壤,也不能对作物实施控旺、促壮,而且使用成本高。本麦饭石壮苗素的组配方案是采用包括麦饭石、增产菌、拌种双、多菌灵、井岗霉素、敌克松、抗生素、黄腐酸盐、生根粉、细胞分裂素、助壮素、草木灰等原材料组成,它具有营养增效、防病杀菌、刺激生长、护根、改良土壤作用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本壮苗素中所采用麦饭石是一种天然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综合体,能满足作物育种、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的供求量;拌种双对真菌防效好,多菌灵对…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和培养方式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良MS中加入0.5 mg.L-1脱落酸,进行固体培养或液体振荡培养,原球茎增殖的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5个种源的北美兰云杉成熟合子胚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成熟合子胚在一定激素质量浓度范围内的1/2LM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胚性组织,5个种源的兰云杉成熟胚的胚性组织诱导率分别为26.76%、24.17%、25.04%、24.63%和69.57%。而在不同激素组合中,以BA7.5 mg.L-1+2,4-D15.0 mg.L-1的激素组合对北美兰云杉胚性组织的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杂交鹅掌楸的饱满冬眠顶芽接种培养在1/2MS(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质量浓度比为1:1)培养基上14d后,继以改良Risser和White(1964)培养基上培养7d,两种培养基均含有IAA2.0mg/L。初始阶段的继代培养以在改良Risser和White(1964)(Ca^2 质量浓度减半)培养基上+VB5 1mg/L Biotin 0.01mg/L IAA 2.0mg/L ZT3.0m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红檵木组织培养玻璃化苗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6-BA、NAA、蔗糖、琼脂、活性碳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红檵木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顺序为6-BA>活性碳>琼脂>NAA>蔗糖。6-BA的质量浓度大于2 mg/L,会大大增加玻璃化苗的产生。考虑到增殖率,应适当加入少量活性碳或聚乙烯醇。此外,减少继代次数,选择中部节段作为外植体,也有利于玻璃化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毛状根是产生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生物反应器。本文简述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影响因子,对毛状根培养次生代谢物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作了概述,并提出其产业化前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验探索外植体采集、不定芽诱导分化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驯化移栽等黑玫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培养出无病毒的优质种质,旨在提高黑玫瑰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借助温室大棚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缩短黑玫瑰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得到珍贵药用植物东北红豆杉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MS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BA、KT、IBA、NAA等植物激素对东北红豆杉的茎尖和休眠枝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茎尖的芽分化与生长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不太敏感。IBA和NAA对茎尖分化无明显差异,6-BA较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而KT有利于产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介绍文化、旅游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定义,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下,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对石林县生态文化中的森林生态文化、花文化、虎文化、石文化、火文化、祖灵文化、酒文化作了论述,认为其综合特性是:多元与融合、封闭与开放、自然与粗犷.对弘扬和传承石林生态文化的路径和方式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给川黄柏药用资源早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及2年生川黄柏密植幼林个体不同组织为试材,采用不同GA3喷施周期和质量浓度处理,研究各处理在1年生快速生长阶段的生长生理情况,并筛选出最优喷施处理,然后以最优喷施处理,监测分析GA3喷施对2年生川黄柏生长及小檗碱、黄柏碱等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1)与CK...  相似文献   

16.
氯化锌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香梨果实的品质,于不同时期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和果实喷施氯化锌溶液.然后测定并分析了果实中相关酶的活性、石细胞大小、密度、含量及部分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锌可使香梨果实石细胞团的直径、密度和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石细胞的含最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同时,喷施氯化锌对香梨果实的POD、PPO和PAL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可增加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诃子是佛门圣树,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文章从诃子的佛教渊源、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了近年来诃子药理活性、繁殖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景观改造的多样性,药用植物园也成为城市园林营造景观的一种方式。厦门市忠仑公园集科普、教育、观赏功能为一体,药用植物园区景观改造以人为本,以科普教育为宗旨,在保证药用植物景观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塑造优美的景观,既能弘扬中华民族药用文化知识,又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互动学习科普知识、修养身心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广州白云山黄河石广场运用了岭南造园艺术手法,利用黄石大小组合构图形成该景区的奇石景观。这既使白云山的园林景观得以协调平衡,亦营造了奇石景观文化,给人予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药用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国内外药用石斛组培现状及影响石斛组培主要因素:石斛种类和基因型、外植体的选取、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培养条件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