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黧蒴栲人工林生长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常规法对黧蒴栲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年和10年生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60.754t/hm2和94.725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为树干>根>枝>叶;其生物量空间密度地上部分为5.347~8.184t/hm2·m;地下部分为55.08~91.67t/hm2·m。林木叶面积指数为6.55~8.13m2/m2。树干年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12年生达最大值11.73t/hm2·a。  相似文献   

2.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3.
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具有季节性水淹的长江滩地上不同高程及间种与非间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害虫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生物量23~27t/hm^2,净生产量为3~11t/hm^2.a.生物量与净生物量均随高程增高而递增。6年生杨树人工要间种和非间种条件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48.31t/hm^2.a和8.5t/hm^2,间种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北京杭大运河堤杉木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京杭大运河堤引种种栽培杉木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林分,19a时H12.30m,D1.319.1cm立木积量224.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47.d12t/hm^2中径材51.1%,小径材占46.65;集约管抚林分,13a时H11.90m,D1.315.1cm,立木蓄积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达204.73m^3/hm^3和111.05t/hm^2,中小径材各占48.4%。广西融水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垂直结构与演变动态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澜港的红树林在保护较好的条件下具有乔灌两层,乔木层高4~8m,灌木层高0.4~1.2m。上层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垂直分布随树体部位增高而减少,0~2m占50%,2~4m占40.3%,4m以上占9.7%。乔木群落被破坏后,面积锐减,27a减少1611hm2,且形成仅有单层结构的灌丛,其生物量和生产力很低,分别为9.6~14.3t/hm2和1.1~2.0t/(hm2·a)。本项研究测定了木榄林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91.5t/hm2和4.7t/(hm2·a),预测以后第6年的生物量和年净生产量将是350.7t/hm2和13.5t/(hm2·a),为红树林造林和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沙江流域头塘山地圣诞树人工防护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的圣诞树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其值分别为42.00t/hm^2和8.30t/hm^2.a。乔木根系生物量大,占乔木层总和物量的29.15%,且根瘤菌发达。  相似文献   

7.
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峨边林区的峨眉冷杉(Abies fabri)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的测定和研究,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峨眉冷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5年~36年生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半均为195.704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9360.4kg/nm.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73.100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8474.6kg.hm^  相似文献   

8.
通过时来舟林场三块立地条件大体属优良、中等、不良的样地进行生物量调查,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林的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20年生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现存生物量为154.2t/hm2(干重),而不良地只有62.6t/hm2;其中优良地的干干重为128.9t/hm2,不良地只有其37%,为48.1t/hm2;优良地的枝、叶干重分别为13.0t/hm2、12.3t/hm2,不良地为7.4t/hm2、7.1t/hm2,分别是优良地的57%与58%;干的年生长量优良地为,19.63m3/hm2,不良地只有5.64m3/hm2,是优良地的29%。优良地与不良地林分生物量的显著差异说明适地适树造林对南方低山丘陵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坡位是划分立地条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8a生)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14a生〕为108.0t/hm2、近熟林(23a生)为186.6t/hm2,成熟林(38a生)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2·a.7.71t/hm2·a、8.12t/hm2·a和5.80t/hm2·a.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域马尾松幼龄林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湖南双牌采育林场和广西禄峰山林场8年生马屐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工人林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湖南为19.86t/hm2和2.49t/hm2·a;广西为31.8t/hm2和3.97t/hm2·a。两地差异是由于林分密度不同所致。该项研究,可为马尾松造林的初植密度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密度为1770株/hm^2的日本柳杉和杉木混交林,其两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分别可达到152.10Kg和73.7Kg。林分生物量达到268.0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48.05t/hm^2(日本柳杉生物产量为228.15t/hm^2,杉木19.90t/hm^2)占林分总生物产量的92.70%;草灌层总量为10.22t/hm^  相似文献   

12.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析比较了25年生马尾松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马尾松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203.34t/hm ̄2>马尾松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78.56t/hm ̄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 ̄2;马尾松与酸枣人工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27.36m ̄3/hm ̄2>马尾松纯林蓄积量261.82m ̄3/hm ̄2>酸枣纯林蓄积量214.72m ̄3/hm ̄2;马尾松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下降,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水源林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水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不同森林类型分别对阴山山地东段大青山水源涵养林进行了生物量及其吸水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白桦次生要的总体生物量最高,为228.75t/hm^2;人工油松林为114.2t/hm^2;阳坡灌丛为31.9t/hm^2;阴坡灌木林生物量最小,为28.2t/hm^2。  相似文献   

15.
马尖相思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持续6年,面积达23.67hm^2的造林试验,初步探索出适于云南引种区采用的马尖相思育苗、造林技术。在普文引种试区马尖相思生长迅速,6年生树高年均生长量达2.31m,胸径年龄生长量为2.9cm,活立木蓄积289.04145m^3/hm^2,年均生长量48.173575m^3/hm^2;4.5年生的马尖相思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05.6t/hm^2,有效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薄果相思的生长特性及其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对薄果想思进行了8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薄果想思对于旱瘠立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有固氮作用,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3年生时为胸径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为1.03cm,树高在1年生时为生长高峰期,年生长量为1.52m;7年生林分蓄积和生物量分别为25.0m^3/hm^2和29.2t/hm62,单株生物量为14.69kg/株,可采用萌芽和根蘖两种更新方式,两者采伐效果与采伐时的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9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生物量并建立其估算模型,分析了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9年生鹅掌楸人工林总生物量为64.538t/hm^2,乔木层、林下植物层和凋落物所占比例分别为:93.40%、3.63%、2.97%。乔木层各器官依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所占比例依次为:62.79%、16.61%、11.11%、7.12%、2.47%。林分净生产力为7.171t/hm^2  相似文献   

18.
大叶相思种源选择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昆士兰引进的5个大叶相思种源及1个本地种源,在琼海试点和花都试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种源在前者的生长表现均比后者好,不同种源在同一试验点比较,以15697和15483种源生长快,产量高,年平均生长琼海试点和花都试点分别为胸径2.0cm和1.3树高,树高2.3m和1.3m,生物量25.36t/hm^2和13.63t/hm^2以上,明显地优于其余各种源。花都试点5个引进种源树高,胸径生长量及生  相似文献   

19.
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9年生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建立其估算模型,分析了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人工林总生物量为64.538.t/hm^2,乔木层、林下植物层和凋落物所占比例分别为:93.40%、3.63%和2.97%,乔森层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所占比例依次为:62.79%、16.61%、11.11%、7.12%、2.47%,林分净生产力为7.17t/hm^2.a,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具有季节性水淹的长江滩地上不同高程及间种与非间种条件下杨树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按相对生长法建立了估测林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幂函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为23~27t/hm2,净生产量为3~11t/hm2·a,生物量与净生物量均随高程增高而递增。6年生杨树人工林间种和非间种条件下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4831t/hm2·a和85t/hm2·a,间种提高了杨树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