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钾肥对黄花梨叶片物质代谢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黄花梨产量与品质,以5 a生黄花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水平对黄花梨叶片物质代谢、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株施K2SO40.27~0.81 kg能显著提高黄花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不同程度提高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降低丙二醛含量;黄花梨产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和总酸含量分别提高10.57%~9.09%、4.0%~16.2%、6.9%~11.3%、1.8%~11.4%和5.0%~15.5%,硝酸盐含量降低0.4%~3.6%.以中钾处理(株施K2SO40.54kg)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黄花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果实硬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量,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和果实硝酸盐含量.适宜的钾能促进黄花梨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肥用量对莴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著差异,增施氮肥提高莴笋产量56.2%~161.0%,以N3处理增产幅度最大(161.0%).不同施肥处理提高莴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含量和叶绿素a/b达154.2%~420.3%、72.1%~287.9%、25.0%~372.8%和34.1%~47.2%.与对照相比,不同氮肥用量提高莴笋的维生素C含量61.6%~161.6%;莴笋硝酸盐含量N2处理降低16.4%,而N1和N3处理下则分别提高60.0%和44.2%;莴笋的可溶性糖含量N1处理时提高24.7%,N3处理下则降低9%,N2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N1、N3处理下莴笋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4.6%和34.9%.综合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N3处理为莴笋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氮素形态配比对莴笋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降低莴笋产量4.5%~13.2%,降低莴笋根重29.8%~48.2%,处理6除外;处理2和处理3莴笋VC含量提高15.6%~16.2%,,处理2增加莴笋可溶性糖含量14.0%,处理4降低莴笋氨基酸含量24.0%;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均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达7.5%~42.0%,降低营养中硝态氮比例,增加铵态氮或者酰胺态氮比例提高莴笋全氮含量,对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处理2(NH4+:NO3-=2(Cl):8)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平衡施肥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均可显著提高芹菜的产量,与对照比较,各施肥处理增产率在7.2%~86.0%,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NPK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220.8t/hm2.同时NPK处理的增收额和纯收入也是最高的,分别为3.68万元/hm2和3.38万元/hm2.各处理中硝酸盐含量最低的是PK处理,其次是NPK处理.NPK处理的VC含量为118 mg/kg,虽然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氮抑制剂对蔬菜产量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种氮抑制剂,研究其对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咪唑和双氰胺3种氮抑制剂的施用对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明显,降低幅度为9.6%~31.1%,而对蔬菜产量的影响不大;各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很低;氢醌、儿茶酚两种氮抑制剂的施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子洲蔬菜地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式辣椒产量、VC含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显著提高,其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量为512 kg/hm2,获得最大利润的施肥量为478 kg/hm2;施肥量的增加导致辣椒体内硝酸盐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VC含量降低;同一施肥条件下配施养分促进剂或生物农药可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增加叶绿素和VC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木醋液在结球甘蓝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2个结球甘蓝品种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研究喷施不同浓度木醋液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木醋液能显著提高结球甘蓝的产量并改善其品质.木醋2、木醋3可使甘蓝产量显著提高;木醋2、木醋3、木醋4可使甘蓝Vc含量显著提高;木醋原液、木醋1能使硝酸盐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艺文摘》2010,(6):179-179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2:3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以番茄为供试作物,以沼肥(沼液、沼渣)、猪粪和化肥为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沼液番茄果实硝酸盐及Vc含量降低,总糖、总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均较适宜,番茄产量略有降低;与施用猪粪相比,施用沼渣降低了番茄果实硝酸盐及总酸含量,提高了Vc及总糖含量,糖/酸比值增大,番茄产量提高20.8%;与沼渣和化肥配合施用相比,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其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Vc、总糖、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值均提高,而且番茄产量增加;和猪粪与沼液配合施用相比,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番茄果实硝酸盐、Vc、总糖、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值均提高,番茄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不施用化肥的条件下,EM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后的不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日光温室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追肥均配合施用60%鸡粪+20%羊粪+20%猪粪后,日光温室草莓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比施用单一有机肥增产22.38%37.13%,可溶性糖含量提高0.3937.13%,可溶性糖含量提高0.390.77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提高58.700.77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提高58.70101.85 mg/kg,可滴定酸含量降低0.19101.85 mg/kg,可滴定酸含量降低0.190.27百分点,硝酸盐含量降低22.340.27百分点,硝酸盐含量降低22.3432.19 mg/kg,同时,株高、株幅、单株总叶面积、单株花序数、单果重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氮处理对番茄植株叶片养分的影响及增施CO2的效果。以番茄"鸿途"为试验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采用苗钵基质栽培,设置5个氮素处理的营养液(50、150、250、350、450 mg·L^-1,分别设为N1~N5)、2个CO2浓度(300、600μL·L^-1,分别设为C1、C2),分别测定植株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生物量及叶片硝态氮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中氮处理(N 250~3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均较高。增施CO2处理后,番茄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10.2%,叶片N、K、Mg含量都增加了20%左右,P含量没有变化,Ca含量降低了25.67%;低氮处理(N 50 mg·L^-1)下,番茄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Mg、Ca含量均较对照N3处理低。增施CO2处理后,植株的总干质量没有显著增加,其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N、P、K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而Ca含量在开花期和坐果期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37.72%、15.45%,Mg含量在开花期较C1处理增加了43.86%;高氮处理(N 4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较N3处理降低了18.03%,叶片硝态氮含量较N3处理增加了111.44%,叶片N、Ca、Mg含量与N3处理接近均较高,P、K含量较N3处理均降低了10%。增施CO2处理后,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35.92%,叶片硝态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叶片N、K、Mg含量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19.06%、27.82%、24.87%,而叶片P含量变化不显著,叶片钙含量在番茄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都较低,较C1处理分别降低了21.37%、17.16%、7.75%。综合番茄生长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在营养液N浓度为250~350 mg·L^-1时,增施CO2浓度到600μL·L^-1(C2)最能促进开花期番茄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粉冠军"番茄为试材,采用灌根方法,研究了0、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MT)对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褪黑素抵御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提升,50、100、150μmol·L-1外源MT缓解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上升速率,100μmol·L-1 MT效果最显著。75mmol·L-1硝酸盐胁迫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高于对照,AsA和GSH含量低于对照,但外源50、100、150μmol·L-1 MT均能够提高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AsA和GSH的含量,提高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 MT激活抗氧化系统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番茄砧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砧木嫁接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均在98.6%以上,高抗根结线虫。采用抗性砧木嫁接,番茄产量比自根对照提高15.4%~19.4%|砧木嫁接对接穗番茄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溶性糖、VC、番茄红素和硝酸盐含量大多低于自根对照。从综合结果来看,采用抗性砧木果砧1号和特路丝进行嫁接栽培,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番茄品质影响较小,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结果期水分调控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60%~70%、80%~90%)下日光温室冬春茬和秋冬茬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樱桃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 含量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但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单果质量、产量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熵权法和TOPSIS 法相结合,综合分析樱桃番茄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项指标,得出樱桃番茄结果期最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50%。  相似文献   

15.
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氮肥用量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影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可溶性蛋白和有机酸含量增加,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100 %、70 %自然光条件下以120 kg·hm-2施氮量(纯氮)最高,而后下降,在50 %、30 %自然光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持续降低;VC含量在30 %自然光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在其他光照处理下则是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下降;光照强度显著促进了番茄产量及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综合番茄产量、品质测定结果,100 %、70 %自然光处理以120 kg·hm-2施氮量较为适宜,50 %、30 %自然光处理以不施氮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马理  刘文菊 《蔬菜》2023,(10):35-40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在定植期、缓苗期、膨果期施用含有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期施用颗粒微生物菌剂,可使番茄增产34.11%;缓苗期施用液态微生物菌剂,可使番茄增产27.10%;颗粒微生物菌剂和液体微生物配合施用,可使番茄增产23.36%;同时,颗粒剂和液态剂型配合施用,番茄果实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分别显著提高49.85%、0.33%、45.07%、26.05%、134.82%,土壤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9.08%、27.93%、59.71%和64.01%;因此,颗粒型和液态型微生物菌剂的适宜施用时期分别为定植期和缓苗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纳米沸石500 kg·(667 m~2)~(-1)和普通沸石1 000 kg·(667 m~2)~(-1)不同施用方式(撒施、沟施和穴施)对油麦菜产量、品质、Cd含量和土壤p H、CEC、全Cd含量、有效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油麦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31.5%~227.3%和61.4%~196.0%,且均以撒施处理产量最高;整体上提高了植株VC、氨基酸、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其中沟施处理对提高油麦菜品质的效果最好;植株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1.3%~28.8%和2.5%~16.7%,根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0.7%~26.8%和9.9%~21.3%。与对照相比,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分别使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了4.8%~19.0%和9.5%~19.0%,纳米沸石以穴施处理效果最佳,普通沸石以沟施处理效果最佳。与普通沸石处理相比,纳米沸石处理增加油麦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及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超表达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 var. pingyiensis Jiang)SnRK1(蔗糖非发酵–1–型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MhSnRK1的番茄株系O-7及野生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材,研究MhSnRK1对番茄植株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番茄相比,超表达MhSnRK1番茄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光合途径中差异表达的10个基因中7个基因转录被上调;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提高20.3%;嫩叶及功能叶SnRK1酶活性比野生型功能叶提高20.6%和25.0%,可溶性糖提高57.7%和27.0%;超表达MhSnRK1番茄嫩叶SnRK1酶活性明显高于功能叶,淀粉含量提高了近1倍,而野生型番茄嫩叶及功能叶差异不明显。海藻糖处理后,超表达MhSnRK1番茄和野生型番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野生型下降幅度大于超表达MhSnRK1番茄;超表达MhSnRK1及野生型番茄嫩叶和功能叶SnRK1酶活性都降低,但超表达MhSnRK1番茄仍高于野生型。  相似文献   

19.
以越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以相变-集热温室和普通温室为处理,研究温度环境对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茄越冬种植提供较为适宜的温度环境。结果表明:冬季(12月、1月和2月)相变-集热温室最低气温始终高于对照温室,增温范围在0.3~1.5℃,相变-集热温室种植模式下番茄总产量相比对照提高17.3%,显著降低了有机酸3.3%~3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2%~18.3%,维生素C含量提升11.4%~54.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6%~63.9%,糖组分含量明显上升,相变-集热温室有利于营养物质与品质的提升。综上所述,相变-集热温室的使用,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风味与口感,提高番茄食用的安全性与品质,为设施作物越冬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从日本进口的MISANSUI MULTI 60、MISANSUI MULTI10 0和从美国进口的Toro EA5 10 12 4滴灌带在番茄土壤栽培中进行试验 ,以不铺设滴 (喷 )灌带人工浇灌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MISANSUI MULTI60、MISANSUI MULTI10 0和Toro EA5 10 12 4滴灌带栽培的番茄与对照相比成熟期提早 8~ 9d(天 ) ,产量增加 15 .0 9%~2 2 .60 %。 3种滴灌带中以MISANSUI MULTI 60效果最好 ,但没有明显差异。使用滴灌带可以节水 15 .96%~2 8.5 3 % ,同时可有效缓解土壤的盐渍化 ,降低土壤板结程度。MISANSUI MULTI系列滴灌带耐候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