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蛤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x)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文蛤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文蛤养殖以其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好、技术管理方便等优点,极大地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文蛤养殖业发展迅速。南到广西北海,北至辽宁各地,文蛤养殖已成为我国沿海渔区加速实现农村小康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支柱产业。1 文蛤的养殖现状我国沿海均有文蛤分布,其中辽宁省的辽河口附近、山东省的渤海湾、江苏省南部沿海…  相似文献   

2.
文蛤疾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文蛤养殖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国际市场对文蛤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文蛤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蛤养殖也由过去的单一自生自长、自然采捕方式发展成现在的移苗增殖、滩涂网围、池塘蓄水养殖等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 《水产科学》2005,24(5):53-54
文蛤(Meretrixmeretrix)为栖息于潮间带及浅海区沙质海底的重要经济贝类,中国、朝鲜、日本常见。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其中辽宁省盘锦市蛤蜊岗、江苏省沿海及山东东营,资源尤为丰富。我国已有记载的种类有:文蛤、丽文蛤(M.lusoria)、斧文蛤(M.lamarcRii)、中国文蛤(M.petechia  相似文献   

4.
正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属于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种类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鲜活水产品之一。近年来,文蛤规模化育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文蛤增养殖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文蛤总产量约30万吨,占世界文蛤产量的90%以上。本团队以文蛤生长速度和壳色花纹特征为目的性状,以自然群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中国辽东半岛海域(辽宁群体)、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江苏群体)、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福建群体)、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广东群体)、北部湾海域(广西群体)以及日本伊势湾海域(三重群体)6个不同海域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地理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18S rRNA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COⅠ)及16S rRNA基因3种分子标记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显示,3种基因序列长度分别在1 854、658、596 bp左右;18S rRNA基因碱基组成无偏异,序列较为保守;COⅠ与16S rRNA基因A+T平均含量明显大于G+C含量,符合线粒体基因组成特征。通过Meg Align软件比对6个地理群体文蛤,序列相似百分比分别为99.7%~100.0%(18S)、91.7%~99.8%(COⅠ)、90.2%~99.8%(16S),其中三重文蛤序列差异最大;以文蛤属的帘文蛤(Meretrix lyrata)作外群,采用MEGA 5.03软件中相邻连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我国沿海5个文蛤群体聚为一枝且与日本三重文蛤分开,自展值分别为67%(18S)、99%(COⅠ)、98%(16S);我国沿海5个文蛤群体中,辽宁、江苏、福建文蛤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其次是广西文蛤群体,最后是广东文蛤群体。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江苏、福建文蛤群体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广西文蛤群体、广东文蛤群体与我国其它文蛤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大,地理遗传分化明显;而日本三重文蛤与我国沿海文蛤可定为文蛤的2个地理亚种。  相似文献   

6.
浙江和广西两种文蛤的分子鉴定及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蛤如东群体(RD)和北海群体(BH)为对照群,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苍南文蛤(CN)和北海白壳文蛤(BW)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苍南文蛤和斧文蛤的碱基组成非常相似,通过文蛤属贝类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和分子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苍南文蛤CN1、CN2与斧文蛤的同源性分别达到100.0%、99.2%,在依据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2个苍南文蛤也与斧文蛤单独聚为一支,据此将苍南文蛤确定为斧文蛤,此结果将斧文蛤的分布区域向北扩展到了浙江南部沿海,修正了现有文献中记载的仅在我国南海诸省分布的说法;而白壳文蛤与其它6种文蛤的基因序列同源性都不高(79.6%~85.3%),在系统进化树上单独分出一支,明显是独立于这些文蛤之外的新种。斧文蛤、白壳文蛤与文蛤群体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文蛤BH群体的变异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斧文蛤其次,而白壳文蛤10条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未发生任何核苷酸位点变异,说明其遗传多样性很低。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分析了斧文蛤、白壳文蛤与文蛤群体的形态差异,发现斧文蛤的壳长明显大于壳高,且SMW/TW、IW/TW 2个参数与文蛤、白壳文蛤群体差异显著(P<0.05);而白壳文蛤的壳宽指数大、壳型相对膨胀,SW/SL和SW/SH值均最大,与文蛤和斧文蛤群体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文蛤属贝类种间鉴别、种质资源保护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浅海滩涂文蛤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蛤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洋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文蛤的病害也随之发生。山东西部沿海滩涂是我国文蛤苗种生产的主要产区,近几年该海区文蛤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文蛤死亡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差、文蛤体质虚弱以及费尼斯弧菌感染等因素共同  相似文献   

8.
文蛤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海区。文蛤为蛤中精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文蛤的贝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做药材治病。几年来,由于市场的  相似文献   

9.
文蛤分级试验研究与分级设备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改变我国鲜活贝类前处理加工以人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和品质较低的现状,以文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物理参数的测量,分析文蛤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文蛤个体长度为分级参数,对文蛤在不同形式分级后的损伤率和成活率进行堆积摩擦试验,并进行跌落撞击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文蛤分级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研制滚筒式和振动式2种文蛤分级设备。研究表明,文蛤分级设备的设计,在结构和形式上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文蛤处理过程中的损伤。比如可在水中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0.
江苏文玲是我国文蛤中的上品,是该省沿海滩涂中最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年产量占全国文蛤总产量的50Oh。随着文蛤增养殖事业的发展,文蛤苗种的需求量日趋加大。但由于滥捕、环境污染等种种原因,文蛤苗种资源严重裹退,已不能满足增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为有效保护文蛤种质资源,防止养殖良种性状变异和退化,合理和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文蛤苗种,推动文蛤种质资源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根据这个省文蛤养殖实际情况,经研究并报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在启东市吕四港镇建立江苏省文蛤良种场。该场为全民事业单位,挂靠在该省海洋…  相似文献   

11.
文蛤是我国常见的经济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海区.文蛤为蛤中精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文蛤的贝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作药材治病.几年来,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采捕量上升.长此下去必然造成文蛤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展文蛤的人工育苗及人工增殖有着重要意义.本人根据亲身实践,将文蛤的人工育苗技术简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不仅肉味鲜嫩,而且富含多种营养。据测定,文蛤鲜肉含蛋白质10%以上、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钙、磷、铁、维生素等。不但是我国城乡市场的畅销活鲜,而且远销日本及欧洲各国,是颇受欢迎的出口水产品之一。文蛤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沿海,在辽宁营口、山东莱州湾及苏北、广西沿海形成最优势种群,蕴藏量大。在台湾省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是渔民从事海涂养殖的主要贝类品种。文蛤是优良的增养殖品种,发展文蛤养殖是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农(副)、渔业生产。目前在我国南北方沿海适宜海区,应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涂滩地,积极发展文蛤的增养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蛤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日趋加重,文蛤的病害也随之发生。山东西部沿海滩涂是我国文蛤苗种生产的主要产区,近几年该海区文蛤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据于志华等多年实地考察和多次对比试验证实:文蛤死亡主要是由于环境条件差、  相似文献   

14.
刘学斌 《海洋渔业》1987,9(3):127-128
<正>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黄蛤、海蛤,是我国潮间带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浅海滩涂。文蛤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的文蛤养殖起始于70年代后期,养殖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5.
文蛤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俗称海蛤、花蛤、黄蛤,我国南北方沿海均有分布。近几年来由于人工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基本解决了文蛤苗种的紧缺。该产品(优质文蛤)对外出口畅销,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生物学特征 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气候稳定温暖时伸缩其足作活泼运行;寒冷时则潜入沙泥中,潜泥深度一般在5~25厘米。文蛤  相似文献   

16.
文蛤是蛤中珍品,肉味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滨州市海域位于渤海湾南岸,水质肥沃,地质平坦,是我国文蛤四大产地之一。近年来,文蛤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有效增殖保护文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蛤资源,2000~2001年我们进行了文蛤网围增殖护养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蛤是我国常见的经济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各个海区。文蛤为蛤中精品,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盛名, 文蛤的壳在药典上称蛤壳,可作药材治病。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大量需求,采捕量上升,长此下去必然造成文蛤资源的破坏,因此,开展文蛤的人工育苗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文蛤的人工育苗技术简述如下: 1 文蛤的繁殖习性及发育文蛤为雌雄异体,2年性成熟,成熟的性腺包围在内脏团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雌性呈奶黄色,雄性呈乳白色。卵呈圆球状,卵径为70~90μm,为沉性卵。当肥满度达到26%以上时为文蛤的繁殖盛期。繁殖期水温为20~30%,最适宜水温为25℃左右,温度越高性腺发育和成熟越快。根据性腺在内脏团的丰满度分为5期,0 期:内脏团表面透明,清晰可见,没有性腺分布,体质  相似文献   

18.
正文蛤在我国是一种天然资源丰富的滩涂贝类,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此次试验主要通过对浅海滩涂文蛤生态习性的研究,结合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浅海滩涂文蛤增养殖,摸索适宜当地条件的文蛤增养殖技术措施,进一步指导生产。主要开展了文蛤防逃、半人工采苗、苗种底播密度生长等试验,并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文蛤防逃试验(1)场地的选择:选择高潮区下缘至中潮区之间  相似文献   

19.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蛤中上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品之一。近几年来,文蛤的生产方式由护养发展成为人工移养增殖,需要的文蛤苗种量增大,全靠自然海区的苗种已不能满足文蛤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从1990年起即进行了文蛤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现将我们多年探索出的文蛤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贝蓄养促熟 文蛤人工育苗所用亲贝的性成熟程度直  相似文献   

20.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是一种埋栖性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潮间带沙滩或浅海细沙底质以及泥沙滩中,广泛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因此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前景良好。但因文蛤池塘养殖产业起步晚,种苗来源杂,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病害爆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口创汇效益。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慈溪市文蛤池塘养殖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文蛤幼苗培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慈溪市龙山海水养殖区文蛤养殖基地进行了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对比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