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等当前热点问题,从多目标生态水系修复理念与技术出发,阐述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意义与效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岸线的基本理念、功能与实践.针对新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开发环保清淤等新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护岸,并介绍了几项新型专利生态护岸型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道综合整治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国内外河道整治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河道整治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城镇河道整治的生态护岸工程措施、水质修复治理措施和河道景观工程措施,力求为我国城镇河道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格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护岸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青浦区河道整治的工程实践,在明确河道综合整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综合治理的对策,即以生态工法的理念为指导,在满足水安全和人们对水的各种需求外,还满足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要求,恢复与建设洁净的水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6.
在河道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河道生态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概念进行了介绍, 对生态理念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对生态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物及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饶胜 《节水灌溉》2007,(4):61-62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环境元素也成为工程技术中不可忽视的层面,各地在河道整治中注重实施河道的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也就成为大势所趋.河道生物修复是一类低耗、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生物技术, 是国外流行的最新治污技术之一,特点是能对污染环境进行原位处理,勿需基建投资,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将生物修复技术与水工工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在国内尚属探索起步阶段,结合石井河流域均和涌整治工程实践,介绍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8.
河道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引黄城市河道整治系统为例,分析了提高和改进现有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以实现沿黄城市河道生态良性维持的目的,并提出了实用的生态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淤积严重、断面形态遭到破坏、水质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了河道护岸和堤防、河岸植被生态设计理念和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方法.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河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其河床演变和河道整治对保护塔里木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水沙特征分析,塔里木河年输沙量变化与年径流量的丰枯变化相应;输沙量和径流量年内高度集中,最大四个月出现月份基本一致,最大四个月的年内集中程度均大于70%。经过河床稳定性计算,上游阿拉尔站和新渠满站纵横断面不稳定,中游大坝站相对稳定。从河道冲淤变化来看,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河床总体趋势为抬升;由于上中游河道断面变化频繁,洪水漫溢严重,必须进行河道整治。针对塔里木河的特点,提出了河道整治措施,分析了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