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代谢组学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学、微生物、食品学、营养学、毒理学、药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随着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向宏观扩展和微观的深入,代谢组学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手段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将会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从代谢组学的提出、代谢组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对代谢组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从在研究营养素与机体的相互关系中的应用、用于饲料营养对动物机体影响的评价、用于研究动物消化道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动物性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及代谢组学在发酵饲料开发中的应用5个方面综述了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代谢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够检测生命系统中某一特定生物层次的所有代谢物的变化,并能够利用其特有的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对所得代谢物进行系统性度量。近年来,因其测试技术的广泛适用性,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营养学研究中。本文从瘤胃代谢组学、肝脏代谢组学、乳腺代谢组学和血液代谢组学等4个方面对代谢组学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药物毒理学和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是利用高通量检测技术对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数据处理和信息建模手段,通过模式识别的方法判断生物体的代谢状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药物研发、疾病研究、药物毒理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基础兽医学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结合代谢组学相关研究策略及在动物药物代谢、中兽药研发和动物疾病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对代谢组学的概况,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营养组学研究体系及其在家养动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养动物的营养代谢与其生长性能、产品品质和排泄物的数量及成分密切相关。营养组学整合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方法,在家养动物营养代谢研究中具有传统营养研究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应用营养组学研究体系改善家养动物的生长性能和产品品质,有利于家养动物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就营养组学研究体系及其在家养动物的应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纰时代新兴的一种研究生物样品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该文就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有关样品制备、代谢产物分析鉴定和数据分析等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述,并用一些典型实例介绍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应用,对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药理学、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但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代谢组学将会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手段在动物营养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代谢组学概念、特点、代谢组学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和基于NMR技术的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可对某一生物体或细胞内的大量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代谢组学技术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为此,在简述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来源,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技术平台及分析流程后,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趋势,指出了代谢组学技术与其他生物学技术结合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中药渣资源化痛点问题是前提和保障。大量的药渣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阶段中药渣在农业、畜牧业、能源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应用的弊端和局限性,对中药渣未来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中药渣资源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解决中药渣消纳难的问题,延伸中药资源产业链,将助力中药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起源于中国古代,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历史悠久。西方兽医传入我国后,因诊疗便捷且收益较高,基层兽医从业者大多采用西兽医技术防治动物疾病,严重冲击中兽医的在基层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兽医现状与调查基层中兽医从业及发展情况,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初步探讨提出解决思路,使中兽医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添加剂是以传统中兽医“医食同源”理论和动物生理需要为主导,借助现代化饲料生产加工理论技术制成的绿色环保型添加剂。合理使用中草药添加剂能够促进动物生长发育﹑调节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保障动物健康。本文拟在综述中草药添加剂的生理功能及在肉仔鸡生产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生产应用中的缺陷,为其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药在羔羊育肥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中药在提高羔羊体重、促进肌肉生长、改善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与机制,并探讨了中药与硒、锌等微量元素的联合应用对羔羊育肥的协同作用。不仅为提高羔羊养殖效益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也有助于推广中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DNA条形码技术可对物种进行快速自动鉴定,具有鉴定准确、结果稳定、操作简便、适用广泛等特点,目前在中药领域应用较多。从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材鉴定、种植、流通、市场监管、中成药鉴定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等中药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酶提方法的原理、酶类选择依据、酶提工艺,以及酶提法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同类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为提高中药疗效,方便临床用药,生产中常需要对中草药进行提取,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较为繁杂。随着科技进步,一些现代中药提取方法不断涌现。酶提方法是一种应用酶工程技术提取中药的现代中药提取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毒、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是一种发展潜力较大的中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兽用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质量控制与评价一直是其研究的难点。现行的以理化检测方法为主的质量控制手段难以满足现代中兽医药发展的需要,难以很好地反映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阐述了显微、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基因芯片等生物学检测方法与评价技术在兽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建议加强生物学相关检测及评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弥补传统质控方法的不足,促进兽用中药质量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兽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但随着近几年畜牧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中兽医发展却遭遇瓶颈,传统经方验方传承面临困境。为了改善这种困境,使中兽医更好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社会,传承并发扬中兽医。本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交流访谈法及文献资料法对西南片区中兽医验方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分析了验方来源地分布情况、验方使用时间情况、验方治疗病症情况及验方临床应用典型案例,可为中兽医发展及兽医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中药对兔子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1例流浪兔子腰荐部皮肤大面积缺损,在不借助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情况下,仅通过中药白芨膏外敷治疗,简便包扎,通过6~7周的精细护理,完全痊愈。结果显示,此方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实,中药对该病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兽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兽药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色谱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在中兽药质量控制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近年来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兽药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中兽药检测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