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集衡阳某猪场119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gBELISA抗体检测。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所检测猪群除公猪外都有伪狂犬病野毒阳性,是伪狂犬病阳性场,总阳性率为47%。公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公猪暂时还没有感染伪狂犬病野毒,属于阴性猪;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率达50%~60%;30~40日龄及60日龄阶段猪群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和55%,加上可疑的数量达到40%~65%,这阶段野毒抗体阳性估计主要受母源gE抗体的影响,且与母猪阳性背景基本一致,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仔猪阳性抗体来自病毒感染;90~120日龄阶段gE阳性率不降反升,达到100%,说明90~120日龄阶段猪群是在保育转至肥育舍后被伪狂犬病野毒再次感染,gE抗体S/N值显著下降,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结果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98%,公猪伪狂犬病gB抗体阳性率为100%,且公猪的gE抗体阴性,说明公猪gB抗体来源于疫苗免疫;母猪群伪狂犬病gB抗体水平高且整齐,可能是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综合作用的结果;30~4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整齐,这是由于母猪群gB抗体水平高且均匀整齐,其仔猪母源抗体相应较好;6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不整齐,这与母源抗体消退有关;90~120日龄阶段g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后期野毒感染所致,因为其gE抗体不降反升。综合该猪场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猪场伪狂犬病在种猪群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比较稳定,但种猪带毒且散毒,肥育猪的感染压力加大,造成病毒不断循环,肥育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控制成了稳定伪狂犬病阳性场的关键。目前,猪伪狂犬病阳性场应定时监测gE和gB抗体,根据猪场血清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免疫程序,以便稳定生产和预防伪狂犬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感染抗体水平,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9年对河南省403个场的12963份猪血清进行了gE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河南省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6.69%,场群阳性率为53.60%;不同季节猪伪狂犬gE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在16个地市中,有4个地市无gE抗体检出,其他12个地市个体阳性率介于21.09%~32.46%之间;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个区域抗体个体阳性率介于13.70%~36.38%之间。种猪场、散养户、商品代猪场和屠宰场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介于20.79%~41.48%之间。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gE抗体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季节、区域和不同场群的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推进伪狂犬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猪伪狂犬gE和gB抗体的检测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检测技术的优化分析,提升检测技术的整体水平,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5,(5)
试验分别采集某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性场6个阶段共409份血清样品,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阳性场g E和g B抗体水平、阴性场g B抗体水平。阳性场结果显示:g E抗体总阳性率为49%,每个阶段猪群均有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经产母猪和公猪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和16%;30~150日龄g E抗体阳性率逐渐上升,从14%上升到100%,g E抗体S/N值呈下降趋势。说明仔猪在保育和肥育阶段再次感染了伪狂犬病野毒,提示转群是猪伪狂犬病野毒攻击点。g B抗体总阳性率为89%,其中种猪群高达100%,30~40日龄g B抗体阳性率为93%,与母猪抗体水平一致,60~70日龄母源抗体急剧下降,g B抗体阳性率只有50%,90日龄后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到150日龄时高达100%,说明伪狂犬病g B母源抗体在60~70日龄消失,而90日龄后抗体上升,可能是野毒感染和免疫抗体综合作用所致。阴性场结果显示:g B抗体总阳性率为92%,比阳性场高,其中种猪群g B抗体阳性率均高达100%,30~40日龄g B抗体阳性率为83%,60~70日龄时母源抗体开始消退,g B抗体阳性率只有60%,70日龄后经过两次疫苗免疫,g B抗体水平显著提升,到90日龄后阳性率一直保持100%。阳性场和阴性场g B抗体比较而言,g B抗体水平种猪群都比较稳定;仔猪母源抗体都在60~70日龄消退,母源抗体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阳性场的g B抗体总体阳性率比阴性场低,S/P平均值反而更高,因此离散度大,阴性场g B抗体水平的整齐度更好;阳性场S/P4.0的比例比阴性场高6个百分点;阳性场肥育猪疫苗免疫效果不及阴性场明显,疫苗第1次免疫后g B抗体水平提升速度比阴性场慢,第2次免疫后g B抗体均能达到理想水平,都具有很好的保护性,但阳性场g B抗体无法区分是来自于疫苗免疫还是野毒感染。综上分析,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场和阴性场疫苗免疫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其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阴、阳性场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阳性场还要狠抓野毒攻击点,以期达到伪狂犬病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5-2020年天津地区分离的20个分离株的gB、gCgE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2012年后中国变异株相比,3种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gB基因均为99.9%~100%;gC基因为99.7%~100%和99.4%~100%;gE基因为99.7%~100%和99.6%~100%。遗传进化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依据gB、gC、gE基因绘制遗传进化树均可将PRV毒株分为GⅠ型和GⅡ型,天津分离株属于GⅡ型;其中19个分离株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属于同一亚分支,并存在相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另外1个分离株(TJBD6株)gBgE基因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氨基酸变异位置与PRV变异株一致,但其gC基因与经典株Ea株遗传关系较近,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上述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天津地区流行的PRV毒株存在经典株和变异株2种类型,其中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本次研究初步调查了天津地区PRV分子流行特征,可为猪伪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北疆地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感染的情况,试验应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B、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北疆地区6个规模化养猪场共401份血样进行PRV-gB和PRV-gE两种蛋白的抗体检测。结果发现6个规模化养猪场的PRV-gB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3.27%(374/401),D场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00%,C场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55.00%。6个规模化养猪场的PRV-gE平均抗体阳性率为45.14%(181/401),E场的阳性率最高,为86.23%,C养殖场的阳性率最低,为0。对不同日龄的猪群分析,PRV-gE蛋白的阳性率最高为公猪68.06%,最低为保育猪12.00%;PRV-gB蛋白的阳性率最高为肥育猪、公猪均为100%,最低为后备猪84.21%。试验表明,北疆地区猪群存在野毒感染,各猪场之间感染情况不一,不同类别猪群之间PRV-gE、PRV-gB蛋白抗体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21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群中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和免疫抗体水平,试验应用PRV-gE和PRV-gB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新疆5个地区9个规模化养猪场的580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了PRV-gE和PRV-gB两种蛋白的抗体检测。结果发现,2021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群PRV-gE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8.28%(164/580),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猪场之间的PRV-gE抗体平均阳性率差异较大;PRV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为61.9%(359/580),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仅有22.22%(2/9)猪场的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猪场之间的PRV免疫抗体阳性率差异较大。结果表明,2021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群PRV野毒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免疫合格率相对较低,需要重视该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2020年对来自665个场次的20 147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20.93%和47.97%。按不同场群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种猪场、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gE抗体个体阳性率依次升高,分别为14.78%、21.51%、23.08%和24.71%;种猪场场群阳性率明显低于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按不同季节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春季、夏季和冬季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个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季,且春季和冬季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由此可知,2020年河南省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猪群尤其是种猪场的疫病净化工作不容松懈,同时,在春季和冬季等高发时期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利用gE抗体ELSIA方法,对免疫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36个不同养殖规模的定点监测猪场,进行gE抗体检测。2018年1—12月,共检测血清样品1 057份,检出阳性场27个,场群阳性率为75.0%(27/36);检出阳性样品309份,样品阳性率为29.2%(309/1 057)。结果表明,郑州市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面较广,流行率较高,存在较高的疫情暴发风险。存栏500头以下规模猪场的gE抗体阳性率(69.8%)是存栏3 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9.1%)的3.65倍,表明养殖规模越小,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风险越大。利用荧光PCR方法对gE抗体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32份,阳性检出率为35.6%(32/90),表明感染猪群的持续带毒、排毒现象较为严重。建议规模化养猪场加强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和gE抗体检测,及时淘汰阳性猪,同时结合隔离、消毒等综合防控技术,逐步实现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10.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猪是PRV的主要宿主,且是感染PRV后唯一可以存活的物种。PRV感染猪后,既可水平传播,同时也可通过母猪胎盘和公猪精液垂直传播。感染母猪表现为返情、不发情、屡配不孕;孕猪则出现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公猪常发生睾丸肿胀、萎缩等,种用性能降低或丧失;2周龄以内的仔猪以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特征,也可伴有呕吐或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种畜禽场和奶牛场疫病净化工作情况调查的通知》,笔者对某县市有办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6个养猪场随机抽取8%~15%的生产母猪血样各30份,共离心分离血清样品180份,用ELISA方法检测该6个猪场的伪狂犬病g E抗体存在情况。检测结果显示,该县6个猪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伪狂犬病g E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高达100%;个体阳性率高的达60%;低的只有6.67%。笔者对这6个猪场的病死猪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猪伪狂犬病野毒的存在对猪场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FS-2015株gE和g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猪伪狂犬病(PR)流行情况,2017—2019年对河南省种猪场、商品代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共1 454场次的44 059份猪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抗体检测,对种猪场、商品代猪场、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厂,共807个场次的12 824份猪组织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17—2019年河南省PRV gE抗体个体阳性率为27.89%,场群阳性率为53.51%;病原个体阳性率为2.47%,场群阳性率为11.65%。2017年和2019年的PRV感染率较为接近,2018年较高;冬春季节和夏季PRV感染率较高(P<0.05);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PRV感染率明显高于豫东和豫南地区(P<0.05);屠宰场和商品代猪场PRV感染率明显高于种猪场和散养户(P<0.05)。结果表明,河南省猪群PR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区域和场群分布特点,可依据其流行特点,分区域、按场点,以种猪场为中心,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全省PR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江西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已建立的PCR方法对2013~2018年采集自江西南昌、宜春、赣州、吉安、九江、上饶、抚州、新余8个地区的PRV阳性猪病料进行gEgB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64株PRV的gE基因序列和12株PRV的gB基因序列;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64株PRV同属一个大分支,与亚洲毒株及近年来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全部为GⅠ型,而与GⅡ型的欧美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江西毒株gE基因与19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100%和94.6%~100%;gB基因与11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6.5%~100%;相较于Bartha-K61疫苗株,江西流行毒株的gB基因存在碱基缺失、插入和位点突变现象。本研究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证实了江西省PR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为江西省科学防控PRV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西近年猪伪狂犬病(PR)流行情况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gBgETK基因的遗传变异特点,于2013-2018年采集广西各地区疑似PR发病猪靶组织714份,进行PRV的PCR检测及病毒分离鉴定,并运用DNAStar、MEGA 6.0等生物学软件对分离毒株gBgETK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样品检测阳性率为24.5%(175/714),共分离获得PRV流行株38株。受检猪群普遍存在PRV感染,经典毒株及变异毒株并存,而且以变异毒株为主。广西流行株不同亚群PRV在gBgETK基因上均存在相同的氨基酸变异特点,与国内变异株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广西流行株存在两种不同重组变异形式产生的PRV重组毒株,分别为疫苗株gB基因和变异株gE基因重组产生的重组毒株,以及经典株的TK基因被疫苗株(HB98)的TK基因替换而产生的重组毒株。近年广西受检猪场较普遍存在PRV感染,而且PRV流行株以变异毒株为主,可能存在两种不同重组变异形式产生的重组毒株,猪场需重视及实施针对性PR免疫防控计划。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6,(5)
为了解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新疆北疆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情况,试验从北疆地区的17个规模化猪场(克拉玛依、沙湾、石河子、玛纳斯4个不同区域)采集血样932份,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水平,结果发现有139份阳性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4.91%。对4个不同区域PRV g E蛋白抗体分析发现,玛纳斯区域的平均阳性率最高,为18.27%。试验对猪场的PRV g E蛋白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个体进行分析发现,玛纳斯区域的阳性个体平均S/N值最大,为0.269 1。研究表明,虽然北疆地区PRV g E蛋白抗体阳性率较低,但各猪场普遍存在PRV,希望该试验对北疆乃至全疆各猪场PR的预防和净化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多种动物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如欧洲各国、美国、中南美各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我国自1947年在上海首先报道猫发生本病以来,至目前已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在规模化猪场的净化效果,采用ELISA对规模化猪场血清检测样品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的水平进行判定。结果显示:净化前,3个规模化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阳性3份,抗体阳性率达8.8%。采取净化措施后,3个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未检出猪伪狂犬病病毒gE阳性抗体,净化措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020年1—12月北疆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株(PRV-gE)感染情况,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从北疆4个地区采集的657份猪血样进行PRV-gE蛋白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4个地区PRV-gE抗体阳性率为29.83%(196/657),乌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