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茄科雷尔氏菌复合种侵染引起的青枯病是众多作物上的毁灭性病害。2020年笔者首次在广东省东莞市发现向日葵青枯病,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室内人工接种试验、16S rDNA序列比对和演化型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向日葵青枯病的病原菌为假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生理生化特性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自向日葵的15株假茄科雷尔氏菌为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3。egl基因部分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5株假茄科雷尔氏菌分属4个序列变种,其中8株菌株为序列变种17,5株菌株为序列变种13,其余2株菌株分别为序列变种14和序列变种54。本文是我国首次报道假茄科雷尔氏菌侵染引起向日葵青枯病。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一种新的香蕉(Musa sapientum)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以云南省新平县香蕉园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为供试材料,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试验和gyrB,16S rDNA和rpoB基因片段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该病由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pneumoniae)引起,病菌可侵染香蕉叶片、假茎和果实。茎干被病原菌侵入3 d后即可出现黑色小斑点,在接种部位附近呈上下方向蔓延趋势,7 d后茎干上出现大面积棕色坏死,内部组织褐变。本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可侵染香蕉植株,引起香蕉细菌性叶斑病。  相似文献   

3.
检验向日葵霜霉病种子带菌的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肇蕙  严进 《植物检疫》1992,6(2):119-120,123
前言由 Plasmopara halsteelii 引起的向日葵霜霉病是一系统性、毁灭性病害,它可侵染向日葵植株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并可通过种子携带病原菌进行远距离传播,使病菌在新区定植、蔓延,造成为害。  相似文献   

4.
2019年-2020年在北京地区桃园病害调研普查时发现一种桃树病害的新发症状-新叶坏死,主要症状表现为当年新生枝条顶端新叶和生长点腐烂坏死。为明确这种新叶坏死症状是否由病原菌侵染引起,从北京平谷2个乡镇3个桃园采集35份病梢样品,经病样组织分离和菌株纯化,选取12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系统进化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ITS,Alt a1,gpd)系统发育分析,以上分离株均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3株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验证了A.alternata是引起新叶坏死症状的病原菌,并且该病原菌也能导致桃枝条和果实发病,产生黑斑病症状。这是首次报道A.alternata除了引起桃果实黑斑症状之外,还可以引起桃树新叶坏死症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链格孢侵染桃树的症状多样性,为链格孢引起的病害的整体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霜霉病Plasmopara halstedii(Farl.)Berl.& De Toni自60年代以来,是我国向日葵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此病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及病残传播,受害植株引起严重矮化、畸形、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以及幼苗枯死,是一个系统侵染的具有毁灭性的病害。本试验对该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香蕉折叶型炭疽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南宁地区香蕉产区发生了香蕉折叶型病害 ,经过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 ,并与常见的香蕉果实炭疽菌进行形态学及致病性比较 ,确诊该病是由香蕉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musae (Berk.& Curt) Arx.侵染而引起的香蕉折叶型炭疽病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一种新的香蕉(Musa sapientum)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以云南省新平县香蕉园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为供试材料,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试验和gyrB,16S rDNA 和 rpoB基因片段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该病由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iae)引起,病菌可侵染香蕉叶片、假茎和果实。茎干被病原菌侵入3 d后即可出现黑色小斑点,在接种部位附近呈上下方向蔓延趋势,7 d后茎干上出现大面积棕色坏死,内部组织褐变。本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可侵染香蕉植株,引起香蕉细菌性叶斑病。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引起我国甘蔗检疫性细菌病害甘蔗白条病的病原菌及其症状特点,从广西来宾和崇左甘蔗主产区采集疑似白条病病害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利用形态学与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引起广西甘蔗白条病的病原菌为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16S-23S 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白条黄单胞杆菌特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白条病病原菌与法国、巴西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的白条病病原菌同源性达到99%~100%。人工接种条件下,该病原菌还可侵染玉米并发生类似病症。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我国广西甘蔗白条病病原菌,为今后的致病机理研究和白条病抗病育种等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因十字花科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侵染引起的大白菜炭疽病,已成为对大白菜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1983—1989年,我们对该病害进行了测报和防治研究,现总结如下。一、与病害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 1.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该病原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引致大豆根腐病的层出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是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水稻、小麦、玉米、芦笋、大蒜、洋葱等作物,引起枯萎病、腐烂病等。2009—2010年,作者在江苏省、安徽省调查大豆病害时,发现层出镰孢菌可侵染大豆而引起大豆根腐病。层出镰孢菌作为大豆根腐病的新病原菌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所致病害发生特点尚不明确。对层出镰孢菌进行病原鉴定和相关特性研究是病害防控的基础。为此,本试验从大豆根部分离得到层出镰孢菌,对其形态特征和致病性进行研究,并通过ITS序列测定和PRO1/2特异性引物验证,进一步明确其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桑椹菌核病是由3种子囊菌真菌引起的相似症状病害的统称,为果桑生产中的毁灭性真菌病害,严重制约果桑产业的发展。这3种病原菌同为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其侵染手段多样,侵染机制复杂。由于3种病原菌在人工培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桑实杯盘菌和肉阜状杯盘菌难培养,核地杖菌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完成生活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病原菌、病害流行、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桑椹菌核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树莓茎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沈阳市树莓园发现了一种新的茎溃疡病害,对其进行了组织分离、单孢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是引起此病害的病原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半胱氨酸,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其无明显影响。本研究为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在我国引起树莓茎溃疡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豆薯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安徽滁州的豆薯叶片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角斑症状的病害,从角斑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非荧光的杆状细菌,菌株的表型特征、细菌学特征、LOPAT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细菌与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相似,BIOLOG系统鉴定结果与丁香假单胞菌豌豆致病变种(P.syringae pv.pisi)相近,接种试验表明豆薯菌株能侵染大豆、菜豆和眉豆,但对豌豆的致病性差;在豇豆、绿豆和蚕豆上不表现症状。结果表明豆薯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新病害,病原菌属于丁香假单胞菌群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命名为P.syringae pv.pachyrhizus nov.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台州地区新发现了一种甘薯基部腐烂病害,经调查取样,其病原分离鉴定为甘薯基腐病菌(Plenodomus destruens),是我国大陆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病害。本文介绍了甘薯基腐病的分布情况和症状识别,并结合文献对病原菌形态及病害发生特点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建立健康种苗制度、清洁田园、水旱轮作、薯田淹水和化学药剂预防等措施,以及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区域协作,研究甘薯主要病害和新入侵病害的致病成因、侵染循环等建议,为有效防控甘薯基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1999年在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等地的大棚番茄上发现一种番茄病害,并从其病叶、病茎杆上分离得到了23个细菌菌株。接种番茄幼苗上,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此病原细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的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G+C mol%等鉴定,确认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Young,Dye&Wilkie)。该病菌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叶斑病)。病菌除侵染番茄外,尚能侵染茄子、辣椒、龙葵、白花曼陀罗和毛曼陀罗。该病害尚属我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腐霉属(Pythium)真菌是植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引起植物幼苗猝倒病,根腐病和瓜果腐烂病。为探明这类真菌的侵染方式和侵染过程,利于正确选择这类病害的防治方法,作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手段研究了德里腐霉对黄瓜苗的侵染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甘肃省武威地区裸仁美洲南瓜发生了一种叶枯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罹病组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以及病原菌的形态、分离培养性状观察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裸仁美洲南瓜叶枯病的致病菌为瓜链格孢Alternaria cucumerina(E11.et Ev.)E11iott.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病原菌可侵染所有供试葫芦科植物,其中南瓜、西葫芦和甜瓜发病最严重;丝瓜和苦瓜发病较轻;该病原菌还可引起白菜和菜豆发病.温度和保湿时间对病原菌的侵染影响较大,25~30℃温度范围内最易侵染,病害潜育期仅为2~3天;当保湿时间60h时,病叶率达到88%,而保湿时间为6h时,病叶率仅为8%.南瓜不同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二星、天然、光板1号、无壳(李建民)和金无壳为高抗品种;四星、粒赛金、金大地、郑峰光板、日本南瓜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 Dowson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2017年在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蔗区的甘蔗上发现疑似白条病的病害。从病株蔗茎中分离得到圆形,凸面,光滑,有光泽,黄色的细菌菌落。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得到的细菌为该病害的病原菌。使用16S rRNA基因、gyrB基因和rpoD基因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病原菌的3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白条黄单胞菌GPE PC73菌株(GenBank登录号:FP565176)对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100%,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分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鉴定结果,确认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发生的甘蔗病害为X.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  相似文献   

19.
 柑橘生长中后期、运输和贮藏期间由真菌危害造成的烂果现象十分普遍。2016年对采集自江西赣州果园的柑橘病果进行了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和病原菌鉴定,明确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进一步发现该病菌可以侵染苹果枝干和果实,引起腐烂。这是首次关于B. dothidea侵染柑橘果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辽宁轮叶党参斑枯病发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辽宁省药用植物轮叶党参斑枯病的发生危害、症状描述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轮叶党参斑枯病是由真菌党参壳针孢(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侵染所致。针对此病害的发生特点,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