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口蹄疫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严重动物传染病之一,其控制措施主要是疫苗免疫。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研制新型的口蹄疫疫苗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饲疫苗由于其具备的诸多优点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口蹄疫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在国内外也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期望易感动物食用此转基因植物后产生免疫力,达到预防口蹄疫的目的。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口蹄疫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邵腊顺  戎建议 《猪业科学》2011,28(10):58-58
近几年来,国内外动物疫情不断发生,我国对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随着动物免疫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相对疫苗反应增多。疫苗反应一般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1min至24h出现过敏反应。如何接种猪口蹄疫疫苗、接种后的过敏反应主要症状是什么,应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临床实际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外动物疫情不断发生,我国对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随着动物免疫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相对疫苗反应增多。疫苗反应一般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1min至24h出现过敏反应。如何接种猪口蹄疫疫苗、接种后的过敏反应主要症状是什么,应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临床实际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疫苗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可感染猪、牛、羊等多种主要家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发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在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我国政府将其排在一类动物传染病首位,这充分显示了国内外对该病的重视程度。预防和控制牲畜口蹄疫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课题,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口蹄疫疫苗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口蹄疫新型疫苗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首,其暴发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但目前对口蹄疫病毒的了解仍存在盲区,口蹄疫疫苗还有许多不足。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口蹄疫病毒结构的深入研究与新型疫苗及其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技术方法。论文就国内外运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对口蹄疫病毒分子致病机理研究及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研制新型 FMD 疫苗进行综述,并且展望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偶蹄动物传染病 ,研制新型口蹄疫疫苗是防治口蹄疫爆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自 1 990年首次出现基因疫苗的研究报道之后 ,基因疫苗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包括口蹄疫基因疫苗构成的基本条件、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免疫机理、口蹄疫基因疫苗的不同免疫形式以及免疫佐剂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正>猪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2006年2月22日,由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完成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在上海复旦大学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该项技术成果是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的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口蹄疫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传播迅速、感染率高,一旦暴发疫情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邓光明 《中国猪业》2009,4(11):14-14
疫苗是一类具有免疫生物活性的特殊药品,是预防、控制、扑灭人类及动物重大疫病的重要手段,在人类与传染病进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国内外对口蹄疫(FMD)疫苗的研究发展使常规疫苗更臻成熟,新型疫苗的研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世界OIE、PANAFTOSA(泛美口蹄疫中心)认为:灭活油佐剂疫苗仍是FMD控制和扑灭计划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表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等几种猪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对口蹄疫灭活疫苗和新型疫苗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MD)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可饲疫苗、多表位疫苗等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先决条件.尽管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常规疫苗仍然是防控口蹄疫的基础.论文综述了常规疫苗和正在研制的新型疫苗的现状,并对口蹄疫疫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口蹄疫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新型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表位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研究日趋活跃,现对各类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春季气温回升,天干风大,易于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是奶牛口蹄疫防控关键时期。口蹄疫疫苗的免疫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选择和使用1.1疫苗选择O型、亚洲I型和A型口蹄疫均需强制免疫。常用疫苗有: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口蹄疫O型-A型二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弥补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缺陷,为寻找新型低毒的口蹄疫疫苗中药佐剂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将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膜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入正常培养液)、口蹄疫疫苗组(加入混有口蹄疫疫苗稀释液的培养液)、口蹄疫疫苗+川芎嗪组(加入混有口蹄疫疫苗稀释液与川芎嗪溶液的培养液),分别测定口蹄疫疫苗与口蹄疫疫苗+川芎嗪对心肌膜MVECs分泌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结果表明:口蹄疫疫苗组心肌膜MVECs分泌NO和ET-1的量较空白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但不是同比例升高,导致ET-1/NO的值偏离空白对照组接近2倍;而口蹄疫疫苗+川芎嗪组心肌膜MVECs分泌ET-1和NO的量较口蹄疫疫苗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较空白对照组仍明显升高,但ET-1/NO的值比口蹄疫疫苗组降低,较接近空白对照组。说明中药川芎嗪保护了被口蹄疫疫苗损伤的心肌膜MVECs。  相似文献   

16.
使用口蹄疫疫苗是目前世界上防制口蹄疫流行的有效措施 ,不同种类的疫苗在口蹄疫防制工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各有优劣。目前常用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 3类 ,即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新型疫苗。这些疫苗经过不断的研究改进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口蹄疫不同的流行阶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口蹄疫号称畜牧业的"头号杀手",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广泛,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之一,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首要条件.口蹄疫疫苗的研制经历了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到新型疫苗的探索过程.就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疫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是掌握猪、牛、羊免疫口蹄疫疫苗效果的关键。为了掌握西田各庄地区猪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笔者对当地猪牛羊3次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口蹄疫疫苗不进行加强免疫,仅免疫1次疫苗时,免疫抗体低,效果不理想。羊和肉牛免疫抗体普遍较低的原因是大部分羊和部分肉牛以散养为主,在口蹄疫疫苗集中免疫时,易出现漏免、免疫不确实、补免不到位的现象;规模猪场严格按照程序免疫,免疫效果良好。笔者通过2019年1年时间对辖区内猪、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跟踪调查,总结出了一些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接种口蹄疫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口蹄疫的防控中,灭活疫苗功不可没。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口蹄疫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不断涌现,为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将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