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信阳保护地草莓白粉病为害较重,并已出现抗药性问题。为探寻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对75%肟菌.戊唑醇WG、50%醚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WG、25%三唑酮WP、75%百菌清WP进行了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 3 000倍液、50%醚菌酯WG 3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与其他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且对草莓安全、无害,可以在信阳地区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双炔酰菌胺、苯甲·氟酰胺、苯菌酮等新型杀菌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处理对黄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以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的防效最佳,其不同浓度处理在药后14d防效均达89%以上,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次之。总体上,同一药剂不同浓度处理以高浓度处理防效更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期间未见药剂处理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50%醚菊酯水分散粒剂(翠贝)3000倍液与400g/升氟硅唑乳油(福星)3000倍液、430g/升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3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均为防治黄瓜白粉病较好的药剂。其中,以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翠贝)3000倍液的药效表现最好,3次药后10d的防效达到97.89%,显著优于同剂量的其他药剂;而43%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福星)3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9.09%、86.7%、84.42%和83.79%,4种药剂之间的药效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生物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多功能生物制剂多霸2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应。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先施用多霸2的100、200倍液后接种病原菌,可显著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防效达到72.0%和69.2%,差异极显著(P<0.01);先接种后喷药多霸2的100、200倍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原菌的扩展,也具有防治作用,相对防效达到26.5%和23.1%,差异显著(P<0.05)。田间调查表明,在黄瓜苗期开始施用或未发病前施用多功能制剂,能有效预防白粉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应。多霸2的100、20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与清水对照和常用药剂粉锈宁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多霸2的100倍液使用效果最好,优于200倍液。  相似文献   

5.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使用,连续喷药2次.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危害,1250~2500倍液的持效期为14d,833~1250倍液的持效期可达21d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双季稻田常见病虫害的新型高效药剂,选用9种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9种药剂在中高浓度下对防治对象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45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对早稻田二化螟防效最佳,药后28 d防效达93.22%;30%唑虫酰胺SC 67.5 g/h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  相似文献   

7.
选择8种药剂开展棚室甜瓜白粉病防治试验,调查比较各药剂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5%己唑醇悬浮剂、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的防病效果较好,第2次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6.42%、94.10%、86.28%和82.14%。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速效性较好,5%己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持效性较好。安全性观察发现,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处理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药害。因此建议在棚室甜瓜生产中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0.25%帕克素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盆栽和小区药效试验,明确了生物杀菌剂0.25%帕克素水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显示,0.25%帕克素水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明显,其稀释20-80倍液的防效均在50%以上。帕克素毒力回归方程:y=3.48+1.83 x;小区试验表明,0.25%帕克素水剂稀释40倍液,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达98.30%。  相似文献   

9.
防治小麦白粉病药剂试验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喻大昭,石鹏皋,赵永玉,喻小珍自80年代初我国引进和生产粉锈宁以来,该药剂以其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对白粉病孢子堆的铲除效果好。一直被用来防治小麦白粉病。尽管有的年份和地块白粉病发生不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珍珠李叶枯病主要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各药剂的实际防效.结果 表明,氟硅唑·咪鲜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较高,EC50均低于0.03 μg/mL;50%咪鲜胺可湿性...  相似文献   

11.
电生功能水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发生黄瓜白粉病的植株喷洒无毒无污染电生功能水 ,每 7天 2次 ,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防治效果达70%以上 ,其中酸性水处理和先喷酸性水后喷碱性水处理组防效分别为 73.1%和 75.5%。  相似文献   

12.
黄瓜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是大田和温室栽培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在明确了溶剂(95%乙醇和环己酮)和吐温20对黄瓜植株生长及黄瓜白粉病病情无影响的前提下,配制姜黄油溶液,通过温室盆栽活体试验测定其对白粉菌的活性,得到姜黄油对白粉菌的毒力回归方程,EC_(50)为0.63 mg/L,低于对照药剂400g/L氟硅唑乳油的EC_(50)14.01mg/L。对田间成株期黄瓜进行药效试验,发现姜黄油溶液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上粉斑明显减少。施用姜黄油3次,处理后7 d的病指防效分别为90.75%、88.59%、82.27%,均高于400 g/L氟硅唑乳油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能够很好的控制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试验,参试的12种药剂中,90%乙霜青可湿性粉是目前防治青枯病的较好药剂。小区试验防治效果,1000倍液为53.65%-77.51%,1500倍为50.63%-59.49%;大田应用在1500倍两次用药条件下,各地的平均防效达64.78%-89.19%,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治蕹菜田甘薯麦蛾,筛选出高效药剂,选用目前市场上几种主流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并研究施药对产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从防虫效果、保叶效果和对蕹菜产量影响三方面综合来看,240 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0 g/L虱螨脲乳油、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种药剂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8.28%、86.13%、83.03%,且持效期均在14d以上,保叶效果分别为86.07%、88.49%、85.04%,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3.42%、12.23%、9.63%。15%茚虫威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起效较快,但持效期短,7 d后药效逐渐下降,导致14 d后虫量继续增加,总体控虫效果不佳,产量挽回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果桑菌核病的药剂,选择6种杀菌剂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0%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对果桑菌核病防效良好,采收间隔期26 d,桑果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50%氟吡酰胺·嘧霉胺悬浮剂处理区桑树叶片出现明显药害,不建议在桑树上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高效、安全的草莓白粉病防治药剂,在离体叶盘和田间活体植株上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 450 mL/hm2和50%醚菌酯WG 560 g/hm2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3次药后田间防效均在88%以上。50%硫磺SC 3 750 mL/hm2和碳酸氢钾4 500 g/hm2处理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略高于80%。  相似文献   

19.
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室大棚用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和三唑酮等杀菌剂防治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 10%苯醚甲环唑WG、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40%氟硅唑EC、20%三唑酮EC、12.5%腈菌唑EC的田间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和三唑酮的持效期约为18 d,而腈菌唑的持效期较短,约为7 d。10%苯醚甲环唑WG在360~900 g/hm2用量时不影响草莓长势,而氟硅唑225 mL/hm2和三唑酮300~450 mL/hm2用量时则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草莓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粉唑醇对草莓白粉病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25%粉唑醇悬浮剂不同剂量喷施处理,研究该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发现25%粉唑醇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明显的防效。使用剂量240、360、480、600 g/hm~2在田间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喷施2次,第2次药后7 d平均防效分别为75.8%、85.9%、89.1%、90.9%,药后14 d平均防效分别为65.3%、83.0%、88.3%、91.7%,600g/hm~2处理的最终防效最高。使用剂量在360~600 g/hm~2范围内,粉唑醇防效高于对照药剂三唑酮,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