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羽虱是鸡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病。洮北区某鸡场因暴发羽虱病造成鸡产蛋量显著下降,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3年12月初,该场的4栋鸡舍存栏的2万只青年蛋鸡产蛋显著下降,并有掉毛现象,曾调整饲料中钙、磷、多种维生素含量和光照强度以及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等,治疗效果均不佳。2临床症状鸡群时常躁动不安、出现惊群现象,羽毛蓬乱、断折居多,多数鸡只啄自身羽毛。鸡体消瘦,掉毛处皮肤可见红疹、皮屑。查看鸡体,可见头、颈、背、腹、翅下羽毛较稀部位皮肤及羽毛基部有大量羽虱爬动,撬起皮屑,见有羽虱,剖检多只鸡未…  相似文献   

2.
<正>1疾病方面鸡群发生痛风、黄曲霉毒素中毒、碳酸氢钠中毒、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慢性传染病和肿瘤病等均可以引起脱羽,但体外寄生虫引起的脱羽较为常见。鸡患羽虱病时,羽毛根部羽枝和羽小枝残缺或脱落;鸡患膝螨病时,因膝螨虫刺激皮肤,致使皮肤发炎,潮红发痒,羽毛变脆脱落。由于寄生虫寄生部位奇痒,鸡常啄咬患部羽毛,严重时,羽毛几乎全部脱光,一般常见于背、臀、腹及翅等皮肤;鸡冠癣病可引起鸡头部及身体有毛部分的羽毛成片  相似文献   

3.
鸡群中常发生啄趾、啄羽、啄蛋、啄肛等情况称为啄癖。其中啄肛危害较大,病鸡肛门周围及泄殖腔血肉模糊,有的鸡甚至将肠管叨出吞食。偶尔发生啄羽或啄皮,严重时,羽毛被啄掉大量,特别是病鸡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后,可引起啄皮、啄肉及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阻塞而死亡。啄趾,一般发生于幼雏,也能造成一些伤残。  相似文献   

4.
鸡羽虱为鸡常患的外寄生虫,可通过啮食鸡体羽毛和皮屑,引起患鸡瘙痒和羽毛脱落,造成生长缓慢等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针对一起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红腹锦鸡感染羽虱疫情,采集病例体表的2种羽虱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对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虫种鉴定和干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鸡羽虱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鸡啄癖的种类鸡啄癖的类型很多。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分为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啄尾癖、异食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头癖、啄羽癖最为常见。1.1啄肛癖种鸡生长期限饲,初产母鸡的子宫脱落或产双黄蛋所引发的肛门破裂易诱发啄肛癖。啄肛易引起鸡肛门脱落,甚至造成鸡肠道被啄出而死亡,或因出血而引起贫血。1.2啄头癖因公鸡相互斗殴造成鸡冠、肉垂或皮下出血,继而引发啄头。1.3啄羽癖附着在羽毛上的垫料或饲料颗粒,常常会引发其他鸡只的啄羽行为。有的羽毛未被啄掉,只是轻微受伤;如羽毛被啄拔,则会造成皮肤损伤或较…  相似文献   

6.
鸡在生长过程中有换羽的习惯,鸡的羽毛从出壳至成年,要经过三次更换。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现代笼养蛋鸡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出现非生理现象的脱羽现象,对鸡的越冬、生长和生产(羽被是一个影响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研究脱羽问题可以从疾病、管理、营养等方面进行研究,下面作以分析。1脱羽的原因1.1疾病因素皮肤寄生虫可以引起脱羽,如羽虱、羽螨引起的羽毛折断而引起脱羽。鸡虱以羽毛、绒毛以及皮肤鳞屑为食。鸡受到虱体严重侵袭而发生奇痒和不安,患鸡因啄痒而啄断自体羽毛或啄伤皮肉。鸡膝螨病虫体沿羽轴穿入皮肤,致局部…  相似文献   

7.
<正>鸡啄羽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营养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饲养密度或光照强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当等,都会诱发鸡群发生啄羽病症。因此养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鸡啄羽的防治工作,以维持鸡群健康和获取理想的养鸡效益。一、鸡啄羽临床表现不同品种和周龄的鸡群都可以发生啄羽病症,尤其是饲养密度较大或鸡群在更换羽毛的阶段,鸡群更容易发生啄羽现象。鸡只表现啄食自身羽毛或者相互啄食羽毛,致使背部或尾部羽毛稀疏或打綹,  相似文献   

8.
正黄羽肉鸡啄羽(毛)通常在春夏、秋冬交替之际发生。根据被啄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啄羽和重度啄羽。轻度啄羽时,羽毛几乎没有受损,被啄的鸡无反应或仅有轻微反应;严重啄羽时,羽毛往往被拔掉,被啄的鸡做出逃跑或回啄啄羽鸡的强烈反应。严重啄羽通常逐只发生,往往一只鸡被啄后,多只鸡共同啄一只鸡,被啄的鸡皮肤裸露、肌肉受损,见图1。严重影响肉鸡的外观质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鸡羽虱是鸡体最常见的外寄生虫,属于羽虱属昆虫纲食毛目毛虱属,有40多个种。鸡的羽虱以种类不同分别寄生于鸡的肛门下、胸、背、翅(体虱);头、颈(头虱)和羽干(羽虱)等处。虽然寄生部位略有差异,但均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性传播,在啮食鸡体表皮肤、皮屑时造成鸡的奇痒不安,以及自相啄痒而致皮肤损伤、羽毛残脱,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0.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被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1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1.1啄羽啄羽指鸡啄食其他鸡的翅膀,有时拔出羽毛并吞食。进攻性啄羽主要由进攻性强的鸡,啄怯弱的鸡,这种啄羽的啄伤力很大,尤其是在头部可造成冠和肉垂的组织损伤。1.2啄趾啄趾常见于家养小鸡,因饥饿导…  相似文献   

11.
强力安居保治疗鸡羽虱羽虱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食毛目的体外寄生虫。它们常生在体表,或附于羽毛上或附于绒毛上,引起家禽奇痒。家禽常常由于啄痒造成羽毛断折、消瘦、产蛋减少,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治疗上常用烟雾法、药浴法和砂浴法。我校养殖场饲养的珍珠鸡种鸡...  相似文献   

12.
鸡羽虱为鸡的永久性寄生虫。寄生于鸡的体表羽毛中,以吸食血液为主,使鸡发生奇痒而骚动不安。因啄痒而伤及皮肉、羽毛脱落、食欲不佳、消瘦,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甚而造成抵抗力减弱和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养鸡生产中,特别是高密度饲养、规模化养殖,经常会出现鸡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和啄蛋等恶癖。如果一二只鸡发生自啄或相互啄咬,容易于被鸡效仿,导致整个鸡群不得安宁。啄斗会导致鸡体着羽不良,体热散失,笼具损坏,饲料散落,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肉用仔鸡叼啄可导致皮炎或组织损伤,甚至死亡。1啄癖的种类(1)啄羽。啄羽最为常见,表现为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是背部尾尖的羽毛,甚至拔出又吞食,主要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集约化养鸡场,还是散养鸡户所养的鸡中鸡羽虱病是经常发生的.驱治时内服药物由于鸡羽虱有时离开皮肤,不定期地吸血而驱治不彻底,虱卵也不能杀灭.外用药物时鸡羽虱又会躲避在鸡羽毛根部,驱治不到.现将在多年鸡病防治实践中,应用内外联合用药方法,驱治鸡羽虱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啄癖信号1.1羽毛消失鸡每天都有羽毛掉落到地面上,如果掉落的羽毛从地面上消失,说明羽毛被鸡吃掉,这是鸡群出现问题的信号。1.2对死鸡有兴趣有的鸡对死鸡或受伤的鸡表现出特有的兴趣,这也是鸡出现啄癖的重要信号。2啄癖类型2.1啄羽这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是指有啄癖的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是背部、尾尖羽毛的行为。被啄鸡羽毛脱落,组织出血,因伤淘汰或  相似文献   

16.
鸡羽虱寄生于鸡体表,以食宿主的羽毛或皮肤为生。羽虱的大量寄生,使鸡奇痒不安,羽毛脱落变稀,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增重和产蛋。我所鸡场笼养鸡一直使用敌杀死防治鸡羽虱,效果显著。其方法是:将1瓶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是鸡群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该病是异食癖中的一种,即鸡相互啄伤或啄鸡蛋,造成严重的经济的损失.根据啄癖发生的条件和被啄的部位,一般分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和啄蛋五种类型.任何年龄的鸡都会发生啄癖.啄羽癖幼鸡多发生在生长新羽毛或换小毛时,成年鸡多发生在产蛋高峰期或换羽期,轻则啄去羽毛,有时被啄得大部分体表无羽毛,犹如"光鸡";啄肛癖多发生在产蛋鸡的产蛋后期,严重的能将被啄鸡的肠道从腹腔中啄出或流血不止以致死亡;啄蛋癖多发生在产蛋旺盛的季节;啄趾、啄头癖多发生在幼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特别适合体外一些生物的繁殖,故而发病较其他季节严重。寄生于鸡体表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虱、臭虫、皮刺螨、鸡蜱等。2)临诊症状。鸡体表寄生虫主要以鸡的羽毛、绒毛及表皮鳞屑为食,有的叮咬吸血。病鸡表现为皮肤发痒,眠食难安、羽毛脱落,甚至引起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止,产蛋下降,啄羽、啄肛等。跳蚤有时  相似文献   

19.
啄癖     
啄癖即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是集约化养鸡经常发生的问题。其中啄肛危害最大,常将肛门周围及泄殖腔啄得血肉模糊,甚至将后半段肠管咬出吞食。笔者曾见一群产蛋鸡群,1600余只,由于脱肛引起恶性啄肛,两周时间死亡近90只。啄羽如果是偶尔或个别地发生,问题不大,严重时啄掉大量羽毛,特别是尾羽常被啄光,露出皮肤,就会进一步引起啄皮、啄肉、啄肛,同时有些鸡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嗉囊堵塞而死  相似文献   

20.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营养方面1.1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