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科尔沁牛(P<0.01);在非应激期间科尔沁肉牛和科尔沁牛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T-AOC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降低(P<0.01),科尔沁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升高(P<0.01),科尔沁肉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显著升高(P<0.05)。生理指标中热应激期间科尔沁牛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科尔沁肉牛(P<0.05),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较好地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冷应激对科尔沁牛与科尔沁牛杂交牛生理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了身高、体重、胎次相近的健康科尔沁牛与科尔沁牛杂交牛母牛各20头为研究对象,分冷应激期(2019年12月15—21日)和非冷应激期(2020年4月11—17日)两个阶段进行试验,在试验第7天测定两个品种牛的呼吸频率与直肠温度,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析在非冷应激和冷应激条件下两品种牛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及抗氧化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牛在冷应激期内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均显著低于非冷应激期(P<0.05);两个品种牛在非冷应激期内血清S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冷应激期(P<0.01),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冷应激期(P<0.01),T-AOC与冷应激期差异不显著(P>0.05);科尔沁牛杂交牛非冷应激期内血清GSH-Px活性与冷应激期差异不显著(P>0.05),但冷应激期科尔沁牛的GSH-Px活性比非冷应激期极显著降低(P<0.01)。在非冷应激期时,两个品种牛的呼吸频率、直肠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品系)肉牛的耐热性,试验根据体况、月龄相近的原则分别选择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F1)母牛各12头,在热应激及非热应激状态下测定直肠温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采集血样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期试验牛只处于轻度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之间,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直肠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红安格斯牛呼吸频率显著高于抗旱王牛(P0.05);红抗杂交牛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红安格斯牛(P0.05);抗旱王牛T4含量显著高于红抗杂交牛(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红安格斯牛、抗旱王牛及红抗杂交牛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轻度热应激条件下红抗杂交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热应激对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我。本试验选择年龄、体况相近的红红本[红安格斯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红西本[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西西本[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川南山地牛)]和西红本[西门塔尔牛×(红安格斯牛×川南山地牛)]4个杂交组合肉牛,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测定其直肠温度、脉搏、呼吸频率,并采集血样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4个杂交组合肉牛的直肠温度和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红西本肉牛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西西本肉牛(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1),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西红本肉牛(P0.05);红西本肉牛血清中的T_3含量显著低于西西本、西红本肉牛(P0.05),红细胞钾含量与西红本肉牛差异显著(P0.05),血清K~+、Cl~-、Ca~(2+)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肉牛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含量在4个杂交组合间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红西本肉牛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性热应激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并探索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在适应热应激过程中的耐热性能差异。试验选择健康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各8头,于非热应激期、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末期分别测定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以及血液指标。结果显示,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离子、抗氧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和HSP70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此外,在热应激状态下,西荷杂交牛的呼吸频率、球蛋白(GLB)、谷草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而西荷杂交牛的谷丙转氨酶(AL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和HSP70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 0.05)。结果表明,持续热应激环境对荷斯坦牛和西荷杂交牛的生理指标和机体代谢的影响是相似的,而西荷杂交牛在长期热应激状态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9头8月龄体重(210±20)kg的健康锦江黄牛,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牛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牛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牛的呼吸频率和腹泻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在热应激期第1阶段,试验牛的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素(T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醇(COR)含量在第20天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葡萄糖(GLU)含量在第60天降低了41.55%(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在第40天明显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锦江黄牛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牛表现为直肠温度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但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试验牛直肠温度、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寒冷环境对延边牛生理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同一批次、体重为400 kg左右、生理状态相同且健康的雌性延边牛20头,分别在秋季(2021年9月20日—2021年9月26日)、冬季(2021年12月10日—2021年12月16日)对其生理生化及免疫、抗氧化等功能指标进行比较。首先测定试验秋、冬季的THI从而确定秋季为非冷应激期,冬季为冷应激期。随后在试验期间测定延边牛的生理指标,试验最后1 d尾静脉采血并离心获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去甲肾上腺素(NE)、胰高血糖素(G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表明:冷应激对延边牛产生了一定的应激,冷应激状态下延边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低于非应激状态(P<0.05),血清中T3、NE、GCG高于非冷应激状态(P<0.05),ACTH、GH、TSH低于非冷应激状态(P<0.05),冷应激状态下的T-AOC、SOD、GSH-P...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四川省甘孜地区夏季热应激对伊拉兔所造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健康成年伊拉兔母兔6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伊拉兔所处环境的温显度指数(THI)范围为25.97~30.45℃,对照组伊拉兔处于甘孜地区自然气候下,THI为22.75~25.67℃。试验为期15 d,期间每天记录每只伊拉兔的心率、呼吸频率及直肠温度等数据。结果发现:试验组伊拉兔处于中等热应激状态,对照组处于无热应激状态。试验组伊拉兔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热应激对伊拉兔的呼吸频率、心率、直肠温度等生理指标有直接影响,且热应激指数越大,影响越严重。本试验结果为今后甘孜地区夏季合理预防家兔热应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分析探讨了三种热应激程度对泌乳牛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热应激与无热应激相比,泌乳牛心率、直肠温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热应激、重度热应激与无热应激相比,泌乳牛呼吸频率、心率、直肠温度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泌乳牛体温(直肠温度)变化的差异性相对于呼吸频率、心率更为显著;THI与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直肠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热应激对肉牛SNORA66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红安格斯牛和抗旱王牛热应激和非热应激状态下的SNORA66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应激状态下红安格斯牛及抗旱王牛外周血中的SNORA66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状态(P0.05),热应激状态下和非热应激状态下红安格斯牛外周血中SNORA66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抗旱王牛(P0.05),表明SNORA66基因可以作为热应激的一个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昭乌达牛血清酶活性、免疫功能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日龄和体况相近、体质健康的昭乌达牛24头,根据当地牧场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将试验期划分为热应激期和非应激期,于各试验期最后一天清晨进行颈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酶活性、免疫指标及热休克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慢性热应激对西门塔尔肉牛生理指标和血清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昭乌达牛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酸激酶(CK)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热应激对昭乌达牛免疫功能和热休克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慢性热应激状态下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脂多糖(LPS)浓度均极显著提高(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含量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西南地区夏季热应激对肉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8只健康肉兔,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兔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肉兔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肉兔的直肠温度、耳根温度、尾根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1),颈部温度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兔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甲状腺素(T_4)含量在第30天显著降低(P0.05),皮质醇(COR)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第1天升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肉兔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肉兔表现为直肠温度、耳根温度、颈部温度、尾根温度及呼吸频率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系荷斯坦牛抗热应激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择20~24月龄的中国荷斯坦牛、以色列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F1、新西兰荷斯坦牛各6头,测定其在热应激条件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色列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F1代的直肠温度显著低于中国荷斯坦牛和以列荷斯坦牛(P<0.05),呼吸频率显著低于新西兰荷斯坦牛(P<0.05),其对热应激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犬热应激时的生理生化状态,并探讨以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衡量犬热应激程度的可行性,分别在14、18、28、35℃测量了拉布拉多犬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犬在14℃、18℃体内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在28℃、35℃时处于热应激状态;与正常水平比较,犬在热应激时呼吸频率显著加快、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显著升高,呼吸、COR值升高与温度、温湿指数(TH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直肠温度、ACTH未发生显著变化;血清中的主要酶类中ALT、ASP、CK、LDH在急性热应激时显著升高,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GLU、ALP未发生显著变化。证明在犬热应激研究中,气温、THI、COR、呼吸频率可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体温及血液中ACTH、GLU、ALP含量与犬热应激程度不相关;ALT、ASP、CK、LDH在不同动物热应激中的变化规律不一致,能否作为犬热应激程度的指示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于2019年7—8月进行,试验期间日平均温湿度指数为75.87,奶牛处于自然热应激状态。选取24头体重[(559.2±37.4)kg]、泌乳天数[(185.7±16.9)d]、胎次[(3.3±0.3)胎]和产奶量[(37.6±0.8)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在TMR基础上添加1.3 g/kg DM的竹叶提取物。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分别于正试期第1、11、21天测量奶牛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并采集血样和奶样,测定泌乳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直肠温度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9)。2)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乳中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9),但干物质采食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肾上腺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前列腺素-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0.06),但血清糖皮质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葡萄糖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试验组热应激奶牛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0.08),但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3 g/kg DM竹叶提取物降低了热应激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提高了泌乳性能,缓解了机体的代谢紊乱,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奶牛耐热性评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分别在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对4O对母女牛采血,测定各项耐热性评定指标,分析热应激对诸项指标的影响,并估测各项指标的遗传力。结果,热应激对直肠温度、呼吸频率和血清皮质醇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而对红细胞钾、血红蛋白及甲状腺素(T_4)含量影响不明显。血红蛋白含量和呼吸频率具有显著遗传性,其他指标遗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组合对热应激状态下育肥肉牛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筛选出抗热应激效果较优的饲料添加剂组合。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选择33头体重相近的育肥后期西门塔尔牛(430±20.21)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1头牛进行试验。预饲期7 d,正饲期60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不同组合饲料添加剂+基础日粮;并测定牛的呼吸频率和生长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牛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增加(P0.01)、料重比(F/G)极显著下降(P0.01)、粗蛋白质(CP)养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2组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添加剂的应用使每头牛每日毛利润比对照组增加4.11元。结论:在育肥牛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包括反刍专用酵母、过瘤胃脂肪粉、过瘤胃γ-氨基丁酸、包被Vc、氧化镁、氯化钾和糖精钠)可以较好改善牛的热应激水平,提高牛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加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索热应激对牛miRNA表达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筛选牛血清中与热应激相关的调控因子。选择20头体况相近、饲养管理一致的红安格斯公牛,分别于热应激期和非热应激期采集血样,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及miRNA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下血清Cl-浓度、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T-AOC活性、GSH-Px活性、IgA含量、IgG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IL-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对血清miRNA定量分析发现,miR-181a、miR-486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分别与IgA、IL-2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别与Ig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miR-1246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表明,miR-1246、miR-181a、miR-486在机体热应激状态下参与了调控免疫应答及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可作为肉牛抗热应激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荷斯坦奶牛体温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泌乳天数分为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3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牛舍温湿指数(THI)变化情况,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增加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P<0.01);THI与各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呼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及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的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与泌乳中、后期奶牛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的影响趋于较大。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后猪血清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检测热应激后猪血清中的IL-2、IFN-γ及TNF-α水平,观察其变化规律.将12头体重基本一致的3月龄中国试验用小型猪随机分成高温试验组和常温对照组两组.高温试验组在人工气候仓内饲养,模拟夏季炎热气候,气温从26~39℃24 h循环变温,39℃时维持4 h;常温对照组在22℃下饲养.试验持续10 d,在热应激的第1、3、5、7、9天,39℃高温持续期结束的时刻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各血清样品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结果显示:IL-2水平有所上升,且在热应激的第1天和第3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FN-γ水平有所下降,且在热应激的第3天和第5天与常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有所上升,但与常温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试验进行的10 d中,IL-2、IFN-γ及TNF-α水平变化有其共同特点,即随着试验的进行各细胞因子浓度都向常温对照组的正常值发展.本研究从细胞因子的角度验证了前人热应激抑制机体免疫机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