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半年时间,全国生猪均价从36元/千克下跌到14元/千克,跌幅达61%,生猪养殖从暴利到亏损.上周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反弹.目前来看,猪价大幅下跌的核心矛盾正在逐步缓解,下半年猪价反弹可期. 产能恢复步伐放缓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挫,为促进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党中央、国务院多措并举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地养殖企业(户)也纷纷加大防疫力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马华轩 《中国猪业》2022,17(1):34-37
2021年一季度生猪行情依然利好,养殖场(户)处于积极地扩繁、补栏状态.但生猪市场受需求淡季影响,价格出现松动,养殖场(户)出现压栏.一直到2021年二季度(5月)肥猪、"牛"猪过剩,风险逐步累积,且猪价6月未按预期反弹,市场反映出产能过剩,猪价破位,养殖利润下降乃至亏损成为生猪市场的"主旋律".10月在国家收储以及需...  相似文献   

3.
潘巧莲 《中国畜牧杂志》2012,48(2):16-21,27
2011年,猪价大幅攀升,生猪养殖行业利润丰厚,是养殖业"黄金年"。生猪结构性出栏减少,供需缺口扩大导致猪价上升,伴随着强劲的猪价,高通胀、高疫情、高成本、高风险亦如影随形。高盈利、强扶持政策已不能如往年一样有效刺激散养户的补栏脚步,反而使大量养殖户弃养或陷入深度观望中。这样盈利周期或将延长,但丰厚的盈利期已经过去,随着新进产能逐渐恢复,生猪市场或将步入周期性下行通道。  相似文献   

4.
受能繁母猪存栏自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以及环保政策下部分地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断崖式下跌影响,2016年生猪出栏连续第2年大幅下降,生猪产品价格均创新高.受玉米等饲料原料成本下降影响,养殖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内外猪肉价差持续扩大并保持高位,猪肉进口量剧增,一定程度上了弥补了国内猪肉供给的不足,尤其下半年供需偏紧局面显著改善,猪价开始稳中有降.2017年猪肉产量预期稳中有增,进口量将继续保持高位,猪价将会稳中有降.受益于养殖成本下降,生猪养殖仍将会保持较好收益,有利于产能的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5.
猪价2018年1月中旬后大幅暴跌,2月中后生猪养殖出现行业性亏损,且亏损幅度持续扩大,3月末生猪养殖亏损超过300元/头,亏损深度达到上一个猪价下跌周期最大值。行业持续亏损,但集团仍在按计划扩展产能,猪价寒冬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6.
虞华 《养猪》2021,(3):7-8
步入2021年,价位持续居高不下的"二师兄"迎来了"跌跌不休"的局面,4月10日生猪价格触及"冰点",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跌至每千克20元附近,后受市场二次育肥以及屠宰企业低价收猪影响,猪价止跌呈现全面反弹的态势.与此同时,4月1日起,我国开始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相继推出生猪调运新规,新规可促使生猪养殖疫情风险得到...  相似文献   

7.
始于前年8月的非洲猪瘟疫情一波还未平息,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起,让整个养猪业始料不及,疫情的双碰头,或将加速中小养殖户退出的态势,养殖结构、产业链正在重塑。尤其重要的是,今年猪价可能会创历史新高。随着春节后猪肉价格上涨,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预期增加,短期内生猪价格将继续偏弱调整为主。随着企业及工厂的复工复产的继续增加,市场需求逐渐好转,猪价趋势性走强或再度凸显,2020年生猪养殖利润空间将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行业信用质量将较2019年提升,但信用分化仍将持续,规模以上养殖企业在成本效应、管理效率和防疫水平等方面都较中小型养殖场及散户有更大的优势,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具有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加速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步入2021年,价位持续居高不下的"二师兄"迎来了"跌跌不休"的局面,4月10日生猪价格触及"冰点",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跌至每千克20元附近,后受市场二次育肥以及屠宰企业低价收猪影响,猪价止跌呈现全面反弹的态势.与此同时,4月1日起,我国开始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相继推出生猪调运新规,新规可促使生猪养殖疫情风险得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22年上半年山东省生猪市场行情和导致猪价回暖的原因,指出生猪产能的收缩、冻猪肉收储托市、进口量减少等因素是生猪行情回暖、猪价回升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在当前生猪产业仍面临养殖成本明显上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业发展基础较弱、调控扶持有待加强和疫情冲击等问题。提出统筹“大食物观”理念,保障饲料原料供给;加大生猪产能调控力度,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落实扶持政策,出台跨省补偿政策;加强指导服务,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注重监测预警,探索养殖资产确权等做好生猪生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国发 《广东饲料》2016,(11):19-21
回顾2016年前三季度生猪市场用风起云涌一词形容并不为过.2011年3季度猪价见顶,漫长下跌过程中,虽有反弹,但养殖行业亏损期明显偏长,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以及新的环保措施,造就2016年猪价牛市.2016年,猪价刷新了2011年7月高点,并呈现进口猪肉暴增;生猪养殖并购及大集团加快扩张;大型农牧企业整合饲料原料、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生猪屠宰等资源,加快上下游布局等局面.本文回顾2016年前三季度猪价走势,并从猪肉进口,行业兼并整合等多方面分析国内生猪市场,展望国内未来生猪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价涨幅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上年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下降21.6%,猪肉产量4255万吨,比上年下降21.3%。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猪肉价格、进口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高达660元。具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四  相似文献   

12.
信息荟萃     
正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近期,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稳定生猪产能等工作,多措并举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本轮"猪周期"产能下降幅度大,而且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任务重。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回落,要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和缓解"猪周期"波动上来,探索建立稳定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着力稳定生猪养殖大省、大县、大场的生猪产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猪价频创"新低".近日,各家上市猪企陆续公布6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销售价格低迷,持续跌破猪企自繁自育"成本线",头部猪企发展重点从快速扩张转为降本增效.业内人士指出,实现降本增效的根本还是提升养殖本身的效率.此外,猪企需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 猪价下行击穿行业成本 受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利润驱使下,去年以来养猪户纷纷进入行业,全国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近期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展望2020年猪价前回顾2019年《广东饲料》第一期的《本命年,猪价现牛市》文章中仍低估了非洲猪瘟影响,但在1月初全国猪价创十年新低,整个市场风声鹤唳情况下,看涨猪价并认为年后猪价开始上涨实属大胆,观点核心因素为疫情严重影响生猪产能。回顾2019年前11个月猪价除了前低后高描述,也充分体现市场恐慌与亢奋,多时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总体特点.在国家两次收储提振下,5月以后,全国猪价连续多周出现回升,引发市场对新一轮猪价上涨的担忧.但由于目前我国母猪存栏比相对较高,产能相对充足,在不发生大疫情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乃至下半年猪肉价格很难持续上涨.特别指出了:随着养殖规模化的逐渐提高,“猪周期”有被逐渐延长的趋势.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来看,今年“猪周期”仍处于筑底阶段,猪肉价格尚未到全面启动的时点.再加上下游需求受2012年末至今餐饮消费放缓和H7N9多重因素影响,“猪周期”拐点被推迟,猪价也难对下半年通胀带来明显压力.  相似文献   

16.
杨汉春  周磊 《猪业科学》2022,39(2):50-53
众所周知,非洲猪瘟暴发和严重流行之后,2020年我国生猪价格创历史新高.国家和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和颁布恢复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养殖企业积极推动复产和扩大规模与产能,生猪养殖恢复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叠加,2021年对于生猪养殖企业实属不易,不仅面临猪价下跌和严重亏损,而且担负居高的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成本和艰辛的...  相似文献   

17.
2018年8月份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疫情肆虐,生猪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产能持续下降,导致生猪价格在2019年春季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特别是8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快速上涨。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难以根绝,当前生猪复养依然比较困难,产能恢复尚需一定周期,因此,"后市乏猪"和"猪价高涨"依然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基调,养猪业盈利水平将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21,(22):11-12
经历3个月下跌后,生猪价格终于在10月"回暖".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多家上市猪企接连报亏,一些中小养殖户的情况则更不乐观.此次猪周期被业内称为"超级猪周期",即此次周期有着超过以往的价格波动. 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减缓扩繁步伐,下调今年的出栏目标.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生猪价格短期迎来上行,但并不会根本性改变产能过剩的状况,开启下一轮猪周期尚需时日. 坐完猪价"过山车",生猪养殖企业仍心悸不已.经历3个月下跌后,生猪价格终于在10月"回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1月初生猪价格已接近7月初水平.价格回暖的背后,却是生猪养殖企业三季度全面亏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7年生猪价格波动走势的整体分析,将2007年猪价波动划分为4个阶段:1月至4月下旬的缓慢振荡阶段,5月初到8月初的迅猛上涨阶段,此后持续3个月的高位振荡、调整阶段,11月初猪价再次上涨,一直到年底进入再次冲高阶段。养殖利润也由年初的"微利"状态进入"暴利"局面。2007年的猪价是生猪养殖效益周期性变化的高价位阶段,笔者对2007年的生猪波动出现的新特点加以分析,认为具备新特点的养猪市场在2008年会出现不同于以往周期波动的价格走势。从目前来看,如果不发生重大疫情,2008年前6个月生猪价格会一直保持高价位,以后虽然会有下跌,但生猪养殖仍会有一个较好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19年山东省生猪产业发展形势,详细分析生猪市场行情走势和产业生产态势,发现当前生猪养殖结构进一步向优转变,规模养殖已成为生猪养殖主趋势。通过能繁母猪存栏和生产性能及饲料变化等进一步分析生猪产能变化因素及后市影响,认为2020年将进入"缺猪又缺肉"的一年。非洲猪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致生猪和猪肉供给下降,2个疫情叠加将催生养猪历史大周期,生猪养殖高盈利时间将被拉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