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研究测定了杂交枸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粉的粗蛋白、粗纤维、钙、磷等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17种氨基酸组分。并运用必需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枸树叶粉蛋白质营养价值。用模糊最优局势决策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杂交枸树叶粉的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是23.62%和20.95%,属于蛋白质饲料;必需氨基酸/氨基酸(E/T)为 0.4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N)为0.80,高于FAO/WHO提出的E/T 应为0.40、E/N应在 0.6以上的参考蛋白模式;氨基酸分是50,低于四倍体刺槐叶粉、松针粉、苜蓿草粉;必需氨基酸指数95.24,与上述饲料比较接近。模糊最优局势决策分析结果是,杂交枸树叶粉饲用价值高于苜蓿草粉和松针粉,低于四倍体刺槐叶粉。 相似文献
3.
林麝饲用植物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国标规定的饲料常规养分分析方法对林麝喜食的勾儿茶等24种野生植物叶样品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总能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泡桐、苜蓿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样品的粗蛋白含量介于8.4%~27.4%之间,其中构树、律草、桑的蛋白含量均高于泡桐、苜蓿,分别为27.4%、22.3%、19.0%;干物质含量介于90.1%~93.5%之间,粗脂肪含量介于0.8%~7.1%之间,粗纤维含量介于7.8%~23.0%之间,粗灰分含量介于4.8%~13.2%之间,总能介于14.38~19.73MJ/kg之间。这将为林麝的饲养管理及其营养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乡土野生饲用灌木胡枝子的营养价值,对胡枝子花和叶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胡枝子花富含17种氨基酸,总量8.76%,天冬氨酸含量最高,达1.19%;胡枝子花粗蛋白质含量16.95%,粗纤维含量17.50%,总黄酮含量3.80 g/kg,并含有钾、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胡枝子花含有16种脂肪酸,总量... 相似文献
5.
6.
7.
杂交构树饲用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甘肃省庆阳地区引进种植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对其当年11月份的树叶和细枝条的常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和豆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杂交构树的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含量各不相同,构树主要枝条的中1/3部和下1/3部叶片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磷(P)、钾(K)、镁(Mg)均呈现同一水平且大于上1/3部,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则小于上1/3部(P0.01);杂交构树叶和细枝的矿物质Ca、K、Mg和Cl含量均高于苜蓿草粉和豆粕,且表现出钙高而磷低,比例差距较大。综合各项指标,可以认为杂交构树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优质饲料原料,可以在草食动物日粮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共设定4个试验内容,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杂交构树用作饲草饲料的价值与效能。杂交构树生产性能测定试验设置杂交构树、王草、青贮玉米—饲用燕麦轮作3个处理,测定鲜草产量及化学营养品质,对比分析杂交构树生产性能,分析各生产指标与杂交构树添加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低于王草、青贮玉米—饲用燕麦轮作;全株杂交构树等同其重量的5.45%玉米和8.15%豆粕配合,杂交构树氨基酸、粗灰分含量更高;杂交构树在杜长大杂交猪育肥前期、诺邓黑猪育肥后期少量添加杂交构树能提高采食量,过量添加会降低料肉比及日增重;杜长大杂交猪育肥后期添加杂交构树能降低采食量及料肉比;杂交构树在日粮中能替代大量麦麸,但对玉米、豆粕的替代较少。 相似文献
10.
11.
12.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10个不同构树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光合生理指标,包括光合速率值、胞间CO2值、气孔导度值、蒸腾速率值,分析各指标对光辐射梯度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湛江和广州2个构树的最大光合速率高分别为22、16.3μmol CO2/(m2.s),胞间CO2的降幅小,分别为19.8%、25.9%,气孔导度的增幅大,为82.1%、84.4%,蒸腾速率平均值小,为6.48、6.42μmol/(m2.s),最适合在湛江生长。相对而言,山东、日本、广西构树比较适合在湛江生长,广州1、武汉、河南构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汕头、江苏构树不适宜生长。初步选出光合作用能力强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构树,为指导今后的生产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构树叶对1~9周龄蛋鸡新城疫和禽流感H5N1亚型(Re-4株和Re-5株)抗体的影响,试验测定了海兰灰雏鸡的新城疫和H5N1亚型(Re-4株和Re-5株)禽流感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在3~9周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和2.0%构树叶组新城疫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4~9周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和2.0%构树叶组H5N1亚型(Re-4株和Re-5株)禽流感抗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