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天目山的嘤嘤春雷,休眠了一季的安吉白茶悄然苏醒,萌动的新芽即将催生又一轮茶事.可惜,安吉白茶的主要创制者刘益民先生却已仙逝而去.  相似文献   

2.
气温适宜,水肥充沛,是瓜、果类作物开花坐果的好时节,但也易造成萌发无效新芽、新梢和徒长即营养生长。这种无效的营养生长不仅消耗养分,而且还易造成落果、化瓜和滋生病害。控制无效新芽、新梢和徒长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对肥料足生长旺的植株切根,掐断部分养分供应源。二是抹芽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茶树新梢挥发物与茶树品种对绿盲蝽抗性的关联,通过田间调查确定不同茶树品种的绿盲蝽抗性,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茶树新梢挥发物组成,然后分析茶树新梢挥发物与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同一茶园同一时间调查,4个茶树品种绿盲蝽危害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苔选0310表现出抗绿盲蝽特性,黄金芽表现为易感绿盲蝽;绿盲蝽危害程度不同的茶树品种新梢挥发物组成亦不同,受害程度最轻的苔选0310新梢挥发物主要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和水杨酸甲酯等,且较之其余3个品种新梢内萜烯烃类挥发物数量和相对含量明显更丰富,受害最严重的黄金芽新梢中含有较高的己醛、青叶醛和己醇等挥发物。茶树品种挥发物相对含量与绿盲蝽危害指数间的关联分析发现,萜烯醇类含量与茶树抗绿盲蝽间呈一定正相关,己醇含量与茶树感绿盲蝽间呈一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绿茶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6个无性系绿茶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为国家级良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茶早、元宵绿、中茶108、武义早等4个品种为特早生种;中茶108、81-8-30、中茶3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种,武义早的产量显著高于CK种;桂香18、六杯香、鸠20、中茶302、春波绿、81-8-30、南江1号等7个品种的品质优于CK;中茶108、81-8-30等2个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强,浙农139、中茶302、桂香18等3个品种的耐旱性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保温处理与喷施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能够提高茶芽头赤霉素(GA3)含量;喷施混合外源激素明显提高了茶树新梢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保温措施和喷施外源激素都能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茶新梢玉米素ZT含量与茶园保温措施密切相关,喷施混合外源激素对新梢ZT含量无明显影响;新梢内源激素平衡GA3/ABA、ZT/IAA比值与茶芽萌发存在密切关系;喷施外源激素能提高茶芽各类内源激素,明显催促进茶芽萌发.  相似文献   

6.
咏婆绿 程来安云雾素称居上品,星江久誉产嘉茗。令经科技加培养,质自提高制亦新。书乡且喜亦茶乡,吟诵声中婆绿香。百里茶园呈秀色,千山碧叶映红壮。悠悠盛誉逾唐宋,赫赫茗眉出海疆。评比屡膺金质奖,精工特质永流芳。墨菊·婆源名茶金宗文婆源名卉绽奇花,似与东篱共一家。只恐秋风吹尽去,故将春色化瑙芽。卖花声·咏茶婆绿述怀胡耀庭郎革成茶能胜酒事昨讹,莫怪生来个性差。佳酿半杯终觉苦,香茗千盏不嫌多。嗜茶喜在茶乡住,厌酒难从酒店赊。客至不姑相对饮,芳香满口乐无涯。 婆绿始于唐,源远流芳,荒山今喜变茶行,嫩摘精工抓质量,不在装淆。 …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有导致桑树发生药害的重大风险,风险程度因受害器官不同而有差异.模拟药害试验结果表明:叶芽受药害风险最高,其次是新梢绿茎部位;茎干药害对新芽产生轻微影响,对树体发生药害的风险低;桑根发生药害的风险极低.使用有定向喷头的低压喷雾器、药液浓度适当偏稀、不添加其他助剂,能够降低药害风险,保障除草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铁观音、黄棪、金观音和黄观音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其新梢不同生育阶段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与茶叶滋味品质密切相关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低"酚氨比"和高咖啡碱为茶树品种幼嫩新梢的主要特征;当其萌长至中、小开面2~4叶时,除可溶性糖有明显增加外,其他生化成分均呈下降趋势。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各主要(或主体)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较清香型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影响更为明显。各品种茶样滋味品质相关成分测定结果经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后,再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在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各茶样主要生化成分的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而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则可按品种相互区分。  相似文献   

9.
以长白山欧李绿枝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0.2%,0.4%,0.6%,0.8%四个NaCl浓度水平为试验药剂,研究盐胁迫对其叶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长白山欧李绿枝苗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及新梢长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为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大,叶片长度减小、叶片宽度增大;新梢生长量下降;当NaCl处理浓度达到0.6%以上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0.
茶树小绿叶蝉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绿叶蝉是梁河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若虫和成虫绿色,体长3.3~3.7mm,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容易发生。多栖息于芽叶背面,以芽下第二、三叶虫口居多,喜横向爬行,产卵于第一至第三节嫩茎皮下或叶柄及主脉中。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新梢汁液,被害嫩叶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芽梢红褐枯焦、萎缩,质地变脆,制出的茶叶苦涩味重,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梁河茶技站经过多年防治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有关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嫩梢的芽、叶和茎均为紫色的茶树品种“紫娟”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花青素和其他类黄酮含量比其他大叶种茶树鲜叶含量高。本文建立了“紫娟”茶的黄酮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成熟度新梢的杨梅素类、槲皮素类、山柰酚类和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杨梅素类以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2.29mg/g),一芽二叶新梢、一芽一叶新梢和成熟叶的含量依次分别是2.08mg/g,1.69mg/g和1.05mg/g;槲皮素类含量变化趋势与杨梅素类基本一致,一芽三叶新梢含量最高,为4.39mg/g。山柰酚类含量则呈现出成熟度越高含量越低的趋势,含量依次是一芽一叶新梢(1.29mg/g),一芽二叶新梢(1.28mg/g)、一芽三叶新梢(1.12mg/g)和成熟叶(1.03mg/g);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与新梢的成熟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研究“紫娟”茶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机理和高黄酮醇含量的“紫娟”茶新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春天气温的日益回升,大部分兰株也相继萌发出新芽梢。可是,有些新芽,仅长至5厘米高,其中部就出现赤色坏死斑块并逐渐扩大,直至全株新芽枯焦变黑:  相似文献   

13.
峡中尝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史休夸鸟嘴香。入、座半欧轻泛绿,开绒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峡中尝茶@郑谷~~  相似文献   

14.
柑桔木虱又名枯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危害柑桔嫩梢和新芽,是柑拮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常在叶和嫩芽上取食.若虫群集在嫩芽新梢上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若虫的白色排泄物洒在枝叶上,诱生煤病,影响光合作用。同时,柑桔木虱还能传播黄龙病。  相似文献   

15.
供铝条件下氮对茶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培薮北种茶树,研究了供铝条件下,不同浓度氮(N)对茶树生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37天后,添加0.4mmol/L铝(+Al)处理的茶苗新根多而长,不加铝(-Al)处理的茶苗新根少而短,加铝处理的新根长、新芽长和新梢萌展值分为对照处理的126.89%、243.63%和231.54%,全株干物重+Al>-Al,干物量随N浓度提高而增加.茶叶的全氮量及细根茶氨酸含量+Al>-Al;不同浓度N处理的全氮量及茶氨酸含量随N浓度提高而增大。研究表明,铝有助于茶树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氮浓度为20-40mg/L处理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09,(1):34-34
2月,气候逐渐转暖,春茶开采期来临,平原特早生茶树茶园中有10%~15%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在茶芽萌动时根外施肥即喷施叶面肥.刺激茶树营养生长,激发休眠芽萌动早发。喷施时间以茶芽萌动前后为宜,隔7天一次,喷2次,以氮肥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柑橘缺铁症状:柑橘缺铁时首先表现为嫩梢叶片变薄、叶小,叶肉发黄,而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叶片除主脉保持绿色外,其他部位均变为黄色或白色,叶片易脱落,但老叶通常仍然保持绿色。同时新枝条变得纤弱,上部弱枝逐渐枯死。果皮发黄,汁少味淡。新梢叶片主脉绿,其它部位失  相似文献   

18.
按照茶树一年萌发四轮新梢的生长规律,夏秋茶产量要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随着茶类加工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夏秋茶青叶资源的利用率正在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安吉白茶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析1年中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叶色、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安吉白茶各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量逐渐升高。夏秋季与其他茶树品种相近,秋季后期又下降,其变化与叶片色泽、气温有关,返白期叶绿素含量最低,复绿后渐渐增大,气温值在20℃以内,叶色较淡。通过对安吉白茶不同叶位随着时间推移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实现安吉白茶的高产优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唐上元初年,青年陆羽流寓江南湖州,他寄居杼山妙喜寺,结庐苕溪之湄,和山水清远的湖州结下平生之缘.期间,陆羽写有<杼山记>、<吴兴图经>等一系列著作,并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茶道大行",茶成为风靡中华之"国饮",陆羽也被誉为"茶仙"、祀为"茶神"、尊为"茶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