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本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破坏中枢免疫系统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 ,导致免疫抑制〔1〕。近年来 ,此病流行范围愈来愈广 ,几乎全国都有发生 ,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2 ,3〕。1 999年 5月 ,武陵大学养殖场两批雏鸡发生该病 ,现将诊断与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1 999年 3~ 4月间 ,该养殖场先后从外地购进两批雏鸡共 1 79羽 ,饲养在同一育雏床上 ,投喂全价颗粒饲料 ,并间断性拌入大蒜、抗球虫王 ,以及饮恩诺沙星液 ,来预防白痢、球虫病、禽霍乱等疫…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该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除导致易感鸡死亡外,还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现将一起典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主要症状2002年3月14日,茶陵县下东乡桥边村陈某对自己饲养的540只48日龄肉仔鸡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3月16日鸡群开始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粪便呈白、绿、红色,少食或不食,嗉囊内充满粘液或气体,羽毛松乱,全身发抖,呈现高度脱水衰竭状态。2诊断2.1解剖诊断解剖濒死鸡5只,可见胸部、腿部皮下肌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出血点还…  相似文献   

5.
陈结福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I0022-I0022
1发病情况安徽省东至县胜利镇袁村一养鸡专业户于2004年3月8日购进一批土种鸡2500只,分3群分别饲养于30 m2的鸡舍中。当天用鸡马立克氏疫苗颈部注射。3月15日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3月20日用法氏囊弱毒苗3000羽份井水稀释供口服免疫。3月22日开始,从日粮中添加克球粉饲喂。至3月28日止,鸡群生长良好,累计死亡仅15只,存活率达99.4%。3月29日鸡群突然发病,死亡10只,3月30日,鸡群病情进一步趋向严重,死亡223只。2临床症状病雏初期精神萎靡,不食,羽毛松乱,两翅下垂,拥挤聚堆,触摸鸡体有烫手感,继而发生腹泻,排黄色粪便并带…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经过多年的预防和控制,但至今尚未消灭,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病特点,因此,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4年秋冬季节,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单县普遍流行,严重损害了养鸡户利益。由于它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造成鸡急性暴发性死亡,养殖户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导致病鸡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而对接种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上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病鸡严重萎顿,白色下痢,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损伤,鸡体免疫能力受到抑制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导致鸡群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会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严重下痢,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其特征。本病发病率高,除了疾病本身造成死亡外,还导致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影响疫接种的效果,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本病可发生于各种鸡,3∽6周龄最易发病。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给同群鸡。鸡群感染后,一般在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5∽7天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肉鸡较蛋鸡敏感。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的传染病,又称之为“甘保罗”病。该病的重要危害在于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使病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给鸡场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吉学仁  王苹 《山东家禽》2004,(12):25-26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养鸡业中流行普遍、表现突出和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典型症状常常造成急性暴发性死亡,尤其是超强毒感染反复发病,致使养鸡业损失惨重;其耐过者、治愈者,以及非典型性症状者,又能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使鸡群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受阻,影响生产成绩。笔者长期从事禽病门诊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对2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通过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变化与免疫学方法进行确诊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提高雏鸡成活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儿,伴有颤抖;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2剖检变化头部、下额部的皮下组织水肿,似胶冻样,并有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呈条纹状出血或斑点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肠粘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法氏囊(或称腔上吏)为主,及其淋巴细胞大量坏死性病理变化为特征。法氏吏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因此该病发生后,会出现对其他疫病的免疫抑制,降低对其他疫苗接种的免疫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痛(IBD)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提出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途径及防治体会,为养鸡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