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色稻碾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个色稻和1个普通稻品种为材料,采用7×7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色稻主要碾米品质性状糙米率的跗主其与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色稻糙米率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生作用和加性作用都重要基因的平均显性作用表现完全显性和部分超显性,显性等位基因对提高糙米率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且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在品种改良中适宜有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培育的优质小站稻品种津川1号和隆优619为供试材料,分析了春稻和麦茬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津川1号麦茬稻的有效穗和千粒重明显低于春稻,而穗粒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隆优619除春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麦茬稻外有效穗和穗粒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实际产量的数值来看,津川1号和隆优61...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沈农265田中插入不同密度的杂草稻WR03-12,研究杂草稻对栽培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的竞争对栽培稻的叶片长宽和株高影响不大,对栽培稻的产量影响较大,在9、7、5、3、1株杂草稻/m2处理中,栽培稻分别减产44.65%、36.89%、24.67%、17.58%、1.37%,其中使栽培稻显著减产的最低密度为3株杂草稻/m2。杂草稻的竞争使栽培稻的穗数和穗粒数显著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1982年开始,对红壤稻田布置了紫云英(T1)、油菜(T2)、黑麦草(T3)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轮作制度定位试验。2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冬闲(CK)处理相比,种植绿肥处理能促进水稻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T1T2T3;2)与CK相比,绿肥处理下水稻年产量与CK处理间差异随年份增加而增大;T1处理与T2、T3处理间及T2处理与T3处理间差异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稻鸭共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喜津 《北方水稻》2008,38(3):88-90
通过稻鸭共栖种养结合模式和常规种稻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栖中鸭子除了对矮慈姑和稻稗的防效很差外,对其他几种杂草的防效均和化学防治区相近;鸭子在田间活动能显著降低害虫基数并减轻危害程度;稻鸭共栖处理的水稻稻米品质好而且稻田鸭瘦肉率高,价格偏高。稻鸭共作可获得净利1 106元/667 m2,比常规稻作550元/667 m2高556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以沈农265与杂草稻WR03-12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替代法研究杂草稻与栽培稻灌浆期不同器官的氮素含量及积累量的变化。盆栽模拟试验证明,在同一时期栽培稻各器官的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随着杂草稻插入比例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栽培稻根部受影响最为显著。对不同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栽培稻单株产量随杂草稻插入比例的增加明显下降,处理间皆达到极显著水平。杂草稻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受种植比例影响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谢树鹏 《中国稻米》2015,(2):40-43,47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黑龙江绥化对垦稻12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垦稻12在种植密度为27.7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92.36 kg/hm2、37.5 kg/hm2、75.8 kg/hm2时产量最高,达9 266.8 kg/hm2;在种植密度30.5万丛/hm2,氮、磷、钾施肥量为70.0 kg/hm2、50.3 kg/hm2、90.9 kg/hm2时的食味品质分最高,为84.8分。  相似文献   

8.
生化抑制剂是调控土壤氮素转化与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生化抑制剂对沿淮稻茬小麦的效应,以淮麦38为供试品种,在安徽怀远县稻茬麦田设不施氮肥(CK)、尿素(U)、尿素+脲酶抑制剂NBPT(UN)、尿素+硝化抑制剂DMPP(UD)、尿素+硝化抑制剂NBPT+脲酶抑制剂DMPP(UND)共5个处理,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及其两者组合对稻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处理相比,UD和UND处理显著提高稻茬小麦产量、植株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UD和UND处理分别增产8.9%和10.7%,穗数和穗粒数同步提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UN处理产量增加不显著;UD和UND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氮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UD和UND处理降低了小麦收获后耕层土壤无机氮的残留量,显著提高了微生物量氮的含量。综上,在沿淮地区稻茬小麦种植中,尿素配施DMPP或者配施DMPP+NBPT可以有效增加小麦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水稻插秧密度在12.5~25穴/m^2范围内,稻鸭共育时,水稻密度越大,株高越高,叶龄越小,分蘖越少,产量越低。稻鸭共育增产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以两种生物型的江都杂草稻为材料,考查了杂草稻的生物学性状并对其进行了SSR分析, 旨在确定江都杂草稻的生物类型、遗传特性以及对栽培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可分为两个生物型,一类是矮秆类型,包括JDWR A和JDWR C;一类是高秆类型,包括JDWR B。两种类型的杂草稻均属于籼型杂草稻。JDWR A与JDWR C亲缘关系较近,矮秆类型的杂草稻与高秆类型的杂草稻亲缘关系较远,而与杂交稻不育系亲本珍汕97A的亲缘关系较近。杂草稻与栽培稻的田间竞争实验表明,矮秆类型的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因子的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有色米及白米矿质元素营养特征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在同地繁殖的国内外252份水稻品种糙米中的N、P、 K、 S、Mg、Ca、Mn、 Fe、 Na、Al、Cu、B、 Ba、Mo、Sr、 V、 Eu 18种无机元素,比较了其中有色米(33份红米、9份紫米)与白米(210份)间的18种元素含量和12个无机元素的养分供需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如按糙米元素含量或精米元素养分供需率比较,不能如实反映其营养特征。因有色米食用是包括种皮的糙米而精白米是去糙的精米,用有色糙米与精白米的元素养分供需率此较则12个元素中除Ba、 V仍低于精白米,Sr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元素均高于精白米。有色米中红米的Mg、Ca 、Ba、V和Fe高于紫米。所以在评估大米元素营养价值时要注意其食用部分及其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选用9个不同粳稻品种,通过相同断水时间抗旱处理条件下,对品种进行耐旱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旱性有着很大差异,水稻新品种农大27平均产量最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农大27属散穗型,生育繁茂耐旱能力较强,具有大型散穗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黄海稻区的气候特点及水稻生产概况,概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黄海稻区水稻品种更新及栽培技术改进,针对稻区存在的病虫害发生较重、种子市场混乱、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较薄弱、缺乏抗病优质主栽品种等问题,提出育种单位应确立高标准的育种目标、加大杂交水稻育种力度、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加强对稻农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试验和推广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2007年在长沙、桂东和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超级杂交稻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最高,3地点平均为155.3kg/hm^2,两优293最低,3地点平均为129.6kg/hm^2;(2)不同超级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1%;(3)超级杂交稻氮素需要量均低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为14,53~17.21kg/1000kg。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择生产上常用的4种药剂,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5%井冈霉素防效最好,防治效果达到70.9%。3.5%多抗霉素、25%施保克和30%爱苗,防治效果分别为45.5%、50.9%和49.1%。5%井冈霉素处理的产量最高为54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49%。  相似文献   

16.
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晶晶 《北方水稻》2008,38(3):83-85
以辽宁省的13个杂交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穗长和二次枝梗数对产量影响大,株高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宜在遵义市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方法]对2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结果]宜香优2115、农丰优256、中浙优1号、文富7号、金优38、宜香优196、川优3727、晶两优534、Y两优585、隆两优149等品种有较好的产量与抗性表现,可在遵义市推广种植。[结论]结果为遵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稻茬小麦中高产水平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麦产量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小麦产量由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小麦产量的高低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的配置。为探究稻茬小麦中高产水平下的合理产量结构配置,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获取2001-2011年稻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文献,并对中高产水平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偏相关分析显示,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大小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根据中高产水平小麦产量结构的特点,在稻茬小麦的选育与栽培过程中,应以穗数为主导因素,协调穗数与穗粒数的关系,稳定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不同施肥量和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连续2年的大田定位试验,分析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产量及干物质的生产特点。结果表明:粤优589分蘖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和红泰优996分蘖数、有效穗数在年际间差异极显著;粤优589在中肥水平产量最高,红泰优996在高肥水平最高;粤优589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粒重和红泰优996分蘖数、有效穗、每穗粒数与收割产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粤优589每穗粒数与收割产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系,红泰优996结实率、粒重与收割产量的正负相关性均不显著;粤优589抽穗期、成熟期的总干物质与收割产量存在负相关系,红泰优996抽穗期、成熟期的总干物质生产量与收割产量存在正相关系。2个杂交水稻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小,具有一定的稳产性;不同施肥量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粤优589以中等施肥量为宜,红泰优996高施肥量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