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宣汉县1978年开始采用西门塔尔牛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到1982年止,已有存栏杂交牛3243头,其中母牛1333头。由于山区耕地面积少,牛的利用率太低,一年仅有20—30天的使役时间,大部时间养的是空闲牛,经济收入少,影响农民的养牛积极性,耕牛的发展速度很慢,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2.
<正> 我县1986、1987年先后被定为湖南省杂交奶牛生产基地县、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几年来,推广应用黄牛改良配套技术,大力发展杂交奶牛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0年末,全县共饲养牛8.56万头,比基地建设前的1986年增长8.7%,存栏牛7.78万头,出栏牛0.78万头,分别比1986年增长9.8%和6.8%;存栏杂交牛0.78万头,占存栏牛的 5.0%,比1986年增长38.6%。据统计,1987~1990年,累计冷配耕牛1.2万头,产活杂交牛0.63万头,新增收益68万元,出售商品牛1.8万头,收益128万元,投产挤奶牛248头,挤商品奶19.4万公斤,收益19.4万元,农民累计养牛收益215.4万元。据对1990年13户养牛户经济收入调查,13户,56人,饲养奶牛21头(其中:杂交奶牛  相似文献   

3.
一、牛的主要品种在西德的畜牧业中,养牛业发展最快。1980年全国共养牛1,506万头。其中成年母牛547万头,约占牛群总数的40%。养牛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国有黑白花、西门塔尔、红白花、褐牛、黄牛等十多  相似文献   

4.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养牛基地县之一,优良的富川水牛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贺县,湖南省的江永,江华等县也有分布。富川县1986年年底存栏耕牛35800头,其中水牛34800头,水牛占耕牛总数的97.21%;水牛中能繁殖母牛22500头,占水牛总数的65.58%;产犊牛9400头,母牛的产犊率为41.58%。摸清富川水牛妊娠期的长短及产后第1次发情配种的时间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 我县位于川西边沿。地处山丘,自然条件优越,水草繁茂,是水牛主产县。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调整牛群结构,增大母牛比例,加速发展耕牛。一九八○年底存栏耕牛27834头。母牛20381头,占总牛数的73.22%,其中,能繁母牛14943头,占母牛总数的73.32%,占耕牛总头数的53.68%,产仔8604头,成活率89.9%,繁殖率52.34%;提供  相似文献   

6.
皮埃蒙特肉用牛对三元杂交后代优势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产业是哈尔滨市畜牧业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重点县(市)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全市可繁母牛44万多头,其中杂交母牛占30万头左右),深入挖掘养牛生产潜力,提高养牛生产水平,振兴农村经济,扶持农民养牛致富奔小康,从哈尔滨市养牛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需要出发,在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的基  相似文献   

7.
“六五”期间,山东养牛业快步前进,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1985年与1981年对比,牛存栏数由213.7万头增至257.98万头,净增44.2万头;繁殖母牛占牛群的比例由22.4%上升到36.3%;母牛繁殖率由34.5%上升到55.7%,增长21%;繁殖成活的犊牛数由16.5万头增为44.1万头,翻了一番还多;牛的出栏率由7.5%上升为11.8%;菏泽地区、德州地区和不少县牛的存栏数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涌现出一大批户均二、三头牛的养牛专业村和养牛几十头、上百头的养牛大户。在大好形势面前有人提出了问题,即:这种发展势头今后能否持续下去?山东养牛业是否已经饱和了?笔者就上述问  相似文献   

8.
汉源杂交牛就像汉源花椒一样出名,也像汉源花椒一样成了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近12万头,其中出栏4万多头,黄牛杂交改良近万头,农户养一头杂交牛出售可收入两千多元,全县养牛收入近1个亿。汉源杂交牛声誉好,质量高,远销省内外,赢得广大客商的交口称赞。母牛去冷配,效益翻几倍,饲养杂交牛一头当两头,牵着黄牛奔小康,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汉源牛业的崛起与兴旺,来自于26年坚持不懈的黄牛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9.
母牛养殖户多数处于亏本养殖,尤其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民养牛耕田的依赖程度降低,出现了母牛特别是杂交母牛保存难等问题。养牛业是江西省吉安市的一项传统产业,发展养牛业在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吉安市是全省养牛大市、黄牛改良大市,全市肉牛出栏占全省1/3,年黄牛改良数量占全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应用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我省农区养牛生产的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在宣汉、汉源两县选点应用杂交改良、繁殖配种、难孕母牛防治、犊牛适时断奶、杂交母牛培育和肉牛肥育等技术,在农村户养条件下,其试验结果为:参配母牛1018头次,年均受胎率达92.24%,建卡母牛260头,年度繁殖率95.05%;杂种母牛头平年产奶提高50.76%,达1749.9kg;强度肥育的杂交公牛日增重为l173g,屠宰率54.7%;农户养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灵台县是省列肉牛基地重点县之一,1985年以来,灵台县坚持走逆向开发,以销促产的路子,使养牛业在全县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首先是养牛数量及商品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全县牛饲养量达9.1万头,比1984年净增4.5万头,年均增长10.2%;累计出栏商品牛7.4万头,年均出栏10.6万头。目前,全县已形成31个养牛集中区、12个专业村、1.3万家养牛专业户,占总农户的28%。其次是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有所提高。全县繁殖母牛上升到3.5万头,比1984年增长了1.5倍,占存栏牛总数的46.5%。良种化程度由20%上升到78%,出口肉牛的优质率达90%以上。第三是养牛收入增加,效益显著。1991年全县养牛收入1136万元,是1984年的19倍,人均养牛纯收入68元,是1984年的  相似文献   

12.
赵成宝 《畜牧与兽医》2012,44(12):107-108
<正>1黄牛改良工作现状1.1养牛及牛群结构全县牛存栏1.78万头,其中黄牛及杂种肉牛1.25万头,当地品种牦牛1 600头,奶牛4 300头;牛出栏2 500头,其中肉牛2 300头,牦牛200头。现有基础母牛8 600头,其中黄牛及杂种牛4 400头,奶牛3 800头,牦牛460头;秦川牛、牦牛等种公牛存栏30头,本交适龄母牛2 000头,本交占总配种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与现状 1982年我县共养牛13369头,其中山地牛13158头,占牛群总数的96.26%;秦川牛仅473头,占3.46%;其它如肉奶兼用牛、秦巴牛共占0.28%。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扶持下,给我县先后发放了170万元的黄牛贷款,并引进秦川种公牛37头,加上民桩,全县共有种公牛69头。另外,又先后在县站、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赫章县为帮助农户尽快脱贫致富 向中华慈善总会借贷110万元建设养牛脱贫 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83.8万元,县配套投资 37.8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款36万元,在财 神镇坪地、结构乡大寨和沙坝、安乐溪乡安乐 等4个贫困村扶持400个贫困户,饲养母牛 800头,新建牛舍4000平方米,秸秆氨化池 1200立方米,人工种草1200亩。项目执行周期 4年,期末达到贫困户户均饲养母牛2头,出 栏300~400公斤杂交牛3~4头,养牛收入 6000元,人均1460元。 (李关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开放搞活,全面振兴经济的方针,四川盆周山区有条件的已把养牛作为一个致富的门路。苍溪县政府、业务部门引进兼用牛改良本地母牛,采用秸秆氨化等技术措施,以改变过去养牛只耕田的观点,从肉乳等方面考虑提高牛的经济效益,使养牛业成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为振兴经济作贡献。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重视母牛,保护母牛。 母牛淘汰要严格控制,严禁屠杀能繁母牛。苍溪县存栏牛已由七十年代中期的9.2万头逐年下降到现在的7.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仅有2万多头,占28%。近年来,每年出栏肉牛不到5000头,商品率低,如不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耕牛役力,民国时期已出现耕牛繁殖场站和杂种牛耕地.民国27年(1938年)中央农林部于四川彭水县建耕牛繁殖场,后迁南川县建成南川耕牛场,养种牛500头,建6个配种站给农民耕牛配种.民国31年(1942年)中央农林部四川推广繁殖站,委托四川农业改进所畜牧改良场三台分场代办耕牛配种站,为农民耕牛配种.民国36年(1947年)三台县引进荷兰公牛与本地黄年200多头配种,杂种牛既可提高役力,又可挤奶.1951年4月川北农林厅在巴中县南龛坡建立巴中耕牛试验场;有种牛362头,建立民间配种站694个,1954年撤销.1952年,川南农林厅在叙永县大树区长秧乡建川南叙永耕牛试验场,1954年撤销.1955年后,四川先后引入荷兰、秦川、三河牛等公牛20头,开展杂交改良本地黄牛.1959年,四川引进南阳牛、秦川牛.为了保证杂交改良的开展,1955年三台县率先建立耕牛人工授精站后,阆中、简阳、重庆、巴中等县分别建立耕牛人工授精站,1958年全省有耕牛人工授精站24处.1959年全省有杂种黄牛2万余头.1960年四川从苏联引进拉托维亚牛,分别在万县、涪陵、西昌、重庆等地与本地黄牛杂交.1964年全省有杂种牛7万多头.1971年  相似文献   

17.
1发展现状景县威远镇辖22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社区。2017年末大牲畜存栏10192头,其中黄牛存栏7750头、水牛存栏2442头、劳役牛3105头、劳役兼用牛7087头。肉牛主要是以本地黄牛为主,2017年总出售黄牛3070头,自宰自食696头,商品率为77%。养牛收入1842.6万元,农村户人均养牛收入324元。饲养经营方式主要以农户饲养为主,大型私企养牛场、养牛合作社及小牧场等多种形式并存。2017年全镇饲养肉牛4076头,其中山地牧场草饲放养2853头,规模牛场粮草混合饲养1223头,养殖规模25~60头,全部是牛舍饲养。全镇饲养能繁殖母牛3642头,养殖母牛10头以上的有24户。  相似文献   

18.
宣汉县197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良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 ,逐渐产生了一个杂交牛群体 ,于1983年建立云蒙山牧场 ,确定了西门塔尔牛为杂交改良公牛 ,乳用为改良生产方向 ,并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奶牛产业化。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农村户养条件下 ,杂交牛的泌乳潜力 ,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 ,我县推广了提高杂交母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 ,使杂交牛的个体产奶量和群体产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实行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技术。用西门塔尔高产牛冻精对原有杂交牛群进行级进杂交改良 ,…  相似文献   

19.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的东部,属半山区,农民多有养牛习惯,丰富的林下草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为发展养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市牛存栏达27万头,可繁母牛占存栏总数的70%。蛟河市有30年的改良历史,引进过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通过改良使现有的存栏牛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生产的牛肉质量并不高,随着养牛由役用型向肉用型、由追求体大型向效益高型的转变,我们于2004年尝试利用日本和牛与当地牛进行杂交,杂交牛犊6月龄开始育肥,22~34月龄进行屠宰,现将育肥屠宰数据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盘县水塘镇荒坝村的刘经达,1985 年开始推广驴马杂交产骡技术,1988年推广 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2000年被贵州 省委省政府评为“省劳动模范”。 十多年来,刘经达共输配马匹13092匹, 产骡10532匹,为农民增加收入631.9万元, 年均42.12万元。共计输配黄牛1096头,现已 产杂交犊牛674头,为农民增加收入(杂交牛 比本地牛高出部分价格)19.44万元。仅刘经 达居住的荒坝村黄牛养殖从1998年初的398 头增加到现在的576头,增长44.7%。现在的 牛群主要有杂交良种和经产母牛,实现了数 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了,他 自己也致富了。仅靠马匹改良和黄牛杂交改 良两项,他年收入就达3万元左右,每年他还 拿出4000多元配种费助产费作为“扶贫”款。 现在,刘经达的大家畜人工授精点作为培 训基地,已经接待来自各地的取经人千余人 次。 (董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