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猴头菇的采收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德生 《食用菌》1994,16(1):41-41
随着人们对猴头菇营养及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栽培新技术的推广,近年来猴头菇的产销量增长很快,除部分以鲜菇上市外,盐渍菇、干品菇量也大幅度上升.但采收不及时,加工不当,会降低商品质量,造成经济损失.本文是几年来的科研、生产实践的采收与加工技术总结.一、采收技术(一)采收时期 菌刺形成初期的猴头菇,白嫩圆整,菌肉细密坚实,外满布短小菌刺(刺长0.3~0.4cm),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干物质积累较高,  相似文献   

2.
香菇生长发育和加工贮存中甲醛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香菇 (Lentinulaedodes (Berk .)Pegler生长发育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采集香菇中不同发育阶段和香菇加工、贮存过程中的样品 ,进行甲醛含量测定。测定方法 :《日本卫生试验法甲醛项下检测》[1] 。结果表明 :香菇栽培原材料未检出甲醛 ;随着香菇生长发育阶段不同 ,其菇体内甲醛含量亦不同。香菇成熟阶段其甲醛含量为最高 ,贮存 5d后的鲜菇甲醛含量明显下降 :干菇贮存一年后甲醛含量比刚采下鲜菇烘干低 2 7倍。将干菇浸泡 ,吸透水份 1h ,煮熟 5分钟 ,菇体甲醛含量明显降低 ,其汤液有浓厚香味 ,含有微量甲醛物质。结论 :香菇中甲醛产生 ,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香菇菌特有正常生理代谢产物 ,而且甲醛不稳定。香菇甲醛含量的高低 ,不是人为因素 ,随着贮存、清洗、煮沸和烹调过程 ,甲醛含量随之下降 3~ 4倍 ,香菇食用到今已有 10 0 0多年历史 ,可以清晰佐证中国香菇对人体无任何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蒺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烘干处理与传统的阴干、晒干处理方式及采用模拟降雨的贮存环境条件对蒺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蒺藜药材适宜的加工方式为阴干或70℃烘干;蒺藜药材不耐积水,水渍4h后总黄酮和总皂苷类物质分别损失了15.76%和13.96%,表明蒺藜贮存需要严格控制其干湿条件.  相似文献   

4.
天麻的收获一般是一年或一年半收获一次,然而常常因采收期不同,加工技术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商品天麻的品质。笔者从1999年开始对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现简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短裙竹荪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湖南省靖州县是一个农业人口不过15万的山区贫困县,而从事茯苓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农民却超过3万多人,年产茯苓3万多吨,产品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该县茯苓专业协会成功与香港中美贸易公司联姻,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每年销往韩国、日本、东  相似文献   

8.
天麻采收加工储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天麻采收天麻在11月份进入休眠期,于次年3~4月份开始萌动.天麻在休眠期间,体内的养分积储量最为丰富.所以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采收天麻最为适宜.天麻是一种比较娇贵的药材.碰伤的天麻极易染菌,不能留种,只能留做加工.因此在天麻的采收过程中,要精心采挖,保持麻体完整无损.  相似文献   

9.
10.
褐蘑菇采收与盐渍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蘑菇为原料,对盐渍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护色、杀青、盐渍等工艺制得的盐渍褐蘑菇,口感鲜美且符合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1.
周玲 《食用菌》2002,24(1):41-41
茯苓 ,又称川苓、安苓、闽苓、松薯、松苓、玉苓、白苓、更盆、玉灵、松茯苓、松柏芋、不死曲、松木薯、万灵精等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安徽、福建等省市。现已可人工栽培。鲜品、干品均可入肴入药食用。1 茯苓的营养药用价值茯苓在中国自古作为食品当药材。《神农本草经》将其收载 ,列为“上品”。茯苓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 1.2 g,脂肪 0 .5 g、碳水化合物 80 .9g、纤维素 1.7g、VE4.2 7m g、锌 1.0 1m g、硒 12 .6μg。并含 β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蛋白酶以…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陈春霞 《食用菌》1998,(6):41-42
茯苓 Poria cocos(Schw.) Wolf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但是,β-茯苓聚糖占茯苓菌核的93%,却无抗肿瘤作用,如果把茯苓中的聚糖提取出来,使之转化成为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pachymaran,CMP),就具有抗肿瘤作用。笔者1979年采用液相不振荡半合成工艺成功地制取了CMP,药理试验证明,CMP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降谷-丙转氨酶、减轻化放疗副反应的作用,毒理试验证明,CMP无不良毒副反应和无致畸无致突变结果。苏州医学院基因工程研究室的试验证明,CMP能诱导人白细胞产生α-干扰素(*~α-Interferon, α-IFN)、γ-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mecrosis factor, TN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等分子免疫物质。本文报道苏州医学院基因工程研究室应用笔者提供的CMP所诱导的细胞因子(分子免疫物质)的药用。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采收与盐渍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市场以盐渍菇为主,国内市场以鲜菇为主。提高盐渍菇的加工质量和鲜菇的保鲜期、货架期,就能提高效益。然而,由于双孢蘑菇的子实体生长很快,原基形成后7~8天即可达到生理成熟,成熟后的子实体保鲜期短、易变色、易开伞,子  相似文献   

16.
茯苓是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其菌核是用途很广的中药.在推广茯苓人工接种栽培过程中,发现用"肉引"和菌核分离(无性繁殖)制的菌种,有迅速退化现象,严重影响茯苓产量和质量.为了克服茯苓菌种退化,笔者曾深入产区对茯苓进行了有性繁殖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芦笛 《食用菌》2009,31(6):54-54
茯苓的干燥菌核(图1)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药,被誉为“八珍之一”。采用段木栽培茯苓,是将人工培育的菌种接种在段木上,入窖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在段木上结出茯苓菌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柿果的采收与贮存滕云武(山东省诸城市第五职业高级中学262229)1采收期的确定柿的不同品种成熟期早晚和用途不同,因而采收期也有所区别,作硬柿食用的、可在果实已达到固有大小、果皮变黄时采收;作软柿食用的,应在果实黄色渐退、充分变红时采收;用作柿饼的柿...  相似文献   

19.
核桃果实的采收与采后处理是核桃栽培后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核桃品质的优劣,在脱青皮或干燥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大幅降低果品的商品价值。现将核桃采收及加工处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核桃果实的采收与采后加工处理是核桃栽培生产上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核桃品质和商品价值。现将核桃采收及加工处理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采收:①采收时期。核桃果实的成熟期因品种和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北方地区的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南方相对早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