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养猪》2020,(4)
正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是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甲病毒属(Alphavirus)成员~([1])。1995年Scherer等首次在马来西亚橡胶林中生存的白雪库蚊(Culex gelidus)中分离得到该病毒~([2])。GETV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马和猪发病。2017年湖南省暴发GETV猪群感染导致大量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同年10月周峰等首次报道中国河南省某猪场的猪感染盖塔病毒~([3]),这种病毒对10日龄内仔猪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盖塔病毒(GET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GETV属于虫媒病毒,可以通过蚊虫感染低等脊椎动物.猪群感染GETV后可发生轻微症状,主要导致怀孕母猪繁殖障碍.目前,GET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为广泛,近年来逐步在猪群中暴发,导致部分猪场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加强对猪源GETV的病原、致病机制和疫苗的研究,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更...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获得能够特异性识别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非结构蛋白NSP1的抗体,用于鉴定NSP1蛋白及其分布。采用RT-PCR技术扩增GETV的非结构蛋白NSP1基因,构建了NSP1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pET-NSP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大量表达。纯化原核表达的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NSP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效价达1∶105以上。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NSP1蛋白多克隆抗体与GETV有良好的反应性。NSP1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盖塔病毒复制周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上海市蚊源盖塔病毒(GETV)的分子特征,2018年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奉贤区马场采集蚊媒6 000余只,接种BHK-21和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疑似阳性分离物采用RT-PCR和IFA技术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株盖塔病毒,命名为SH201801、SH201802,分别源自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对2株GETV的E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分离的2株GETV均属于GroupⅢ型,与M1、SH05-6、SH05-16等国内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与马来西亚原始毒株MM2021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GET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上海市蚊虫及蚊媒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特异、灵敏、快速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的核酸,并初步应用于GETV的临床标本检测。根据GenBank登录的GETV全基因组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在NSP1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GETV的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测定和临床样品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地鉴别检测GETV;检测灵敏度高,检测的最低模板量可以达到2.03×10~1 copies/μL;将收集到的10 000只蚊子样品分成100份进行检测,共检测出8份GETV阳性样品,与常规反转录PCR(RT-PCR)检测及病毒分离结果吻合。本研究建立的GET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灵敏,适用于GETV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猪盖塔病毒感染是由盖塔病毒(GETV)引起母猪妊娠初期胎儿死亡、初生仔猪发病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猪是自然界中GETV的主要扩增宿主,可以产生足够高的病毒血症滴度来感染叮咬的蚊子并维持GETV的传播周期,所以定期对猪群进行GETV监测对于预防潜在的GETV暴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GETV E2蛋白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GETV感染的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以阳性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在1×102~1×107 copies/μ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1.61;该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低至3.16 TCID50/mL,远远低于普通PCR的检测限3.16×103 TCID50/m L;组内、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和定量GETV,为猪群中GETV监测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盖塔病毒(Getah virus,GETV)是一种经蚊虫传播、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并导致全身症状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目前全球已有13个国家分离到GETV,我国已在22个省份分离到该病毒;其地理分布范围逐渐从热带地区传播到温带地区,甚至寒冷的北极地区;能够携带和传播GETV的吸血昆虫种类也在大幅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GETV可感染包括猪、马等家畜在内的至少十几种动物,从人群中也检测到了GETV抗体阳性,但还没有人感染GETV后患病的相关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动物迁徙以及国际交流频繁,GETV流行范围还可能继续扩大,对养猪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的同时,其感染人的风险也在加剧。近年来,国内外针对GETV流行范围、传播媒介、易感动物以及感染病例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对GETV的感染病例分布、分子遗传进化规律、传播途径和引发疫病暴发特点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引起兽医相关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对GETV经济危害和潜在公共卫生威胁的重视,并为GETV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尉犁县库蠓体内携带病毒情况,从该县采集18 000只库蠓,50只为一组研磨后分别接种于BHK-21、C6/36、Vero细胞,盲传5代,一组样品使BHK-21出现CPE,先用5-氟尿核苷药敏试验鉴定为RNA病毒,之后用虫媒RNA病毒引物扩增,鉴定为甲病毒,疑似盖塔病毒,最后用中和试验、免疫电镜观察和盖塔病毒C基因特异性引物PCR等方法鉴定分离毒株为盖塔病毒。本研究首次从新疆库蠓体内分离到盖塔病毒,该毒株与2005年日本分离株相似性高达98%,推测可能是由于引进日本带病种公畜或精液有关,提示在进出口畜牧贸易活动中,应加强盖塔病毒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RT-PCR技术扩增猪源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的衣壳蛋白(Cap)与糖蛋白(E2)基因,构建了Cap与E2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Cap和pET-E2,转化至BL21(DE3)诱导大量表达。纯化并复性原核表达的目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Cap蛋白和E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效价达1∶10~5以上。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IFA)结果显示,Cap蛋白和E2蛋白多抗与GETV均有良好的反应性。本研究制备的Cap蛋白与E2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建立ELISA等检测方法以及GET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云南蠓虫源盖塔病毒(GETV) SZC30株分子特征及其与国内外其他媒介和宿主动物中分离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5对盖塔病毒特异引物对2013年首次在云南省蠓虫中分离的盖塔病毒SZC30株结构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SeqMan进行序列拼接,获得SZC30株病毒结构基因序列长3 762 nt,编码衣壳蛋白(C)、E1、E2、E3和6K蛋白,序列长度分别为804、1 317、1 266、192和183 nt,编码蛋白长度分别为268、438、422、64和61个氨基酸。CE1和E2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ZC30株与1955-2018年不同地域、宿主分离的27株盖塔病毒分离株形成Ⅰ、Ⅱ、Ⅲ和Ⅳ 4个进化分支;SZC30株与中国、韩国和日本蚊虫和动物分离株位于Ⅲ进化分支内,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在98.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9%以上,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马来西亚、俄罗斯等蚊虫分离株位于不同进化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低于97.6%,亲缘关系较远;与马来西亚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339484)、中国海南和云南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EU015061和KY434327)在C、E1和E2蛋白存在31个氨基酸差异位点,而与日本蚊虫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LC152056)、中国猪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MG865966和MG865969)氨基酸位点无差异,且同源性为100%。SZC30株与27株盖塔病毒在E1、E2蛋白上存在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和3个跨膜区;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SZC30株与分离自蚊、猪、狐、牛和马等的盖塔病毒分离株均存在表位差异,其中,E1、E2蛋白发现较多表位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蠓虫源盖塔病毒与大多数蚊虫和动物分离毒株同源性高、遗传进化关系近,且氨基酸位点、糖基化位点、跨膜区结构等分子特征相似,提示蠓虫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媒介参与了当地盖塔病毒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检测盖他病毒(GETV)的敏感、特异且快速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TV E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GETV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对GETV以及临床猪常见病毒(PRRSV、PCV2、PRV、JEV、PTV、PS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GETV检测为阳性,而对其他病原均无特异性扩增,特异性强;以10倍倍比稀释后的质粒标准品pMD19-CETV为模板,采用该方法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该方法最低检测下限为6.87拷贝/μL,是常规RT-PCR方法的10倍,敏感性高;以不同稀释度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组内和组间的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35份临床流产死胎的猪脑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检出GETV,与普通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首次建立的GETV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对GET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且高效的检测盖他病毒(GET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TV的nsP3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以GETV (SC483株) cDNA作为模板,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 ET-29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 ET29a-nsP3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基于该质粒标准品,采用方阵法优化引物、探针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GETV nsP3基因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绘制标准曲线。以GETV (SC483株、SC266株)、辛德毕斯病毒(SINV)、猪流感病毒(H3N2、SI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等病毒的基因组RNA反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利用本实验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仅GETV为阳性,SINV、SIV、TGEV、PEDV、PRRSV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分别以10倍倍比稀释(3.07×10-1拷贝/μL~3.07×108拷贝/μL...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猪盖他病毒(GET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市区的61个猪场收集来自2016—2021年的猪血清样品574份,采用中和试验(NT)方法进行GET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NT结果表明,阳性猪场26个,猪场阳性率为42.62%,有10个市区的129份血清为GETV中和抗体阳性,血清总体阳性率为22.47%,几何平均效价(GMT)为1∶141.76。百色市GETV中和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梧州市、来宾市、柳州市(P<0.05),河池市、防城港市、玉林市、百色市阳性血清GMT显著高于钦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南宁市(P<0.05);检测样品中2021年GETV中和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2016—2019年和2020年(P<0.05),2016—2019年阳性血清GMT显著高于2020年和2021年(P<0.05)。选择NT法结果中GETV中和抗体阳性样品129份,阴性样品190份,用IFA法重新检测是否有GETV抗体,两种方法针对阳性和阴性结果的Kappa系数为0.746(μ=13.32,P<0.01),一致性强度好。以上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9,(2):209-214
参考GenBank中猪盖他病毒(Getah virus,GETV)的全基因组序列,针对NSP3保守区域设计1对扩增片段为810bp的引物,建立了一种检测GETV的RT-PCR方法,其检测灵敏度为102.25 TCID50/mL,检测PRV、PCV2、PRRSV、CSFV、JEV、PEDV、TGEV和PoRV均为阴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均良好。应用此方法首次从79份猪临床病料中检出GETV阳性4份(5.06%);从6个厂家6个种类的63批次猪用活疫苗中共检出来源于一个厂家同一种类的3个批次GETV阳性活疫苗(批次阳性率4.76%)。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可分别用于临床发病猪群和疫苗污染GETV的检测,为本病的快速诊断和确保疫苗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盖他病毒(Getah virus,简称GETV)是属于披盖病毒科甲病毒属的一种虫媒病毒。本病毒于1956年首次在马来西亚从蚊体内分离到,此后,在日本(1959年)及澳大利亚(1963年)也相继分离到此病毒。日本是于1959年首次从群马县的猪血液中分离到此病毒的,分离到此病毒时,关于此病毒对猪的病原性等不太清楚。1966年Doherty氏和  相似文献   

16.
盖他病(Getah,GET)是由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盖他病毒(Getah virus,GETV)引起的主要侵害猪和马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盖他病毒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该病毒在亚洲地区、澳大利亚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分布广泛,给家畜和养殖业带来了一定威胁。目前,针对盖他病毒的研究还较少,为此,笔者概述了盖他病毒的发现和分类、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诊断技术等,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参考Gen Bank(EU015066)盖他病毒(Getah virus,GETV)SH05-6中结构蛋白E2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密码子优化。将优化后的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ColdⅠ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Cold-E2。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低温诱导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46 k 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与预期相符,且占大肠杆菌表达蛋白总量的80%。结果证明E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且能与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GETV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GETV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小成 《养猪》2022,(1):125-126
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是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多发的一种较新且具有极高传染性的病毒,该病毒不但感染生猪,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还威胁人类健康,是一种目前已知的较为烈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毒1999年在马来西亚被发现正式命名后,至今已经出现了数次大流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该病毒在猪群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9.
李天芝  于新友  张颖 《养猪》2019,(4):124-125
猪盖他病毒病是由盖他病毒(Getah virus,GETV)引起的一种虫媒性传染病[1]。夏秋蚊虫出没季节多发。各日龄猪均可感染,母猪和仔猪受到的危害较严重,母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如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仔猪表现为发热、浮肿、震颤、肋部血疹等。可垂直传播,也能水平传播。GETV能在各种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增殖[2],表面健康猪也能隐性带毒。1955年,马来西亚学者首次从雪背库蚊体内分离到盖他病毒[3],随后日本、澳大利亚、泰国、蒙古、菲律宾、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均有相关报道,目前为止已分离到的病毒株型约为30余种。我国专家首次于1964年在海南省捕捉的库蚊中分离到GETV[4],目前,我国已经分离到的盖他病毒有10株。本文从猪盖他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porclne Circovirus)于1974年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认为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证实为一种新的病毒.该病毒是一种环状、无囊膜、单链DNA病毒;在ICTV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猪的圆环病毒 (PCV)、鸡贫血病毒(cAV)、鹦鹉喙羽病毒(PBFDAV)3个病毒归类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