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新桃源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肌纤维直径40.32±2.33μm、肌纤维密度403.60±39.5N/mm^2。红肌纤维占10.28%,肌肉的肌肉酯含量3.95%,干物质26.93%。新桃源猪与长白猪肌纤维直径,密度,肌纤维,构成比例,肌肉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组织中肌内酯的含量差异亦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肌纤维构成中红肌所占比例较大,肌内脂肪含量高,肉  相似文献   

2.
对新桃源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肌纤维直径40.32±2.33μm、肌纤维密度403.60±39.5N/mm2。红肌纤维占10.28%,肌肉的肌内脂含量3.95%。干物质26.93%。新桃源猪与长白猪肌纤维直径、密度、肌纤维、构成比例、肌肉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组织中肌肉脂的含量差异亦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桃源猪肌纤维直径小、密度大,肌纤维构成中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大,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细嫩多汁。  相似文献   

3.
阳新猪是我国华北和华中两个类型的杂交后代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优秀地方猪种,已处濒危状态,亟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2008年经测定,阳新猪乳头数均值为13.96个,第2胎产活仔数10.11头,初生窝重10.07奴,繁殖性能有下降趋势。阳新猪15~80kg阶段日增重412g,杜阳猪451g,二者差异不显著。料重比阳新猪4.28,杜阳猪3.31,杂种优势明显。阳新猪屠宰率67.03%,比杜阳猪(73.07%)低6.04个百分点;瘦肉率47.6%,比杜阳猪(57.3%)低9.7个百分点;后腿比例27.82%,比杜阳猪(31.04%)低3.22个百分点,均差异显著。杂交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猪的胴体性状。阳新猪的胃重比杜阳猪高16.7%,差异显著。阳新猪肌内脂肪为4.448%,系水力为89.71%,屠宰后45rain的pH均在6以上,无PSE肉,肌肉色值15.58%,大理石纹评分为3,肉色鲜红,表观有水晶样透明感,烹饪后口感细嫩多汁,肉香味浓。  相似文献   

4.
汉沽黑猪和北京黑猪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冰冻切片测定了汉沽黑猪和北京黑猪背最长肌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所占比例、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密度,并与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做对照。结果:单根肌纤维横截面积,北京黑猪小于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P>005);汉沽黑猪接近于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肌纤维密度北京黑猪大于长白猪和大约主克夏猪(P<005),汉沽黑猪小于大约克夏猪而与长白猪相近;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汉沽黑猪和北京黑猪。用剪纸称量法测定了它们肌肉肌纤维、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所占面积比。结果表明:肌肉结缔组织所占面积比,汉沽黑猪明显小于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北京黑猪小于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肌纤维所占面积比汉沽黑猪明显大于大约克夏猪(P<001)和长白猪(P<005),北京黑猪大于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P>005);肌肉脂肪组织所占面积比四个猪种间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大杜岔三元杂种猪和杜岔二元杂种猪的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杜岔的平均日增重为708.3±49.4g,比杜岔猪的663.3±88.1g提高6.78%,但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4.1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眼肌面积增加7.24cm2,差异极显著(P<0.01);后腿比提高1.5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8.0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证明,大杜岔三元杂种猪比二元杂种猪表现更强的杂种优势,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尤其是胴体瘦肉率达到57.85%,较能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和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动物蛋白质,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南方不同季节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效果,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每一试验阶段分别选择20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猪2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猪,其中1个组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另1个组采用高床漏缝栏饲养。第1阶段试验在高温季节(2008年8—9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腹泻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3.48%,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1.30%高2.18个百分点。第2阶段试验在低温季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高床漏缝栏组腹泻率低于发酵床组,差异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为5.21%,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3.04%高2.17个百分点。高温与低温季节使用发酵床饲养20妇保育猪的对比结果显示,高温季节的采食量高于低温季节,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在日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料重比低于高温季节,差异极显著;呼吸道病发病率,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腹泻率比高温季节高,差异极显著;高温季节猪的死亡率是3.48%,比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死亡率5.21%低1.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日粮蛋白水平在70─105kg体重阶段(后期)分为14.83%和12.03%,全期或后期日粮中加入0、10mg/Kg苯乙胺,设置二因子六个组合日粮,观察苯乙胺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肌肉组份的影响。结果:(1)饲料蛋白质水平14.83%(高蛋白),全期或后期日粮中给予10mg/kg苯乙胺,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23%和10.39%(后者p<O.01);饲料蛋白质水平12.03%(低蛋白),若全期日粮中添加10mg/kg苯乙胺,猪日增重提高4.76%(P<O.05)。(2)日粮中含10mg/kg苯乙胺可有效地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无论饲料蛋白水平高低,皮下脂肪比对照组薄0.5─1.0cm;高蛋白日粮猪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相应减少。(3)苯乙胺与饲料蛋白水平(A×B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背最长肌增长与分化。高蛋白条件下,背最长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其中全期用苯乙胺者比对照组大6.5%─39.15%(p<O.01),而且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4)苯乙胺在活体内主要刺激单位面积肌纤维数增生,但未见改变成年猪肌纤维分化(红、白肌纤维比例)。饲料蛋白水平与单个肌纤维内养份积累体积膨大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CRP配套系母猪系猪为材料,研究其排卵与胚胎活力。结果表明:母系猪排卵数24.14个,比我国地方猪种平均排卵数21.58多2.56个;28-30d胚胎成活率80.35%,大于大约克的69.55%,小于二花脸猪的85.96%。母系猪的高排卵特性和较高胚胎存活量,为品系14.74头的高产仔数提供了生理前提。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多个猪场进行的猪附红细胞体炳综合防制模式研究的试验表明.在对292例发病初期的乳猪,治愈率为98.3%;451例病期较长的乳猪,治愈率达92.5%,比对照组提高了20.4个百分点.经生物统计t检验差异显著(P≤0.05);对145例发病初期的保育猪,治愈率达95.9%;对389例发病期长保育猪,治愈率达89.7%,比对照组提高了24.7个百分点,经生物统计t检验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式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并发综合症的防制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yoD基因在10个中外猪种及部分杂交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MyoD基因对肌纤维、胴体品质、胴体等级性状和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D基因内含子1内的DdeI酶切位点多态性较丰富。在多数地方猪种群体中,C基因的分布具有绝对优势,且主要以杂合子AC形式存在。突变型A基因对胴体性状和胴体等级性状的影响较大,可极显著地增加胴体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降低皮脂含量,提高腿臀比例,增加胴体长度(P〈0.01),同时会降低猪肉品质。具体讲,A基因对增加肌纤维面积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457.915μm^2和431.055μm^2;对增加嗣体瘦肉率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594%和-0.153%;对增加眼肌面积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084cm^2和-0.46cm。;对皮脂率的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3.916%和0.666%;对提高腿臀比的加性效应值为0.771%,显性效应值为0.068%。A基因对屠宰后45min和冷藏24h后的肉色评分的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145和-0.160,显性效应值分别为-0.052和-0.213.  相似文献   

11.
田爱民  周月珍 《家畜生态》2001,22(2):38-39,49
在我公司现有的饲料条件下,对40头内元猪和40头外元猪进行了肥育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大长猪料重比2.87:1,杜长嵊猪2.83:1;长大长猪日增重452g,杜长嵊猪日增重460g;成活率杜长嵊猪100%,长大长猪95%;杜长嵊猪的肉质等级也比长大长猪略高。  相似文献   

12.
选择24头英系大约克猪和24头英加系杂交猪进行肥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英系大约克夏猪的日增重及料重比,分别比英加系杂交猪高8.5个百分点和低5个百分点;英系大约克夏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英加系杂交猪,即高11.44cm2──21个百分点,胴同体瘦肉率高近2个百分点;而皮率却明显低于英加系杂交猪,即低12.7个百分点。两组猪的其他性状指标则无表现出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试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实验室对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新品种野三元优于江西省目前应用的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和秋用品种薪杭×白云,其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分别高3.0%、5.2%,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分别高12.6%、5.4%;茧层率(22.56%)比菁松×皓月的22.42%略高,比薪杭×白云的21.48%提高了5.0%;解舒率比对照品种分别高8.52、0.59个百分点,洁净分别高1.03分、1.56分;家蚕新品种野三元有高产、优质、强健好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和性别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4种肌球蛋白重链的异构体(MyHC Ⅰ、MyHC2a、MyHC2x、MyHC2b)分别特征性地对应4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Ⅰ、2a、2x和2b)。选用生长速度快,但内质较差的瘦肉型猪大白猪和生长速度慢,但内质较好的肥胖型猪二花脸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背最长肌中Ⅰ、2a、2x和2b4种MyHC mRNA基因的表达,以探讨二花脸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Ⅰ、2a、2x和2b4种肌纤维类型比例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了其品种和性别特点。结果表明:(1)3日龄MyHcⅠ型和2a型肌纤维的比例较高,2b型几乎没有分化;(2)从3日龄到20日龄,肌纤维组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MyHCⅠ型和2a型表达下调,比例下降,2b型肌纤维显著上升(P<0.05),且品种间无显著差异;(3)90日龄以后,二花脸公猪背最长肌中MyHCⅠ型和2a型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大白猪,同时,大白猪背最长肌中酵解型肌纤维2b的比例增加迅速,显著地高于二花脸(P<0.05);(4)性别间比较,MyHCⅠ型纤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90日龄和180日龄,二花脸母猪的MyHC2b的比例显著高于二花脸公猪(P<0.05)。以上结果提示,大白猪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90日龄后,大白猪Ⅰ型纤维比例的显著下降和2b型纤维比例的显著增加与其肌肉的快速沉积有关;而二花脸猪背最长肌较高比例的MyHcⅠ型和2a型纤维与其优良的内质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湘沙猪配套系父系猪巴克夏和大约克的肌肉品质,在两个品种肥育试验结束后,每个品种分别选择6头猪进行肉质和肉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巴克夏猪大理石纹等级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1),肌内脂肪含量比大约克猪高1.64个百分点。巴克夏猪肌肉水分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大约克猪低0.66个百分点(P0.05)、1.20个百分点(P0.01),而粗脂肪含量比大约克猪高4.40个百分点(P0.01)。大约克猪背最长肌中α-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P0.05);大约克猪背最长肌钾和镁的含量高于巴克夏猪,分别比巴克夏猪高0.02个百分点(P0.05)和13.50 mg/kg(P0.01);巴克夏猪背最长肌钠和锌的含量高于大约克猪,分别比大约克猪高54.83 mg/kg(P0.01)和1.93 mg/kg(P0.05)。  相似文献   

16.
吴德  杨凤  周安国  陈代文 《养猪》2003,(1):24-27
选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梅山猪血缘比例为0,1/8,1/4,3/8,1/2,1)的杂种仔猪68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同一营养水平(DE:前期14.21MJ/kg,后期13.79MJ/kg;CP:15%,13%;Lys:0.75%,0.65%)下,研究不同比例梅山猪血缘对不同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肉质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山及其杂种猪与杜大猪相比,肉色好(P<0.05),pH正常(P<0.01),肌内脂肪含量高(P<0.01),分布均匀,系水力高(P<0.05),无异常肉发生,其它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直径随梅山猪血缘比例增加逐渐变细,而随体重增加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陶立  金邦荃 《养猪》2000,(3):28-29
本试验将定远猪分别与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杂交,对所产F1代肉猪作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分析比较,结果发现,(1)要交F1代猪眼肌面积增大,眼肌重增加,前者分别比定远猪对照组提高0.91 ̄9.34cm^2,后者分别比对照组高20-47%,达到显著水平;(2)各杂交系胴体瘦肉量增国极显著(1.92 ̄3.17kg,P〈0.01),其肉详细交对照组提高7.85 ̄9.53个百分点;(3)杂交F1代猪皮重均明显减  相似文献   

18.
莱芜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的组成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对14头纯种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A因子)及不同解剖部位(B因子)的新鲜肌肉直接冰冻切片,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处理,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的结构单位肌纤维是异质的,即肌纤维类型有3种,红肌纤维(RF)、白肌纤维(WF)和中间型肌纤维(IF)。随屠宰体重的提高,肌肉中RF含量显著增大(P相似文献   

19.
选择10个家系的Ⅲ世代荷包猪40头肥育试验,屠宰20头测定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和组织成分等。测定结果表明,荷包猪肉色评分为3.36分、大理石纹评分为3.56分、滴水损失(2小时)为1.38%、肌内脂肪含量为5.12%、肌肉剪切力为2.76kg、肌纤维直径为50.91μm、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78.44%、必需氯基酸占氧基酸总量的40.14%、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6.8%、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1.99%  相似文献   

20.
沙子岭猪肉质性状与肉的成分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结合沙子岭猪肥育试验,在屠宰测定时分别取样测定了高低营养水平组的肉质、肉的化学成分、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特性。结果表明,所测的各项指标(肉质性状6个、化学成分4项、氨基酸15种、肌纤维2项),高低营养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其它猪种比较发现,沙子岭猪具有pH值适宜、肉色鲜红(正常)、系水力高、熟肉率高、贮存损失少、肌纤维细、肌内脂肪含量适中、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等许多特点。建议以肌肉酸度、肉色、系水力、肌纤维细度、肌内脂肪作为评定沙子岭猪肉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