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池养法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蝎需1立方米的空间。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相似文献   

2.
1基本预防措施 1.1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 按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四周应建围墙(网、栏),大门口应设外来人员更衣室和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还要建车辆消毒池,尺寸是长4.5米、宽3.5米、深0.1米;人行过道消毒池尺寸是长2.8米、宽1.0~1.4米、深0.05米.  相似文献   

3.
水蛭,是一种名贵药材。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开展水蛭的人工养殖前景很好。 水蛭人工养殖主要技术如下: 一、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  相似文献   

4.
(一)池养在室内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为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砌砖用的灰浆,可用砂、黄泥、水泥搅拌而成,其用量比例为:砂6份,黄泥3份,水泥1份(通常的50号灰浆).普通的建池尺寸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  相似文献   

5.
(一)建饲养池 1.开放式饲养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40厘米.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560条成龄蝎,需建1立方米的空间。砌砖用的灰浆.可用砂、黄泥、水泥搅拌而成.其用量比例为:砂6份。黄泥3份,水泥1份(通常的50号灰浆)。普通的建池尺寸为:高0.5~1米,宽1~1.5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砌好池后.池内壁不需抹灰浆,以保持池面粗糙,利于蝎子在内攀附、爬动、栖息。  相似文献   

7.
(一)修建鳝池 选择避风向阳、冬暖夏凉、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有长年流水更好。房前屋后的零星池、坑道、水沟都可以建池。池形随地形而定。如果方形最好切角建造,因为黄鳝在暴雨、霉雨或晚上往往会在池角处群集,如果池角小于90度,会影响生长。鱼池面积一般要求长5米、宽3米、深1~1.5米。池底最好是水泥底,池壁用水泥和砖砌成,内壁要光滑。池埂要高出四周20~40厘米,防止雨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埂顶部做成“T”形以防黄鳝逃逸。池底可模拟黄鳝的自然生活环境投入较大的石块、大瓦块、树墩等,供黄鳝栖息。然后再铺设厚30~40厘米的有机质较…  相似文献   

8.
1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按奶牛小区的饲养规模,在四周建围墙(网、栏),大门口应设外来人员更衣室和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车辆消毒池的尺寸为,长4.5米,宽3.5米,深0.1米;人行过道、消毒池的尺寸为,长2.8米,宽1.0~1.4米,深0.05米。池底要有坡度,并设排水孔。  相似文献   

9.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1.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最适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水泥沙浆抹光。下游方距池底30厘米高处开排水口并安防逃设备,以免逃逸。2.投放准备:池底铺一层厚20~30厘米,富含腐植质的菜园土或其他肥土,按一般鱼池常规消毒方法消毒杀菌,1周后注水20~30厘米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水面500克的…  相似文献   

10.
(一)选塘龙虾对池塘条件要求不严,宜选择通风向阳,土质保水,水源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规格一般为0.34~0.67公顷,水深达到1.5米以上,沙泥底且底部平坦,池坝坡比1:(3~4),具有方便的进排水条件和防盗防护措施.作为龙虾的隐蔽栖息场所,可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一定数量的石块、砖头、瓦片等遮蔽物,面积约占总水面的1/3.  相似文献   

11.
现将药液擦背、滴口两种合一蟾蜍脱衣方法介绍给读者。 1.建池 用玻璃板围成宽1.5米×长2米×高0.5米的池子,外用砖墙固定,地面有斜度,下设下水道(便干冲洗),要遮阳,池四周通风采光,每池安装25瓦日光灯一只。  相似文献   

12.
(三)成鲵的养殖 1.养殖池与鲵种放养:大鲵养殖分室外与室内养殖。室外养殖池可大些,一般20~50米~2,池深1.2~1.5米;室内养殖池可建小些,一般5~10米~2,池深0.8~1.0米。池水的进排水系统及排污、洞穴都要配套。鲵种放养前池子要泡水消毒,鲵种也要消毒。同池放养的鲵种规格要一致,以避免大小不齐发生相互残杀。 2.放养密度:室外大池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13.
林道 《饲料研究》1993,(10):37-37
在房顶建池养鳝,不仅能节约耕地,而且能使室内冬暖夏凉,还能为家庭增加收入;若饲养管理得当,每平方米水面可收商品鳝鱼1.5~2.5公斤。起到一举两得的利益。其养鳝方法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可在距栏杆35厘米处建池,单个池面积2~4平方米,深0.8米,水深20~25厘米;池底、池壁、池角等处用水泥砂浆密封,池壁顶端向池内伸出10厘米,以防逃鳝;池顶设一直径2厘米进水管,管末端封闭,管身钻有  相似文献   

14.
(一)螺池建造  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10~15米,深30~50厘米。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二)放螺下池与管理  一般从 3 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放种螺。种螺 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 方米…  相似文献   

15.
1鸭舍的选址与建造 鸭舍宜选择地势较高且干燥、地面平坦、阳光充足、坐北向南、距市区或住宅较远、无污染、无噪音、靠近河流和湖滨或较大山塘、水库的坡地.按每平方米饲养6~8只,每幢鸭舍饲养300只来确定建舍的面积,可建成长4.5米、宽8米、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顶高4~5米的鸭舍.鸭舍顶部设有通气窗,留足窗户,保证冬季易保温,夏季能防暑.鸭舍需附建运动场,地面要平坦、坚实,向水面一方倾斜度以20~30度为宜,面积应是鸭舍的1.5~2.0倍.运动场内按每100只鸭设置1个食槽和1个水槽来确定安装数量.运动场连接水滩,长3~4米,水滩最好用砖块砌成,以免过滑.水滩连接水面,水面大小以每平方米2~3只鸭为宜,便于鸭嬉水和交配,水深1米,运动场和水面周围用网或篱笆拦挡,以便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注意保温初生仔猪1周内的适宜温度要求在25~30℃,普通农户养猪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在母猪圈的一侧建一个简易的保温室.建造保温室的材料可就地取材,也可选用玻璃钢、空心砖等,一般要求保温室长1.2米、宽0.75米、高1米左右,在保温室的一侧底部留一个可供仔猪自由出入的小门,小门宽0.15~0.20米、高0.20米.  相似文献   

17.
(一)螺池建造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螺池.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10~15米,深30~50厘米.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并安装防逃栅栏.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值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相似文献   

18.
(一)建地方法 采用水泥地饲养虎纹蛙具有高产、高效、易养的特点。建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避风、向阳、安静。池中食台面积占池面积的1/5,遮阳网占池面积的1/3,池高1米,水位0.2米左右,池底进水口向出水口稍倾斜。气候适宜的话,一个15平方米的标准池,3个月可产商品蛙150公斤,最高可超过450公斤。 食台的设置。其台面可用水泥板制成,下设支撑墩,使台面露出水面2~3厘米。也可用塑料泡沫板、木板等材料制作,四周设桩定位即可。  相似文献   

19.
怎样养黄鳝     
1.鳝池建造:鳝池以水泥池为好,一般采用长2米,宽1.5米,深0.7米的圆形或椭圆形池,内铺泥30厘米,以便于黄鳝穿穴潜伏.水不宜太深,最好保持在1 5厘米左右,池壁要高出水面35厘米左右.池底与水层间的池壁上开一个出水孔,平时塞住,并在池壁的一定高度上设几个调节水位的排水孔,孔径3厘米,旨在控制水位和调节水质.排水孔要安装防逃器具.房前屋后的粪池和沼气池等,稍加修整都可以放养黄鳝.  相似文献   

20.
1猪场建筑和布局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气候干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有条件的在围墙外有防疫沟(宽8米、深2米),沟外为防疫林带(10米宽)。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并处于下风方向,距离不低于200米。生产区与生活(行政)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生产区人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建宽于门口、长1.5米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须建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包括产仔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处理池内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