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混养养殖模式存在的缺陷,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新养殖模式的探索试验。到90年代中期,一种新型的高产高效主养模式进入了生产运用阶段。 主养模式具有适应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2.
1 优质大规格商品蟹精养模式 采取种草投螺、改善生态环境、投放优质蟹种、投喂天然优质饵料、健康养殖等技术环节,主攻蟹的规格(只重200克左右)和品质。亩产量30千克左右。 2 优质青虾主(混)养模式 由混养向单养转变;由投放抱卵亲虾向投放虾苗转变;由单茬养殖向双茬养殖、与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轮养转变;  相似文献   

3.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4.
2月2日,由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新型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推广示范”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项目实施“南美白对虾新型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示范”和“稻鱼共生模式推广示范”两个专题,推广了大棚设施养殖、底增氧养殖、虾鳖混养等南美白对虾新型养殖模式和山区沟坑式养殖、微流水养殖及粮食主产区稻鱼、  相似文献   

5.
赵航 《山东饲料》2013,(17):253
近年来,随着小型水库水产养殖资金投入加大,水库养殖逐渐从人放天养转向半精养、精养,出现了水库养殖池塘化精养趋势,水库养殖和捕捞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鱼种放养密度、饲料肥料用量逐年提高;库湾养鱼、"三网"养鱼、鱼蟹混养、施肥种草养殖和立体综合养殖等技术逐渐被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捞、饲料诱捕、定置  相似文献   

6.
信息采撷     
“小水产”养殖前景广阔所谓“小水产”,就是过去难登“大雅之堂”的一些小型淡水鱼、虾,像黄颡鱼、塘鳢鱼、乌鳢、黄鳝、泥鳅、螯虾等,如今成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甲鱼、河蟹等。“小水产”将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新热点。“小水产”属野生品种,之所以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正说明其生命力强,所以人工驯化养殖技术并不复杂。这些“小水产”可主养,也可与其它水产品混养,尤其是混养,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情况下,靠摄食主养池塘中的野杂鱼虾和剩渣残饵,能获得一定的额外效益。其养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专门建池养殖,也…  相似文献   

7.
为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池塘养殖异育银鲫,已成为实施高密度精养的首选品种,2005年我们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主养异育银鲫高产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盱眙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差异,随机选取江苏省盱眙县稻虾共作、池塘主养、蟹塘混养、莲田套养和野生(洪泽湖)5种养殖模式下的健康鲜活克氏原螯(体重在30 g左右)各50尾,对其含肉率、失水率以及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5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体重以及体重/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主养虾的含肉率显著高于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稻虾共作和莲田套养虾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肌肉的内聚力显著高于稻虾共作和池塘主养虾(P<0.05),稻虾共作、莲田套养和野生虾肌肉的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主养虾(P<0.05),各养殖模式虾肌肉的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P>0.05)。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虾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养殖模式虾(P<0.05),野生虾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主养和蟹塘混养虾(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5种养殖模式虾肌肉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且各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5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但蟹塘混养和莲田套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肌肉持水力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三、罗氏沼虾成虾放养 1.养殖方式。罗氏沼虾可以单养,也可与鱼混养。单养有流水密养、网箱养殖等方法。目前池塘养虾多是鱼虾混养,以虾为主。混养有利于改善水质,充分发挥池  相似文献   

10.
有益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修复与综合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友 《饲料广角》2004,(15):43-44
鱼虾等水产动物生存生长必须依赖于水体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精养、半精养等养殖模式的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但我国水产养殖生产基本上还是静水、不排污,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残饵、粪便、水生动植物尸体等富营养因子共存于一个水体,加之水源的污染和池塘自  相似文献   

11.
在现阶段水产养殖生产中,采用节约型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饵料、药物等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一种极有推广价值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一、养殖特点这种节约型水产养新殖模式是用水产养殖隔布把一个养殖池塘分割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民朋友增收的需要,本刊在1996年至1998年关于水产养殖品种系列报道的基础上,将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荐优良水产养殖品种。本刊曾报道过人工养殖乌龟技术,从本期开始,将围绕人工养龟这个当前的热门话题,另外介绍黄喉水龟、绿毛龟、金头龟、金钱龟、七彩龟、鳄鱼、眼斑水龟和花龟等的品种特点及养殖技术。之后,还要继续推荐近些年来引进的和培育的。包括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其他适合市场需要的水产养殖新品种。 为了办好“水产养殖新品种”这一专题报道,本刊诚恳地希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者、有关水产养殖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民、渔民朋友积极撰稿。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为新品种的技术推广和应用、为苗种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大家共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杂食性鱼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可主养,也可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现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春光 《饲料研究》2002,(9):35-35,34
虾鳖混养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鳖的一种新技术。其不但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鳖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如浙江桐乡和江苏昆山利用青虾塘搞虾鳖混养,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配养其他鱼类,但要严格控制鲤鱼的配养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尾以下为宜,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普遍认为,鲫鱼不能单养或主养,当年的苗种当年养成0.5kg左右的商品鱼并且亩产达到1000kg以上则更是不可能的。这种误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鲫鱼养殖效益的提高和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打破这种误区,提高养殖效益,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水产研究室充分考察了土壤、水质、气候、鲫鱼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和饲料、疾病、市场等因素,建立了一种鲫鱼高产精养模式,并在东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试验成功。江西是彭泽鲫的原产地,当地具有消费鲫鱼的习惯,鲫鱼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江西推广这种鲫鱼高产精养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这种模式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金草鱼泉水池塘养殖模式,为金草鱼养殖提供借鉴依据,通过开展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和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对金草鱼泉水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产量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比金草鱼与鲤鱼、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每公顷产鱼高出2682kg,每公顷纯收入高出30460.5元,经济效益可观,金草鱼与鲢鱼混养泉水池塘养殖模式更符合黄土高原沟壑区池塘养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箱养鳝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创新养殖模式已成为提高网箱养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6):61-64
面对日趋严峻的水产食品安全、养殖生态安全以及生产过程安全,传统水产养殖发展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现代养殖模式,以水的综合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成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热点。尽管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差距。鉴于此,文章以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总结国外先进的养殖模式关键共性技术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旨在为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全产业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发展,病毒的一些危害,导致了渔业养殖率降低,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渔业,经过一些科学的研究,研究出了一种池塘鱼虾同池分隔养殖的养殖方法.在很早之前就有听说过鱼虾混养或者是主养的报道,但是,池塘鱼虾同池分隔养殖却从未听说过,但是在2013年,一些科学研究人员,在李长奇村用了九口池塘进行试验.经过多次的筛选、比较、技术的探索,总结出了池塘鱼虾同池分隔养殖的各项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