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轴颈径向振动情况的挤压油膜阻尼器(SFD)长轴承模型,结合Navier-Stokes(N-S)方程,通过推导油膜惯性速度分布,求解并用数值法验证了油膜压力分布模型.模型的分析结果揭示了油膜径向力反演特性,据此提出了SFD同步压力响应设计准则,并分析了满足此准则的SFD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为深入研究油膜动力特性和SFD-转子系统动态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近似方法模拟径向滑动轴承压力场分布。在轴承径向和周向以三角函数为基函数构造压力P的二维三角级数形式;应用迦辽金法,建立关于系数αij的线性非齐次代数方程组;采用Matlab软件解此方程组,得到各系数,进而得到近似油膜压力分布函数p(φ,z)。计算出各点压力值,绘制压力分布图像。  相似文献   

3.
1、注意观察机油压力。柴油机工作时,靠机油泵将气滑油压送到机件各摩擦表面并形成油膜,使相互摩擦的机件不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损。使用中应随时注意机油压力,当油压过低时,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和维修,机油压力过高也会破坏油膜加剧磨损,也应查明原因及时给予排除。  相似文献   

4.
根据模糊数学优化概念和方法,提出了滑动轴承润滑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的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计算的准确度,在传统启动压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含蜡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计算方法。以刘天佑启动模型为基础,将再启动压力模型分为高程引起压降、惯性压降和摩阻压降3个部分,考虑管道沿线高程差引起的压降,并对管道进行区域离散化来求解摩阻压降。摩阻压降中由于触变性因素造成的压降,采用更适合于表达含蜡原油触变性的Houska触变模型。利用新建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代入秦京输油管道历年数据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改进模型更具准确性和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确定轴向摩擦副动润滑效果的最佳条件并计算油楔面的最佳倾斜角和最佳油膜力。将浮动侧板的内侧面分成左中右3个区域,左右2区域为具有动压润滑效应的油楔斜面,中间区域为起密封和同轴支撑的平行面;由动油膜力的最大条件,建立左右2油楔斜面的倾斜角和油膜力的计算公式;定性比较轴向摩擦副内各种泄漏流量的大小。结果表明:2油楔斜面使总油膜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案例参数下提高了195.4%;内齿轮端面内的动油膜力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采用外齿轮外圈半径处的最佳收敛比,油膜力最大;2油楔斜面还有利于外齿轮外圈、轴-轴孔等摩擦副间的润滑供油和困油现象的充分缓解。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反向GOM(1.1)模型的一种简单的直接计算方法,并结合理想模型、实际模型将该方法与文[6]GOM(1.1)模型、GM(1.1)模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计算方法精度优于后两者;GM(1.1)模型同样也适用主单调递减数据列的拟合、预测。  相似文献   

8.
猪活动区域多孔介质模型及其阻力系数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尝试将躺卧姿势下的猪体简化成不同几何形状以求取其阻力系数,并分析它们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校核过的CFD模型,模拟探究了简化猪模型、半椭球模型、椭球模型和半圆柱模型4种不同躺卧猪模型对猪群区域在X、Y和Z3个垂直方向上阻力系数的影响,分析了4种模型对猪栏内气流以及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椭球模型的惯性阻力系数相比半椭球模型与半圆柱模型更加接近简化猪模型,其在X、Z和Y方向上的惯性阻力系数与简化猪模型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0%、-12.2%和14.7%,并且气流与压力分布基本一致。因此,采用椭球模型代替简化猪模型进行建模计算不仅能保证准确度还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用一种基于流量连续性的分析方法计算压力场分布,数学形式更为简单,物理上更有意义,算例表明,此方法适用轴承在偏心大涡动条件下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离心式压缩机实际性能曲线与厂家提供的性能曲线存在差异的问题,以某压气站SCADA运行数据为基础,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法对压缩机的性能曲线进行预测,同时结合改进粒子群(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优化LSSVM模型,构建基于IPSO-LSSVM的离心式压缩机性能预测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惯性权重和添加扰动因子后的IPSO算法的迭代速率更快,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IPSO-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出口压力的MRE、RMSE分别为0.57%、0.055 6,出口温度的MRE、RMSE分别为0.30%、0.137 4。新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可为压缩机性能预测及制定防喘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图8,表2,参21)  相似文献   

11.
水膜发生器的研制及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  马文鑫  申龙涉  王玉福  霍珊 《油气储运》2012,31(6):466-469,486
水膜发生器是超稠油水膜面减阻技术中使管道内形成环状水膜的流体机械设备,其内部流场需要长期保持稳定,以形成稳定的水膜。在设计水膜发生器时,使高压水流射入后通过一个厚度为1mm的穿孔板再形成水膜,穿孔板部分区域不开孔,其余部位均匀开孔,以控制水流动能和速度,进而控制水膜厚度。高效渗透筛管的选择决定水膜面的稳定性,其关键在于确定穿孔板的开孔率和开孔直径。运用ANSYS软件对水膜发生器的强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应力集中部位并进行加强处理,使用材料为X52的管线钢制作水膜发生器可以满足实际运行条件的要求。运用Fluent软件对水膜发生器内部流场进行模拟,以确定水膜发生器的合理长度和开孔直径,优化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2.
降膜流动蒸发是液化天然气工艺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核心传热方式.为了研究不同雷诺数、管外径及管间距对烷烃类介质降膜流动管间流型、液膜厚度等参数的影响,基于VOF两相流模型和Level Set两相流模型的耦合模型,进行降膜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同时搭建可视化实验装置,对数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拟合得到了适用于烷烃...  相似文献   

13.
吕小莲  王海鸥  刘敏基  胡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7-1749,1752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机械化播种是实现其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当前,花生播种机具多采用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按铺膜、播种先后不同可分为先播种后铺膜的膜下播种铺膜机及先铺膜后播种的膜上打穴铺膜播种机。典型机型主要有先播种后铺膜式的青岛万农达2BFD-2B(C)型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等,该类机具具有保墒节水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小苗出膜需人工辅助;先覆膜后播种式的有河北2BMHF-2型多功能覆膜播种机等,该类机具有效地解决了前者需人工放苗的缺点,节约了工时,但其存在作业效率低、可靠性差、膜上打穴、播种均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分析现有播种机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新型苗带覆土技术、膜上打穴及播种技术,以提高机具播种精度、质量及出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测试了多种润滑添加剂油品的油膜承载能力,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油品在金属铝表面上自然形成的吸附膜的结构,考察了油品油膜承载能力与吸附膜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吸附膜结构强化的概念;对复合型添加剂协会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吸附膜的结构强化是引起某些复合添加剂出现协合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气吹式春播前残膜回收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设计了主要针对往年陈膜和碎膜的新型气吹式春播前残膜回收机,运用运动及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直齿残膜捡拾机构在气流作用下运动模型及残膜相对于捡膜齿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计算捡膜齿在耕层50mm深度内可得到较好的效果,捡膜辊转速最适宜转速为30r/min。并运用3-D CFD模拟方法,对输送风道避行分析,找出了影响机构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气体涡流,提出的措施是在风道入口下部适当留一条宽度5mm的缝隙,进行负压补偿,削除涡流;保障气流的顺利畅通,必免过大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棉田多年覆膜种植方式下耕层土壤中的残膜存量,修复土壤结构,提出一种旋耕刀齿起膜、膜土抛送分离输送的耕层残膜回收方法,设计了旋耕刀齿起膜装置、输送筛分装置等关键部件;以膜土抛送过程不同落点建立分离模型,分析膜土分离运动过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旋耕刀齿起膜装置抛送土块质点速度初始值为2.0 m/s,输送筛网倾角初始值为35°时,土块回落后掉入至田间的位移为1.24 m,即土块通过旋耕起膜抛送至输送筛网后,反向回落至输送带下端,碎土块经筛网过滤掉落至田间;而残膜抛送距离更短且密度较小,输送筛网可直接将残膜传送至回收箱内,从而实现膜土抛送分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样机作业速度增大,残膜回收率降低,含杂率则升高。当作业速度为5 km/h时,回收率为80.06%,作业效率0.725 hm2/h,含杂率25.47%,此时具有较好的残膜回收效果。全耕层残膜量由作业前的268.29 kg/hm2降低至作业后的16.49 kg/hm2,每个样点的平均残膜片数由作业前的370片减少至作业后的90片。机具在0~200 mm耕层土壤中残膜回收效果明显,可用于新疆棉田耕层残膜回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4ZTL-1800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惯性分离室内气流的运动规律,通过建立惯性分离室物理模型,结合流体力学雷诺时均N-S方程,运用FLUENT软件对惯性分离室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后壁倾角下惯性分离室内流场特征,包括速度矢量图、压力分布图以及压力、湍流动能变化,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后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