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稻是扬州市的重要粮食作物,1986年栽培面积为570.9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651.86万亩的87.6%,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1389.72万亩的41.1%;总产为27.08亿公斤,占水稻总产30.24亿公斤的89.6%,占全年粮食总产52.01亿公斤的52.1%。为了使中稻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继续发挥作用,针对其栽期偏迟的特点,我们试验并推广了以利用其优势分蘖为主要内容的成套大苗栽培  相似文献   

2.
隆昌县现有人口76.15万,其中农业人口65.31万,耕地面积41.1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其中稻田面积31.51万亩。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由2003年的63.93万亩恢复到67.90万亩,总产由25.23万吨提高到。26.11万吨,年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达到343公斤,比400公斤的安全标准低57公斤。要达到年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以上的安全标准,全年粮食总产至少应达到30.50万吨.与2004年相比.  相似文献   

3.
舞阳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2008年夏粮(小麦)播种面积58万亩.单总产达历史最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7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03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38.5公斤,农业人口人均粮食达到9673公斤。粮食加工业不断发展,年加工小麦5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有8家,主要有华鑫面粉、舞莲面粉、明汇面粉、汇丰面粉、英康面粉、永毅面粉、新雪面粉、漯河奥克啤酒等企业,粮食商品率达579%。  相似文献   

4.
2009年河南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078亿斤,比上年增产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连续4年突破1000亿斤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粮食总产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据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介绍,河南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4545万亩,比上年增加145万亩。夏粮总产613亿斤,秋粮总产465亿斤,  相似文献   

5.
吕春修 《新农业》2011,(4):17-18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辽宁省农村工作会议、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春耕备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均确定了粮油生产目标。全省粮食生产的总目标是确保实现连续第8年丰收,粮食总产在没有特大灾害情况下达到175亿公斤。为实现粮油生产总目标,要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00万亩以上,其中首先确保玉米播种面积在3000万亩以上,水稻插秧面积达到1000万亩;花生播种面积达到800万亩。具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3,(1):37-37
根据江西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截止去年底,全省已完成晚稻收割1712.4万亩,占晚稻种植面积的71.1%,收割进度比年同期快3.8个百分点。据农情产量调查.晚稻单产375.7公斤,增加4.7公斤;总产将达到90.5亿公斤,增加1.7亿公斤,加上已收的早稻(85亿公斤)和中稻(23亿公斤),去年全年粮食又获得丰收.总产突破20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九连丰”。这主要得益于“五个更加”。  相似文献   

7.
据初步统计,1994~1995年度我省612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42公斤,总产209.5亿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促进明年小麦持续增产,今年我省秋种的指导思想是:“确保面积,增加投入,优化品种,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具体指标:全省有麦面积7200万亩以上,折纯面积6200万亩以上,单产345公斤,总产213.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4亿公斤。在技术措施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一、深化种植制度改革,选好留足间作套种行 各地要从全年生产大局出发,充分挖掘潜力,深化种植制度改革,扩大间作  相似文献   

8.
1996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份。大灾之年,收成会是怎样?岁末 年终,一串串抽象的、沉甸甸的数字 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粮食“夏平、秋增、全年增”,再创历 史最高记录,预计总产达到432.5 亿公斤;油料总产30.6亿公斤,棉 花总产3.825亿公斤,这都是在面 积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单产获 得了好的收成;蔬菜总产4500多万 吨,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一半左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10.
据省统计局初步统计,今年我省全年粮食总产达到3172.6万吨,比去年增加196.7万吨;全年平均单产366.47公斤,较上年增j9口20.67公斤。全年粮食总产实现连续八年增产。  相似文献   

11.
500亿斤以上     
<正>湖北省加快调整优化粮食结构,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8日公布数据,湖北省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6707.55万亩、519.94亿斤、387.57公斤/亩,比上年分别增加0.78%、1.79%、0.99%。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面积430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超过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2011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407.4亿斤,商品率达93%以上,粮食平均单产494.9公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173.6万亩,平均亩产586公斤;拥有农机总动力697.1万千瓦,农机原值171.7亿元,各类大中型拖拉机82353台(其中180马力以上的1715台),各类配套农具212413台件,联合收获机20177台,农用飞机53架。  相似文献   

13.
今年,江苏农垦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夏粮取得全面丰收。垦区(小大麦)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总产达4亿公斤,平均亩产选445公斤,面积、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甘肃省粮食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面积稳定,单产和总产稳步增加的特点,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263.75万亩,粮食总产1158.7万吨。全省粮食总产连续三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在较高基数基础上如期实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保持全省粮食生产良好形势,甘肃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2015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方案》提出,2015年全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其中,夏粮总产达到300万吨左右,秋粮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江苏垦区粮食生产呈现"三增一高"(增面积、增单产、增总产、高效益)的好形势。全系统种植粮食125.5万亩,较上年增4.3%,其中水稻62万亩,小(大)麦57万亩,玉米3.16万亩,大豆3.38万亩,粮食总产6.55亿公斤,较上年增15.9%,粮食作物增效2亿元左右,每亩净收益由上年300元左右增加到500元左右,农业职工收入增加20%以上,一些种植面积较大的职工年收入可达8-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29日,四川省农业厅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将采取的重要措施,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紧急行动起来,认真宣传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集中精力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确保粮食面积恢复性增加到9300万亩,千方百计确保粮食产量恢复性增加到323.5亿公斤(比2003年增产5.5亿公斤以上,增长1.7%,其中稻谷总产达到150亿公斤,增产2.5亿公斤以上)。要着力搞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产业     
《中国农垦》2011,(10):1-1
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有望“八连增”截至9月21日,全国秋粮已收获2.47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21.5%。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汇总情况看,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单产和总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省农业工作目标是: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27万公顷,总产300亿公斤以上;肉类总产达到53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5300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下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耕地面积96.9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44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74.3万亩.2012年,辉县市小麦平均亩产467.8公斤,总产3.4亿公斤.因成绩出色,辉县市也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相似文献   

20.
正虎林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连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87亿公斤。其中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是促使粮食增产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1989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0.71万吨,粮食总产为0.96亿公斤;1998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到1.54万吨,粮食总产增加到2.63亿公斤。这10年间,化肥年用量增加了0.83万吨,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