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白质纤维束,在感觉、运动、视觉、听觉、情绪、认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因其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临床梗死相对少见[2],且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现回顾性分析3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连接两个大脑半球联合区域.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见于中年男性,通常与长期大量...  相似文献   

3.
延髓梗死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且不容易诊断,现将我院1991~1998年间收治的20例作一临床诊断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3~82岁,平均58.9岁。起病症状与体征:突发性眩晕20例,恶心、呕吐16例,头痛12例,构音不清12例,呛咳5例,昏迷3例,眼震5例,软腭及咽反射消失18例,一侧肢体瘫10例,交叉性温痛觉减退15例,肢体麻木4例,震动觉、位置觉减退2例,行走不稳5例,共济失调6例,霍纳氏征13例。合并高血压9例,颈椎病5例,冠心病、高脂血症各3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各1例。1.2 辅助检查本组血糖升高5例(7.4~19.3mmol/L),血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肾病综合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老年肾病综合证约占肾病综合征的12%~35%.为提高老年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水平,笔者总结了我院附属医院和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1~2004年底老年肾病综合征3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手、足及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肠道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可散发或流行。笔者近年来收治2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7例,除1例为32岁女性外,余者均为4岁以内儿童。病程为3~5d。1.2 临床表现口腔出现疼痛性小水疱、浅溃疡,周围绕以红晕。手、足部可见米粒大小的水疱,周围有狭窄的红晕,疱壁薄,泡液清,主要分布在指(趾)背面或侧缘,水疱数目不多。起病前均有不规则低热,体温在37.8~38℃之间。1例32岁母亲因护理患本病的2岁女儿而被传染。1.3 实验室检查血、尿…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脑梗死 (CI)时 ,病情重 ,病死率高。本文总结本院 1994年以来 AMI并发 CI17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单纯 AMI12 1例 ,男 91例 ,女 30例 ,年龄 43~ 86岁 ,平均 5 5 .3岁。AMI继发 CI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5 1~82岁 ,平均 6 1.5 8岁。 CI诊断依据为头颅 CI或 MRI发现有与临床相符的新鲜梗塞灶。全部均发生在 AMI急性期 ,12 h以内3例 ,12~ 2 4h 5例 ,>2 4h 9例。梗死部位 :大脑脑叶 10例 ,基底节 6例 ,小脑 1例。主要临床表现 :抽搐 2例 ,意识不清 4例 ,头痛呕吐 3例 ,眩晕 1例 ,言语障碍 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72例老年SCI的临床及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中合并症最多的为高血压(86.1%),其次是一过性脑缺血(TIA)(61.1%),再次为慢性房颤(47.2%)。CT特点:梗死灶多在10mm以内,占85.2%,大部分梗死灶为椭圆形、裂隙状,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结论:要阻止SCI进一步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就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慢性房颤、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脑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SCI。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M R I改变。方法:回顾分析91例15~45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 R I梗死灶部位和数目。结果:31~45岁者占73.6%,15~30岁者占26.4%;腔隙性脑梗死为青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占38.4%,大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占22.0%;梗死灶分布最多见于单侧基底节区占47.3%,分布于脑叶的梗死灶次之占24.2%。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和吸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及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及早发现病因并予充分治疗对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8 岁,主因"左侧头面部疼痛 4 d,红斑水疱3d"入院.患者 4d前左耳根部疼痛烧灼不适,3 d 前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躁动不安、疼痛加重,严重影响睡眠,急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医,以"带状疱疹"收住院.患者自述自发病以来口干舌苦、饮食无味、睡眠差、头痛头晕明显,左侧耳痛耳鸣;轻度恶心...  相似文献   

10.
正1865年内科医生Armand Trousseau首次报告了血栓栓塞事件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目前公认的Trousseau综合征是指与癌症高凝状态密切相关的栓塞事件,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四周动脉闭塞、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1])。Trousseau综合征导致急性脑梗死较为罕见,现报告Trousseau综合征合并多发、反复急性脑梗死1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延边黄牛黄体中抗凋亡因子(Cellular FLICE-like inhibitory protein:cFLI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染色方法,观察cFLIP在延边黄牛周期黄体中的表达变化,并从组织化学角度分析了cFLIP作为抗凋亡因子参与延边黄牛的黄体退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后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小剂量(1.2mg)和较大剂量(4.0mg)纳洛酮静脉滴注,每10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呕吐、恶心、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恶心、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较低剂量的纳洛酮临床效果并不低于较高剂量的纳洛酮,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紧急血运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308例AMI患者分为紧急血运重建治疗组157例和药物治疗组151例.对所有患者随访4~88个月,平均随访(45±26)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并利用QRS计分评估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 1)紧急血运重建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8±9.7)d,显著少于内科药物治疗组(19.8±8.9)d,P〈0.05;2)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药物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随访期间,延迟血运重建组的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4)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示:紧急血运重建组的LVEF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紧急血运重建组的LVDd显著小于药物治疗组,P〈0.05;5)紧急血运重建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回缩率(0.386±0.120)显著大于药物治疗组(0.273±0.096),P〈0.05.结论紧急血运重建能减少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并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TOAST分型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rge artery arterioslerosis LAA)、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CE)、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ll artery occlusion SAO)3种不同亚型脑梗死患者共14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ADVIA Centaur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测定不同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不同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A)、心源性脑栓塞(CE)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3种亚型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HCY患者更易发生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我国主要致残、致死性疾病,大面积脑梗死是其中预后较差的一类,且常合并冠心病。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理论阐述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体会,主张急性期“闭证宜开”、“脱证宜固”以治其标,后期当滋养肝肾、化痰通络以治其本,并结合西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上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 将144例痰热上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72例。中药组服用黄连温胆汤,西药组服用佐匹克隆,采用《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中医证候评定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观察指标评定,并对因子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各进行1次测评。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多导睡眠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P<0.01),提示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 黄连温胆汤可显著改善痰热内扰型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量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BSS)、IBS生活质量量表(IBS quality of life scale,IBS-QOL)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54%(P<0.05);治疗组可以降低临床症状积分、IBS-BSS积分,升高IBS-QOL积分(P<0.05),且治疗组改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以降低血清5-HT、VIP、SP水平(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脾升陷汤加味治疗IBS-D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病机规律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胃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调查表》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胃癌术后症状及舌脉象条目共55条,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结论 运用前瞻性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