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情指数(被害株率、百株蚜量)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但防效有所差异;除400g/100kg包衣对金针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且差异显著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400、600、800g/100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6.71%、8.16%、9.0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为8.29%,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量为600g/100kg包衣。  相似文献   

2.
1茄子种子的发芽 用变温处理、药剂处理可使茄种快速发芽.茄子的休眠期较长,有时混有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这样就需急剧变温法处理,种皮因热胀冷缩作用而产生机械损伤,增加了种皮的通透性,加速了种子内部气体交换,从而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3.
正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研究人员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了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  相似文献   

4.
《种子》2018,(10)
以京津冀地区4个菜豆主栽品种为材料,开展菜豆种子携带真菌病原的检测研究,并测定4种常用种衣剂对种子携带致病镰刀菌的药剂敏感性。通过吸水纸检测和PDA平板法对4个菜豆品种进行种子外部和内部带菌检测。结果表明,菜豆种子上携带的致病病原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2种,还携带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类腐生菌。种子内部寄藏真菌较少,疑似病原菌检出率显著降低。对种子上分离的镰刀菌进行致病力鉴定,32株分离到的镰刀菌中获得4株致病菌株。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4株致病镰刀菌对4种常用种衣剂的药剂敏感性,发现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镰刀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为0.596~2.173mg/L。  相似文献   

5.
茄子种子催芽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本美  王文玲 《种子》1995,(5):51-52
药剂处理是播前种子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普遍认为茄子种子的育苗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出苗不齐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茄子种子催芽刑的作用在于提早出苗、出齐苗和提高出苗率。现将1993-1995年徐本美研制的茄子催芽刘应用效果推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宋勤飞  龙迈 《种子》2009,28(11)
以番茄、辣椒、茄子3种常见茄果类蔬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处理对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铅能显著降低番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显著抑制胚根及胚轴的生长.而铅对茄子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复杂.除在120 mg/L处理下,发芽势低于对照外,其余铅浓度处理下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均高于对照.铅对茄子发芽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铅浓度升高,发芽率降低,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茄子在铅浓度为60~240mg/L处理下,胚根长度高于对照;而在铅浓度为300mg/L的处理中,胚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在各铅处理浓度下,茄子胚轴的长度均低于对照,但胚轴长度与铅浓度之间没明显相关性.低浓度(60mg/L)的铅处理能促进番茄、辣椒和茄子种子的呼吸速率,而高浓度的铅处理抑制种子的呼吸速率.铅处理下,3种蔬菜萌发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随着铅浓度升高而增加,说明重金属铅对这3种蔬菜种子的细胞膜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模拟带菌种子进行除害处理及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测定等一系列实验,使用7种不同除害药剂处理带菌番茄种子,并对模拟携带的有害微生物(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的除害效果进行评价,综合除害效果以及除害药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种因素,摸索出7种不同除害药剂对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的最佳处理浓度与时间.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筛选的药剂以及建立的除害技术为今后相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可作为参考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延缓传统药剂抗药性的产生,寻找可交替使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2016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哈尔滨市,采用田间人工接种、喷施药剂的方法进行了部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00g/L氟唑菌酰羟胺SC750g/hm~2和25%氰烯菌酯SC2400g/hm~2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氟唑菌酰羟胺增产7.5%,氰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化学防治药剂试验,通过对比硅噻菌胺( 125g/L 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 30g/L 悬浮种衣剂)、腈菌·戊唑醇( 0.8% 悬浮种衣剂)和不同剂量的苯醚·咯·噻虫( 27% 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率、产量、作物安全性影响的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出苯醚·咯·噻虫( 27% 悬浮种衣剂)综合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剂量有效成分用量 12~21g/100kg 种子为宜。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拌种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青海大学研究人员使用5种杀菌剂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处理,评价了不同处理对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效果与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散黑穗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18g/100kg处理的防效达96.84%;从产量方面分析比较,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15g/100kg处理的小区小麦增产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