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村委会作为镇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在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中任重道远却漏洞百出。为解决农村低保不公的问题,在充分分析农村低保工作的特点和村委会在落实农村低保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查研究了村委会在落实农村低保中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后,通过采用SWOT定性和定量分析法,进行了SWOT模型优化组合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的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显著,故需以二者结合的增长型战略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但也应看到村委会的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的存在,故需以扭转型战略与防御型战略为辅,共促村委会发展。该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结果,对改善村委会落实农村低保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地区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婧  胡嘉婧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70-370
宁夏地区农村环境极易受到破环,而且多数地区一旦遭受污染、破坏,很难治理,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因此,对宁夏地区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宁夏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着污灌导致土壤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及农膜使用造成污染、秸秆及利用率低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提出诸如加强对农用水源和污水灌区的管理及农用化肥,农药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全过程的管理;继续开展多途径的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农业模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农村环保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促进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文政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353-356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当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存在着相对贫困问题突出,贫困人口返贫率高,实际贫困人口数量较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建设传递机制,完善农业金融立法,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支持力度,把土地处置权上升为土地资本功能,发挥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优势,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成为创新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动农村科技水平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科技特派员制度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一些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队伍不够强大、资金投入不足、体制不够健全等,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制度改革,将城市资源引入农村,以城市带动农村,实现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1.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科技特派员的择优问题。科技特派员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择优程序后,被派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储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昌杰 《粮食储藏》1996,25(6):24-27
建国46年来,我国粮食系统为解决粮食安全储存问题在全国开展了“四无粮仓”活动。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农村储粮始终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如何解决农村储粮问题,对于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对中国农村社区养老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和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重视的背景下,为使广大农村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破解中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实现构建中国幸福家庭、和谐农村的新目标,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兰州市社区养老模式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对于有效解决广大农村社区养老问题提供了借鉴性的指导意义,这种符合实际的创新性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是对中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功能问题繁多等困境解决的一种模式上的有益探索。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中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多种类的服务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意识的培养等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养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为例,在2006年6—8月的2个月时间内对该区中梁山西部9个镇150余农户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跟踪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及其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驱动机理,并揭示了目前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的自发性强、稳定性弱、保障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契机下加强政策管理和教育资金投入、完善保障制度等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陈成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313-317
随着淮南市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在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农用地整理潜力受限条件下,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笔者在分析淮南市农村居民点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人均、户均农村居民点标准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城镇体系规划法对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进行计算,再用层次分析法得到2020年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9605.65 hm2。最后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建设用地需求等因素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通过分析得出,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在各种推动因素作用下,应尽快有效地对居民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作为镇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在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中任重道远却漏洞百出。为解决农村低保不公的问题,在充分分析农村低保工作的特点和村委会在落实农村低保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查研究了村委会在落实农村低保中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后,通过采用SWOT定性和定量分析法,进行了SWOT模型优化组合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落实农村低保政策的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显著,故需以二者结合的增长型战略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但也应看到村委会的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的存在,故需以扭转型战略与防御型战略为辅,共促村委会发展。该研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研究结果,对改善村委会落实农村低保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建设,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保护、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资产化3个关键问题,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和总结了学术界对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的需求和走向。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建设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的基本问题;农村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保护研究的价值取向是强化农民的土地用益物权;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资产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 and an urgent social task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how to construct concentrative residence and manage the human habitat environment in the fast industrializing and typically urbanizing are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habitat envi- ronment in the rural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discussed the methodologie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rural con- centrative residence, researched the human habitat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and put forward the resolution of the recycling community for the rural inhabitation, which aimed at demonstrating the practicing in rapidly urbaniz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中国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作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却在劳动就业、权利维护、生活保障等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弄清农民工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探究促进农民工流动的措施,才能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笔者在界定农民工流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初次和再次流动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为了解决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问题,以河北省藁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河北省藁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所占比重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城镇规模偏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双重用地问题突出、城市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是阻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重要因素,并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藁城市城乡用地结构,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树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521-521
三农问题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它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量变过程的质变结果,其成因可以从农民权益的历史嬗变中寻找,即偏向工业和城市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忽视了农民权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当务之急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逐步实现农民权益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not only the pillar industry in national economy,but also the typical industry with intensive labors.As a major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 Construction Employment System(C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market order,as well as the quality,the saf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It concerns the social harmony,political harmony,societal harmony,cultural harmony,urban-rural harmony,etc.However,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ES that might influenc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building.This paper advises to speed up the reformation of CES,to establish and consummate the system of construction labor subcontract,to develop vigorously labor subcontract corporations,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s,to ensur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abor.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保护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缺失情况,包括经济方面的缺失和社会权利方面的缺失,从农民社会地位低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明晰两方面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和法律意识、明确产权主体、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从1989年以来呈连续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广东构建和谐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瓶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中国各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笔者在深入分析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创办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政策性的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产品保险基金等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何云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497-497
实现现代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现代农村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特征,明晰了现代农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地域性、多样性、实效性、后现代性特征等5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视野中地方大学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方大学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梳理了大众化过程中地方大学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机遇与挑战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地方大学的需求,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快速提升根本要素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即人力资本的投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基本手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促进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地方大学作为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必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本服务、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以及文化服务等产品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寻找机遇,突破困境,促进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也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支持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其根源,并从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