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瘤黑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玉蜀黍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和双核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pH为3,碳源为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双核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pH为8,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氮源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光照条件对冬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生物学培养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30℃;菌丝生长最适pH值5~6,孢子萌发最适pH值7~10;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棉子糖、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蛋白胨:光照及振荡培养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30 min或65℃,10 min,孢子的致死温度50℃,15min.  相似文献   

3.
对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芒果果腐病的病原菌是芒果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ngiferae(Henn.)Steyaert],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 ℃,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2 ℃,致死温度为60 ℃,10 min;菌丝生长最适pH为4~5,而孢子萌发最适pH为4;最适碳源为甘露醇,而麦芽糖不利于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蛋白胨,而尿素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该菌适合在暗光交替和黑暗中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向日葵菌核菌生长和毒素产生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笔者研究了在不同培养液、培养时间、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核菌生长和毒素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向日葵菌核菌菌丝生长和产生毒素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不同。有利于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液有PD、马铃薯麦芽糖培养液和Richard,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为4.0~8.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4Cl。含有琥珀酸钠的培养液B最有利于菌核菌产生草酸毒素,草酸毒素积累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0~7.0,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有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酸。菌核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10d时菌丝干重和草酸含量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南繁区棉花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筛选其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从海南省南繁棉花区采集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炭疽病菌(HNNC8)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最适pH值分别为7~9和6~8;连续黑暗条件较适合菌丝生长;菌丝在以麦芽糖、阿拉伯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以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 55℃水浴处理 5 min。温度过高或过低酸性环境都会影响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且不同的碳源、氮源亦会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分离自火龙果黑斑病的病原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对该病菌进行了种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引起该火龙果病害的病原菌为仙人掌平脐蠕孢[Bipolaris cactivora(Petrak)Alcorn]。该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30 ℃,产孢最适温度20 ℃。菌丝生长最适pH为5,产孢最适pH8。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黑暗条件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最佳碳源是葡萄糖和D-果糖,产孢最佳碳源为甘露醇。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氮源均为蛋白胨,菌丝致死温度为70 ℃,10 min。  相似文献   

7.
檀香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南省近几年来趋重发生的檀香炭疽病,通过对该病病原进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 DNAITS序列分析,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檀香炭疽病病原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均能在10~35℃条件下生长,且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及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该菌菌丝生长能适应的p H值范围为4.0~11.0,最适p H值为6.0,分生孢子萌发p H范围为4.0~11.0,最适萌发p H为5.0,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而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该病病原菌在以蔗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以蛋白胨、尿素、酵母膏浸粉、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苦瓜双色平脐蠕孢叶斑病菌(Bipolaris bicolo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最适pH范围为6~7,适宜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和玉米粉培养基(CMA),持续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45 ℃。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毒力最强,EC50为0.0233 mg/L,其次为250 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抑霉唑水乳剂和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9.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生物学特性,在实验室里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及氮源等条件对该病菌营养生长及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5℃~35℃均可进行营养生长并产孢,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5℃;在pH4~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并产孢,在pH7的条件下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而持续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尤其不利于产孢。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牛肉膏。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温郁金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本实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并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2℃,适宜p H范围为5~7,适宜培养基为燕麦和玉米培养基;持续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菌核形成;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和硝酸钠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菌丝和菌核致死温度分别为50℃和55℃。烯唑醇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41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而代森锌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最差,不适合用于防治温郁金白绢病。  相似文献   

11.
鉴定山竹蒂腐病的病菌,并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病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和致病性等特性,认为引起山竹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为28~32℃;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8~32℃;在pH值3~11该菌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7;在全光照条件下,该菌菌丝生长最快;在供试碳源中,仅D-木糖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其它7种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供试氮源中,牛肉  相似文献   

12.
刘文波  邬国良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835-1839
对橡胶树褐根病病原菌Phellinus noxius Corner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7,该菌可有效地利用部分碳源和氮源,碳源以D-果糖和酵母浸出液最好,氮源以L-天门冬酰胺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影响,黑暗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和黑光有抑制作用.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13.
由疮痂病菌(Elsinoë arachidis) 引起的花生疮痂病,近年来在辽宁省大面积发生,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花生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疮痂病菌在PSA上菌落褶皱、隆起,生长缓慢,在最适培养基PSA上培养30d菌落直径仅为28.1mm,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半乳糖和酵母浸粉,最适温度25℃,pH4~6时菌丝长势良好,黑暗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4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1%葡萄糖,最适氮源为1%丙氨酸和1%甘氨酸,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14.
白木香立枯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木香幼苗上发生的1种新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立枯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0~30℃,20~30℃;在查彼克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香石竹PDA培养基上产菌核最多;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硫酸氨为氮源,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照条件下比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好,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Fa11-9。结果表明,菌株Fa11-9产生的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3~5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延伸因子与新知镰孢聚为一类,确定菌株Fa11-9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通过接种与再分离鉴定试验,完成柯赫式法则。利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研究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新知镰孢生长速度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温度为25℃;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硝酸钠,促进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新知镰孢在辽宁省可引起玉米穗腐病。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黑痣病是土传真菌性病害,在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马铃薯黑痣病菌从温度、光照、碳源、氮源以及p H方面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在无光25℃条件下生长最快,在无光35℃条件下生长最慢;室温条件下培养1 d后用紫外线照射处理2 h,然后室温持续光照培养4 d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大,持续黑暗培养4 d的菌丝生长速率最慢;不同碳氮源对该菌菌丝生长均有影响,碳源为淀粉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氮源为尿素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培养基p H中性时菌丝生长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7.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红庥炭疽病菌菌丝在温度为12~30℃时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菌丝在pH值为1~12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7;菌丝在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环境下生长速度最快;在被测试的碳源和氮源中,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甘油,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牛肉浸膏、蛋白胨、硝酸钾、硝酸钠.  相似文献   

19.
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  李坡  郭宁  石洁  张家齐  张海剑 《玉米科学》2020,28(1):177-183,190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的一种不常见镰孢菌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对采集的镰孢菌穗腐病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ZBSF002为温和镰孢菌(Fusarium temperatum),是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和镰孢菌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为4~11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在pH值7~10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光照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不显著,菌株在光照、黑暗、交替光照3种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连续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且产孢量较大。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5℃、10 min。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茎基腐病是甘肃省发生面积大且危害严重的一种新发病害。试验对甘肃省马铃薯茎基腐病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最低10℃,最适25℃,最高35℃,40℃停止生长;该菌菌丝生长p H范围是:最低4.5,最适7.0,最高8.5,9.0停止生长;半光半暗有利菌丝生长;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以D-半乳糖、可溶性淀粉、D-木糖最好,氮源以大豆蛋白胨、蛋白胨最适宜。研究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