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部干旱地区适宜栽植的造林树种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究其适应性和多年引种驯化、抗旱造林试验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定西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驯化、良种繁育、抗旱造林基础上,经多年观测和总结提炼,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抗旱抗寒、耐瘠薄的优良造林树种,以丰富当地树种资源。并筛选适宜当地栽植的10多个树种进行生态调查,并提出在造林绿化中应注意问题,进而解决造林树种单一、群落不够稳定等缺陷[1],为干旱区的荒山绿化和造林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网袋容器技术培育苗木树种,对喀斯特白云质砂岩山和碳酸盐岩山进行造林试验,追踪测定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最后根据苗木长势筛选出适应喀斯特小环境特征的适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我国东南沿海区域为主试验场地,以南方地区乔木树种为参照,重点探究了生态造林模式主要树种生长比较和造林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杨树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林带不同林木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绝对差异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逐渐减小。②林带建立2 ̄3a后,林木进入速生期。③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④林网中不同杨树无性系生长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NL-116杨,NL-121杨,W-46杨,NL-203杨,I-69杨和I-214杨,基干林带中NL-105杨和NL-106杨生  相似文献   

5.
6.
柳春鹏  刘卫荣  李桥  刘饶  许元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26-12826,12834
由于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人为破坏等原因,景西南地区产生了大量的荒山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常发生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项目课题组根据当地立地情况选择杉木、马尾松、木荷、枫香等10个树种,通过全面清理林地,挖大穴进行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项目所选10个树种即使在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均大于80%,生长良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当年生长量最大,有条件应推广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7.
8.
正前言随着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开展,各乡镇的广大农民在林改以后,必将会加大对退耕还林、经济林、用材林及荒山造林的力度,相应的造林所需要的苗木将不断增加,育苗的单位和个体户也会多起来。为了指导各地多育苗、育好苗,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质的良种壮苗,现将主要造林树种的育苗技术介绍于下:1育苗地的选择1.1土壤条件育苗地首先需要土层深厚(土层厚度不低于60厘米),土质肥沃、沙质壤土。土质以沙壤、轻壤土为好。重壤土质的地  相似文献   

9.
10.
干旱区造林     
干旱区造林吉川贤(日本冈山大学农学部,农学博士,副教授)中图资料分类号S721干旱地和沙漠化干旱地可定义为降水量少的地方。大体地划分的话,降水量在100mm以下为极干旱地区,100—300mm为干旱地,300—500mm为半干旱地,可是即使是同样的降...  相似文献   

11.
福建适宜造林树种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树种选择是造林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完善的树种选择方案,既要研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立地条件的影响,在这基础上还受经营目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条件等因素的约束。为此,需要做许多基础研究工作。 本文介绍的就是为解决福建省造林树种选择问题而进行的调查尝试。通过对全省现有造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根际进行包埋处理 ,形成持续干旱环境 ,测定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和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侧柏的净光合速率始终大于油松 ,而蒸腾速率则相反 ;在干旱胁迫的第 2年 ,油松净光合速率比第 1年降低了 5 1.1% ,侧柏降低了 4 1.2 % ,刺槐降低了 5 4 .4 %。侧柏水分利用效率较油松高约 34%。中度水分胁迫 1年后 ,油松、侧柏、刺槐的叶量分别为对照的76 .1% ,81.7%和 79.3% ,2年后分别为 5 5 .2 % ,6 1.3%和 2 4 .2 % ,第 3年刺槐叶面积已缩小为对照的 75 % ,并出现大量落叶 ,油松、侧柏也有此现象。同时 ,持续干旱 1年后 ,油松、侧柏的枝长分别为对照的 6 4 .4 %和 6 6 .7% ;持续2年后 ,分别为对照的 37.6 %和 4 0 .9%。试验表明 ,各树种忍耐长期干旱的能力不同 ,侧柏最强 ,油松次之 ,刺槐最差 ,表明各树种林分抗旱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湖北省主要造林树种杉木、南方型黑杨、湿地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信息及气候、地形和土壤等42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开展4个树种生态栽培区划研究,探讨4个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MaxEnt模型预测AUC值为0.855~0.951,通过环境变量的筛选,模型预测精度提高0.23%~3.59%。生物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在4个树种适生区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是影响树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其中海拔在湿地松、日本落叶松和南方型黑杨中的贡献率均排在首位,达到31.48%~47.80%。4个树种的生态区可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3个等级,分别绘制了各树种的适生地理分布图,并从整体上明确了这4个主要造林树种人工林的分布格局,即鄂西北、鄂西南和鄂东南地区适宜发展杉木人工林,鄂中江汉平原地区主要为南方型黑杨,鄂北和鄂东丘陵岗地主要为湿地松,鄂西亚高山区适宜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14.
固原市原州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固原市原州区主要造林树种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木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更多林农在育苗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北京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本项根系研究,确定了20至30年生栓皮栎、油松、侧柏、落叶松的根型和须根分布状况。 在具有红色重壤土层的土壤中,栓皮栎的根型为具有较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栓皮栎的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层30厘米的土层中。 在具有石质底土的薄层至中层土壤中,侧柏的根型为具有垂直根的水平根型。在厚层土壤中,侧柏的根型为斜生根——水平根型。根基四周具密集的细根,是侧柏根型的一个重要特征。侧柏的须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或59厘米的土层中,随土层增厚而分布深度加深。 在具有石质底土的薄层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为具有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在厚层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仍然是具有较发达水平根的垂直根型。在深厚的土壤中,油松的根型为典型的垂直根型。在油松主根受阻或受伤害时,易形成为具有发达水平根的斜生根型。油松须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或40厘米的土层中,随厚度增加而分布深度加深。 在中层和厚层土壤中,落叶松的根型为具有较发达斜生根和下垂根的水平根型。当落叶松主根受阻或伤根时,主根常常不明显。落叶松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土的腐殖质层中,此外在土层深处也常常出现密集的须根。 根系状况是土壤的一种重要生态特征。根系研究表明,在北京低山地区,薄层土壤和中层土壤的石质底土,对人工林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京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研究,开始于1964年;当时主要是对油松人工幼林的根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中断15年之后,又于1979年秋继续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这次除油松根系外,还对落叶松、侧柏和栓皮栎等树种的根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近三十年来,由于立地研究的迅速发展,林木的根系研究工作也受到森林立地学、森林土壤学、造林学和森林生态等方面的极大重视。在五十年代末期,林木根系已列为森林土壤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林业产业也随之在不断的扩大与完善,北方主要是以造林树木和抗旱造林为主,在这两个方面应用了许多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树木蒸腾的时候所需要耗水量,并且对北方的树苗耗水的特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为抗旱造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主要造林树种含碳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湿烧法对河南省10个主要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含碳率为35.5%~47.6%,泡桐枝的含碳率最低,为35.5%,毛白杨根的含碳率最高,为47.6%;将10个树种的含碳率进行聚类分析,含碳率较高的树种是国槐、旱柳、椿树、楝树、法桐,可以作为河南省碳汇造林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人工供水的方法,研究了油松、侧柏、刺槐人工幼林林地土壤水分年变化规律.根据土壤水分对林木的有效性,提出了人工林土壤水分的补偿方法及各树种的集流面积.结果表明,在3个树种中,刺槐林地的难效水频率最高,侧柏的最低.初步提出了在黄土高原年降水量500~600 mm的地区,20 a生油松和侧柏适宜的集流面积分别为10~12 m2/株和5~9m2/株,8 a生刺槐为12~20 m2/株,年降水量400~500mm的地区,油松和侧柏人工林集水面积至少应为12 m2/株和9 m2/株,刺槐20m2/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