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品种淦鑫602为材料,进行锌、硅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锌肥有利于水稻分蘖,基施硅肥对水稻分蘖数影响不明显,但基施锌、硅肥均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产64.0%、63.0%。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基施锌肥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采用田间试验,通过基施不同浓度锌肥,对8个水稻(杂交稻和常规稻各4个)的分蘖动态、实际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锌肥会显著降低杂交稻的产量,但是中低浓度锌肥处理能够提升常规稻的产量。施用适量的锌肥能够显著降低常规稻的分蘖速率及无效分蘖数,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植株初始分蘖数和分蘖成穗数,以提升稻米产量。但对于杂交稻无太大影响。此外,通过试验还发现,适量锌肥处理可以提升常规稻的穗粒数,但是会对植株结实率造成负面影响。说明中低添加量的锌肥适合应用于结实率较好的常规稻品种的种植中,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稻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硅元素是水稻生产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水稻种植区土壤有效含硅量不足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研究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对于水稻丰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沿黄灌区水稻种植区,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的活力,提高抗倒伏、抗病能力,增加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从而增加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硅肥可增产891 kg/hm2。  相似文献   

4.
王一丹 《上海农业科技》2013,(5):106-106,119
为确定锌肥在宝山区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摸索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索面积和微量元素适宜用量,在宝山区顾村镇广福农场进行了施用锌肥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锌肥对水稻分蘖成穗影响不大,对水稻穗粒结构的影响也不明显,因而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寒地水稻播种期与苗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提高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烟草残茬还田后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不同的烟草残茬还田方式,检测了水稻分蘖、株高、根系、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积累动态及产量。结果表明,烟草残茬还田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株高,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提高水稻产量;烟草残茬全量还田、烟草根系还田可分别提高产量17.35%、8.60%。烟草残茬还田有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在烟稻复种区可推广烟草残茬全量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硅锌营养对雷州市水稻主产区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配施硅肥或锌肥水稻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高、种植效益最好,而硅肥或锌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在雷州市水稻主产区,硅锌适宜施肥量分别为SiO2120kg/hm2,Zn15kg/hm2。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宝坻区水稻锌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宝坻区土壤有效锌含量水平较低,水稻施用锌肥技术措施十分关键。2012年进行了水稻锌肥不同使用量小区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锌肥后,可使水稻成熟期提前2~3d,株高、分蘖总数增加,成穗率提高,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推荐施用22.5 kg/hm2一水硫酸锌处理,水稻株高、分蘖总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最高,取得的纯收益、每kg锌肥增效和产投比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锌肥不同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潜育性稻田,土壤有效锌含量达3.09毫克/公斤属高水平情况下,增施锌肥,能促使水稻分蘖和植株长高,分蘖量提高25.76%~45.45%,植株长高6.60%~14.53%,产量提高8.54%~17.32%,单位面积施锌肥效益114.70元~231.54元/亩,经锌肥用量与产量回归拟合,获取最佳产量571.7公斤/亩的最佳施用硫酸量是2.07公斤/亩。  相似文献   

10.
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增产机理。重点阐述了硅是通过改良水稻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水稻功能叶的生态、提高光合作用、提高水稻分蘖数及成穗率、结实率、抗病虫害能力等途径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1.
锌肥肥效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缺锌会出现死苗、僵苗、不分蘖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设计了此次水稻锌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入锌肥后,植株生长健壮、长势好、分蘖早而多、成穗率高、结实率高、水稻产量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硅肥施用量15~18 kg/hm2。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也相应增加,分蘖前期影响水平不显著,硅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20 d后7 d内。  相似文献   

13.
锌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安龙县土壤采样化验结果分析,全县水稻土壤中缺锌的有6 000hm2左右,占全县水稻土面积的60%。为了探索锌肥合理使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4~9月进行了锌肥不同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我县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典型水稻土上,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水稻有效分蘖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锌肥对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抗逆性及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以水稻品种连粳9号为材料,进行了锌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秸秆连续还田普遍缺锌田块,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基肥增施锌肥对增加水稻分蘖和有效穗数、提高千粒重等有显著促进作用,ZnSO_4施用量以7.5~9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刘永会 《农技服务》2014,31(8):108-108
为探讨水稻施用锌肥的效果与用量,开展了水稻大田施用锌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锌对水稻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明显,施用锌肥可提早水稻分蘖和抽穗,改善水稻经济性状,明显提高产量水平,水稻株高增加2.3~3cm,有效穗增加6.59%~6.82%,结实率提高1.9%~2.7%,千粒重增加1.2~1.3g,单产增加53.4~62.3㎏/667㎡,增产9.8%~11.4%。水稻大田生产中锌肥施用量1.5㎏/667㎡较为适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施用硅肥、锌肥、硼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硅肥、硅+锌肥和硅+锌+硼肥处理,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硅+锌+硼肥处理增产率12.4%~14.9%,硅+锌肥处理增产率10.3%~11.4%,单施硅肥增产率7.6%~8.0%,三个处理都达到极显著增产水平。推荐施肥用量:硅肥90kg·ha-1,锌肥4.5kg·hm-1,硼肥4.5kg·ha-1。  相似文献   

17.
硅镁锌不同配比对水稻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硅、镁、锌互作最优配比以提高水稻产量,以水稻品种龙粳29为试材,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案研究硅镁锌不同配比用量对水稻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负相关,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气孔导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施用中间量的硅镁锌肥能使气孔导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滁州给力肥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硅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液体硅肥在水稻"沪软12-12"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良好,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扬花期施用3次后,水稻植株茎秆挺拔、根系发达、抗倒伏,且水稻产量、品质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进行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分蘖速度、叶色、灌浆、抗病性、抗虫性、植株、稻米质量、产量有明显影响,可促进分蘖,提高灌浆速度,提早成熟,抗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抗倒伏能力,防虫。施硅区实际平均产量达8 151.75 kg/hm2,较对照(7 659.00 kg/hm2)增产6.4%,且水稻产量、穗数和穗粒数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216-218
为了揭示淹水条件下控制排水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田间渗漏强度的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渗漏强度下水稻茎蘖、株高、根系体积及茎叶干物质量、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漏强度能够影响水稻的分蘖、株高及根系生长。渗漏强度为1 mm/d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最大,而渗漏强度为2 mm/d处理的水稻虽然分蘖数最小,但株高及根系体积最大。水稻茎干重、叶干重随着渗漏强度的升高而呈现降低的趋势。渗漏强度3 mm/d处理水稻产量及收获指数最大,其产量较渗漏强度1 mm/d处理提高了47.9%。因此,适宜的田间渗漏强度能够较好地缓解淹水条件所带来的生长胁迫,对南方稻作区高效灌排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