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真菌毒素,对多种动物和人都会产生毒害。目前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GS)和免疫学检测法等。作者现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雄  王津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18):20-22
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灵敏度为0.1mg/kg,检测范围为0~5mg/kg,变异系数为3.3%~13.3%,在其检测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7%~106%,分析1个样品的时间只需25min。  相似文献   

3.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是世界范围内污染农作物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当畜禽采食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会对机体造成生殖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甚至还可在机体组织中残留,通过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精准的检测出饲料及饲料原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试验建立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在0.1~1.6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以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为添加基质,其回收率在80%~120%,检出限为0.1 mg/L。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饶正华  李兰 《饲料工业》2012,33(11):54-56
饲料样品经乙腈-水(8+2)提取,提取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净化提取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可以准确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IAC-HPLC荧光检测法可以有效地将玉米赤霉烯酮与其类似物区别开。利用配合饲料、预混料、鱼粉、豆粕、浓缩饲料、玉米进行玉米赤霉烯酮准确性实验,回收率为90.1%~118%。利用鱼粉、预混料、鸡配合饲料、玉米进行方法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因此,本方法中建立的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免疫学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微生物检则方法等。本文对各检测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述,简要描述了目前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8.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主要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最近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还具有免疫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盛开 《江西饲料》2022,(1):33-35
文章就玉米赤酶烯酮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同时对相关方法的检测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玉米赤酶烯酮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不育、畸形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的机制.它主要通过影响机体的生殖性能,引起细胞凋亡、致畸、损伤DNA、氧化损害、影响免疫机能等机制,来影响动物与人类的健康.文章主要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它不仅影响饲料食品安全,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或动物体中蓄积,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目前由于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种种应用缺陷,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法成为安全、高效且环保的解毒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的研究作一综述,同时对生物降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赤霉烯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性质、毒害作用、作用机制以及检测方法和脱毒技术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玉米赤霉烯酮毒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雌激素样生物活性的真菌毒素。主要影响动物繁殖机能,导致动物繁殖机能紊乱。最近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还具有免疫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对肿瘤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赤霉烯酮对猪繁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明 《养猪》1994,(2):12-13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竞争间接ELISA,用以检测玉米,小麦、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最低检出量的0.05ng/mL,检测范围为0.05-500ng/mL。检测掺合ZEN(25-500ng/g)的小麦,饲料、玉米样品,平均回收率,玉米为105.8%、小麦为90%、饲料为103.9%;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玉米为3.8%、5.8%,小麦为12.7%、28%,饲料为15.2%、6.8%。对  相似文献   

18.
竞争间接ELISA检测谷物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ZEN-McAb)建立了竞争间接ELISA,用以检测玉米、小麦、饲料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最低检出量为0.05ng/mL检测范围为0.05~500ng/mL。检测掺合ZEN(25~500ng/g)的小麦、饲料、玉米样品,平均回收率,玉米为105.8%、小麦为90%、饲料为103.9%;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玉米为3.8%、5.8%,小麦为12.7%、28%,饲料为15.2%、6.8%。对玉米、小麦、饲料自然样品检测,竞争间接ELISA的检出率高于薄层色谱(TLC),检测程序简易快速。  相似文献   

19.
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与繁殖障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4年2~3月份,郑州某猪场出现育肥猪假发情症状及种猪屡配不孕,经诊断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经换用优质玉米,并补喂维生素及青绿饲料15d后,育肥猪痊愈,种猪繁殖性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针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污染现状及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