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十年,饲用酶应用研究进展较快,国外一些先进国家饲用酶的应用面已达80%以上。以英国为例,添加酶制剂的肉鸡饲料比例在1988年几乎是零,而到1993年则增加到95%。我国饲用酶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品种与产量不断增加,多含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1,3-1,4葡聚糖酶、果胶酶、淀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与芽孢杆菌协同作用发酵豆粕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酸溶性蛋白(TCA-N)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饲用酶酶解、芽孢杆菌发酵、饲用酶加芽孢杆菌协同处理豆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菌协同处理的结果优于酶和菌单独作用的结果,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7、初始发酵温度40℃、加酶量0.05%(蛋白酶活力50 U/g)、接种量1%(0.5%1号菌+0.5%3号菌)、处理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豆粕经过处理后,其酸溶性蛋白含量从2.74%增加到24.55%,乳酸含量从1.26%增加到4.70%,各种抗营养因子也大都得到降解。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为分子量20 kD或以下的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3.
论饲用酶的稳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各国注册的饲用酶产品越来越多。将酶加到饲料中,能提高畜禽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改善饲养环境和畜禽质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饲用酶中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可分解来自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被胞壁保护的营养成分释放量;酸性蛋白酶等可帮助消化利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降低料肉比;β—葡聚糖酶能分解大麦中的抗营养物β—葡聚糖,降低畜禽肠道的粘滞性,促进营养成分的有效吸收;植酸酶可消除植酸的抗营养性,减少无机磷的使用量和排泄量。饲用酶大多以复合酶的形式添加到雏鸡、仔猪饲料中或…  相似文献   

4.
用强饲生长仔鸡的方法,检定在增加大量糖类添加料的饲粮能量对生长仔鸡肝脂形成和肝脏有关酶活性的影响。当用糖类添加料增加饲粮代谢能时,生长仔鸡肝内的肝脂和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苹果酸酯脱氢酶(ECl.1.1.40)和柠檬酸裂解酶显著增加。当用糖类添加料培加饲粮代谢能时,肝内的甘油三酸酯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肝脂肪酸的合成和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苹果酸酯脱氢酶,以及肝内的柠檬酸烈解酶的活性之间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饲用酶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酶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近20多年来,由于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酶在动物饲养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纷纷研制并大量生产饲用酶制剂。1饲用酶的种类及作用目前,世界上研制使用的饲用酶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1.1消化酶这类酶动物体内能够合成并分泌到消化道中消化营养物质。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酶制剂强化内源酶作用。酶制剂结构和性质可能不同于内源酶,但功能却相同,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据众多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a—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制剂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饲料添加剂—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已由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主持研究成功.其研制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已形成猪用(8701)、鱼虾用(8801)和家禽用(8901)系列,在四川、上海、西安、辽宁、湖北、云南等9个省市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猪、鸡和鱼虾的平均增重提高12%—36.6%,饲料利用率提高8%—23%,成活率提高8.7%—21%,预防猪、鸡和鱼虾细菌性下痢有效率达90%以上,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达4亿多元.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又名益生素、促生素、活菌制剂、生态制剂等,添加剂以活的细菌进入动物肠  相似文献   

7.
饲用酶制剂的生产及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酶作为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近二十年来,由于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研制并大量生产饲用酶制剂,如芬兰的“爱维生—SX”、“保安生”,美国的“八宝威”、“酪多精”,我国台湾的“保力安”等。一、饲用酶的种类及其作用目前,世界上研制使用的饲用酶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对饲用酶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太兰  刘红继 《饲料研究》1997,(10):14-15,17
对饲用酶的再认识天津市饲料科研所连太兰刘红继饲用酶,对饲料界的同仁们来说,听说过的多,而在实际应用中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够,对饲用酶的作用还未真正认识清楚,二是符合我国的饲用酶系还不多,这样就阻碍了饲用酶的应用。最早是国外把酶应用到饲料...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动物蛋白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动物饲料需求的增加。植酸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是当今动物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三种饲用酶。本文总结了三种饲用酶的主要作用方式和营养效能。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人们对饲用酶制剂能否提高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一直争论不休。然而,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将饲用酶添加到反刍动物日粮中,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并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本文主要是总结以往的观点,并讨论现阶段饲用酶在泌乳奶牛上的应用。1饲用酶的种类和重要性1.1种类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饲用酶制剂大体分为两类:复合酶制剂和植酸酶。复合酶制剂大多由非淀粉多糖酶(NSP酶)构成,部分产品还含有一些消化酶。NSP酶包括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表(1)列出了主要的饲用酶、它们…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复合酶调整蛋鸡饲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由于酶制剂工业迅速发展 ,由单一酶改复合酶作饲料添加剂 ,效果显著 ,酶用量降低 ,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 ,一些先进国家饲用复合酶的应用面已达 80 %。在欧洲与澳大利亚肉鸡试验证明 ,饲用酶 ( 0 0 5 %用量 )提高饲料代谢能为 0 49~ 0 93MJ/kg ,相当每t饲料提高 39~ 74kg玉米的代谢能。本试验酶制剂 ( 0 1 %用酶量 )提高代谢能值为 1 0 2MJ/kg,相当每吨饲料提高 81kg玉米的代谢能。在饲料中添加 0 0 5 %~ 0 1 %饲用酶意味着在每吨饲料中添加 39~ 81kg玉米的代谢能。加酶后输入如此多的…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世纪40年代微生物α-淀粉酶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1975年Kemin公司开创性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商品饲用酶制剂以来,酶制剂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高技术产业。30年来国内外开发的饲用酶制剂至少10余种,如植酸酶、蛋白酶、淀粉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等,其产值占世界酶制剂总产值中的10%,尤其近10年来饲用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饲用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80年代以来我国饲用酶的发展概况,饲用酶的特点与种类,饲用酶的应用效果及前景、饲用酶的选择及注意事项;同时说明了饲用酶制剂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联用制剂对滩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月龄左右、体重[(19.12±1.83) kg]相近的健康去势滩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05%、0.10%、0.15%的菌酶联用制剂(酵母菌1.0×1010CFU/g、纤维素酶10 000 IU/g、木聚糖酶1 000 IU/g和甘露聚糖酶600 IU/g)。预试期14 d,正试期13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5%、0.10%、0.15%菌酶联用制剂显著增加了滩羊平均日采食量和终末体重(P<0.05);饲粮中添加0.10%和0.15%菌酶联用制剂显著增加了滩羊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5%、0.10%、0.15%菌酶联用制剂显著增加了饲粮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0.10%和0.15%菌酶联用制剂显著增加了饲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3)与对...  相似文献   

15.
β-葡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是饲用酶制剂中常用酶系,能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效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试验在饲用小麦粉中组合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β-葡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测定二者组合后酶系对小麦粉水解效率和黏度的变化。试验表明:每克原料添加6IU,β-葡聚糖酶与甘露聚糖酶的组合比为1:1时,每克小麦粉中的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增加3.574%,对小麦粉进行可溶性糖消解后,添加双酶降解非淀粉多糖,形成的可利用总糖含量增加17.65%,而黏度下降300mPa·s。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应用与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前言 最早记载科学描述外源性酶制剂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Clickner和Follwell,1925)。自此30年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外源酶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20世纪60~70年代,因酶制剂价格昂贵其饲用研究停滞不前。到80年代因生物科技一日千里而引起饲用酶制剂研究突飞猛进,当今仅在肉仔鸡上的研究文献就已经超过了1300篇(Rosen,2000)。首次使用商品化酶制剂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芬兰,向大麦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酶制剂,显著改善了其饲用价值。从此之后,饲用酶  相似文献   

17.
将饲用型甜高粱青贮饲喂肉羊,同时以玉米秸秆青贮饲喂肉羊作对照。饲用效价试验研究表明,饲用型甜高粱青贮饲喂肉羊比玉米秸秆青贮饲喂肉羊日增重增加29.28%,日增收增加29.27%,日净收增加39.93%。饲用型甜高粱青贮饲喂肉羊饲用效价优于玉米秸秆青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的不同使用效果,试验选用36720只肉鸡随机分成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2240只鸡,饲养在三个标准肉鸡舍,分别为对照组、饮水添加酸化剂组、饲粮添加酸化剂组。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均能够降低肉鸡的死亡数(饲粮型降低12.85%,饮水型降低20.83%),增加鸡出栏体重(饲粮型增加1.61%,饮水型增加2.42%),降低料重比(饲粮型降低1.90%,饮水型降低3.16%),进而改善肉鸡生长性能。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组肉鸡嗉囊pH分别降低 11.09%、13.95%,腺胃pH 降低25.60%、22.87%,肌胃pH降低8.83%、11.17%(P < 0.05),饮水添加酸化剂组肉鸡十二指肠pH降低7.08%(P < 0.05)。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组腺胃蛋白酶酶活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0.00%、28.84%,肌胃蛋白酶酶活提高37.03%、56.41%(P < 0.05),饮水添加酸化剂组肉鸡十二指肠蛋白酶酶活较对照组提高12.08%、空肠蛋白酶酶活提高10.21%(P < 0.05)。饮水添加酸化剂组肉鸡盲肠内大肠杆菌数较对照组降低14.42%(P < 0.05)。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能增加盲肠中乳酸杆菌数,也能增加17 d和27 d肉鸡禽流感H9抗体效价与新城疫抗体效价,但都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 > 0.05)。综上,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均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并且饮水添加酸化剂效果要优于饲粮添加酸化剂。 [关键词] 酸化剂|肉鸡|生产性能|肠道pH|蛋白酶活|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9.
饲用酶制剂及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反应能力的特殊蛋白质,是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高效物质。饲用酶制剂是一种以酶为主要功能因子的、通过特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饲料添加剂。20世纪60年代,酶制剂在美国作为添加剂首次应用于配合饲料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受到世界养殖业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饲用酶制剂已有了多种形式,并逐步应用到畜、禽、水产动物等各个养殖领域,但我国饲用酶制剂的  相似文献   

20.
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饲用酶制剂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是由单酶和多酶所组成的一种饲料添加剂。生物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生物体内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制成产品即为酶制剂。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饲料品质,促进畜禽生长,减少疾病,防止环境污染。随着生物工程科学的发展,酶的种类,已发现的有5000余种,其中有1200余种已用于工农业生产实践,仅饲用酶制剂就有20多种,主要有纤维素霉、C1—酶、CX—酶、β—葡萄糖甙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糖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