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改良我国猪群品种质量,国内大型种猪场纷纷到国外频繁引种,在对我国猪种进行改良的同时,也把国外的疾病带了进来。一些猪场因引种或检疫、隔离等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猪场疾病爆发,特别是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的引入,以致各种各样的混合感染日趋严重。猪场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控制,以至现在的养猪人叹呼猪愈来愈难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编读互动     
《猪业科学》2010,27(2):11-11
<正>读者:您好!我是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赵刚,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东北民猪的遗传育种工作,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发展利用动态很关注,近年来,我国很多猪场从国外引进种猪,在引种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进这些国外猪种猪场有的常为母猪不及时发情,影响繁殖而苦恼,哈尔滨祝旺猪场、肇州县先锋猪场由于混入了适当的民猪血  相似文献   

3.
编读互动     
读者:您好!我是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赵刚,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东北民猪的遗传育种工作,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发展利用动态很关注,近年来,我国很多猪场从国外引进种猪,在引种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导致了疾病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开心短信     
在猪场引种时,许多人都认为从多个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却忽略了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有呈隐性感染的趋势,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引种时,为了确保饲养安全,应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种,因为引种的猪场越多,带来的疫病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
在猪场引种时,许多人都认为从多个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却忽略了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有呈隐性感染的趋势,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引种时,为了确保饲养安全,应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种,因为引种的猪场越多,带来的疫病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猪场来说,引起猪群发病的原因有病原菌数量、猪群数量、引种扩繁带入的新病源、病原的存活率,及猪场之间的距离的等.猪场管理不佳,会给猪场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猪场预防和控制猪群疾病的原则有合理建场,保持小规模饲养;控制猪只引入,在充分考查猪源的健康状况引种;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猪场;设制合理的免疫计划、疾病免疫程序,定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以引起妊娠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和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猪蓝耳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后,随着各国之间种源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全球养猪业扩散开来,我国于1995年因从国外引种而输入该病。时至今日,猪蓝耳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地养猪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很多猪场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缠绵难退且不时暴发流行的情况。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以猪场为单元的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国内外研究制定了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评估分类,为猪场猪蓝耳病动态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养猪走向规模化,养猪的密度越来越大,贸易往来增多,引种也越来越频繁,而我国的猪病综合防治尤其是疫苗研制相对滞后,因而全国各集约化猪场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日渐增多。随机调查了10多个2003年发生亏损的集约化猪场,其中有80%以上是由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各养猪场都为猪的呼吸道疾病感到头痛。因此,不管是猪场业主还是兽医技术人员对猪呼吸道疾病都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本病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流产、死产和初生仔猪死亡。通常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目前本病在世界各地猪群中普遍存在,在大多数猪场呈地方性流行。我国80年代中后期频繁从国外引种,使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近几年对我国规模猪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饲养管理1.严抓引种。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需要引种,必须到没有呼吸道疾病的猪场引种,对新引进的种猪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饲养40天以上,确认无病后,方可参与混群生产。2.病猪处理。猪场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应将症状较重的猪放在相对隔离的栏舍(病猪栏)单独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猪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一些猪场,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控制疾病的发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引种频繁、过度采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来养猪业的高速发展,许多猪场从国外和国内引进不少种猪以及国内商品猪调动,加之引种时对疫病检测不严,使得老病未除,又传进新的传染病。如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此外,现在猪场病原混合感染增加,使疾病更加复杂化。猪病流行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猪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一些猪场,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控制疾病的发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引种频繁、过度采用高床饲养、过度消毒、大量抗生素和劣质霉变饲料的使用等等都会导致猪群免疫力的减退。  相似文献   

14.
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含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到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去引种。  相似文献   

15.
赵亚荣 《中国猪业》2012,7(10):27-28
<正>1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流行特点由于我国猪场散、差、低,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猪场各自为政,采取高密度饲养,地区间贸易增多,引种频繁,防疫意识淡薄,免疫程序混乱等,猪病是封不严、杀不完、赔不起、阻不断。2012年1~8月,大北农动物医学研究中心检测诊断实验室对来自169家猪场的10171份样本进行检测(表5),发现我国猪场感染最严重的疾病是猪瘟,很多病都是在猪瘟的基础上继发,若能把猪瘟控制住,可极大提高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韦峰  王玉霞 《猪业科学》2006,23(2):46-48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不断发展,频繁的引种和商品猪的交易给规模化猪扬的疾病控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目前新病的为断出现,老病出现新的流行特点,笔者认为规模化猪场疾病的控制应该根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来制订正确的防疫措施,控制疾病的蔓延与流行。1消灭和防止引入传染源近年来给养猪业造成危害较大的疾病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及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从最大的程度上都与猪场引种及出售商品猪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市养猪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猪群饲养密度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猪场的猪流动和引种工作频繁,场厂疾病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养猪业大国,猪肉消费也是最高的。近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增多,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等。笔者带着此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及解决办法,望养猪同行能得到启发。1猪场存在问题1.1引种较混乱,把关不严从多个猪场引种,不断及多次引种,检疫不严,导致猪场疾病复杂化,如呼吸道综合征,继发性及混合感染的疾病增多。1.2药物和疫苗使用混乱养猪平时不重视预防,猪发病时,大量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物,过度相信疫苗的作用,随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再加上引种日益频繁,猪场疾病是越来越复杂,呈现猪体抗病力低下,病毒、细菌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疫病防控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现将湖南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蓝耳与副猪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广大养猪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