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快速和直接的气相色谱法,用以测定食用油脂的氧化程度。采用液上气相色谱技术,样品气不经浓缩直接进样,以戊烷的相对生成量表示油脂的氧化程度。戊烷的定性,根据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结果和色谱标准的戊烷的保留时间而定;戊烷的定量则采用面积归一法。比较了氧化产物,风味评分和过氧化值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得的氧化产物的结果与风味评分的结果比较,其相关系数 r=-0.8154。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改进了油脂皂化方法以及皂化完成后使用分液漏斗提取胆固醇过程中容易产生乳化、操作复杂且比较耗时的缺点,采用超声波提取胆固醇,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该法在0.002mg/mL~0.500mg/mL范围呈线性(r=0.9997),检出限为20mg/kg,RSD=1.104%,回收率在81.3%~93.8%之间.  相似文献   

3.
食用微生物油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食用油脂主要是来源于动、植物的油脂。在当今工业生产高速发展以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食用油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科学家正在进行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把使用价值较低的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转化为食用油脂的研究,为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4.
稻谷脂肪的含量约2%,这样少量的脂肪,是稻谷陈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陈米臭”就是肪脂的自动氧化所生成的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或肪脂酸。由此可见,脂肪酸与稻谷贮藏品质,食味(香味)都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稻谷陈化肪脂酸值增加。脂肪酸是反映稻谷品质劣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脂肪酸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很不稳定,且受微生物影响很大。因此测定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子的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子为原料,用SZY—07型脂肪分析测定仪提取葡萄子油。将葡萄子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甲酯来间接测定脂肪酸的含量。采用保留时间定性法和校正归一定量法来分析各种脂肪酸。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较好,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花生油掺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卓新 《粮食储藏》2001,30(3):41-43
研究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叶种油脂甲酯化后的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了花生油掺入另一油脂后脂肪酸组砀 变化,从而确定以14∶0或16∶0含量来判断花生油中掺棕榈油的程度,以18∶3含量来确定掺菜籽油的多少。  相似文献   

7.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系统中最基本的特征指标,通过滴定法对食用油脂碘值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讨论和表示,计算各分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从而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食用油脂碘值结果的表示为(115.47±0.94) g/100 g(k=2),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重复性测量。此方法对类似滴定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使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测定槟榔中甜蜜素的方法,以甜蜜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槟榔中甜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15时槟榔中提取所得甜蜜素含量最高。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2~1.8 mg/m L,R2=0.999 1,检测限为13.99μg/m L,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8.0%~100.6%,RSD为2.62%(n=6)。该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离度,可以有效避免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干扰,适合检测食用槟榔中甜蜜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鸡蛋中氯霉素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用SylonBFT衍生化,进电子捕获检测仪(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 ̄300.0ng/mL,平均回收率达93.4%,平均相对标准偏差5.5%,检测限为0.1μg/kg。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饮料中的甜蜜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乳饮料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方法,利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硫酸介质中与亚硝酸反应后生成环己醇亚硝酸酯,用正己烷提取后,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8.59%~100.62%。同时讨论了硫酸以及亚硝酸钠的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该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适用于乳饮料中甜蜜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掺伪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林丽敏 《粮食储藏》2006,35(3):43-45,50
在广泛收集不同产地芝麻油纯正样品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得到纯芝麻油的特征脂肪酸组成,以此作为实际样品鉴别的基础,并对人为掺入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的模拟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经统计分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方程式和图表,作为芝麻油掺伪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试验证明:样品前处理水提法回收率为98.6~102%,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糖腈乙酰酯法对加入的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出单一的峰,峰锐对称;采用1.5%ov—17固定液,可以使五种糖样彼此分离,峰形对称,有利于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金针菇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通过提取、净化、浓缩、检测、对比、计算得出了测定结果,结果显示,金针菇中8种有机磷农药均没有超过《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GB 2763—2021)中的最大残留限量,研究结果为金针菇有机磷农药的施用提供参考,可以帮助监测金针菇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水平,确保金针菇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生物酶催化分解甘油制备改性食用油脂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并结合实例对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制备的改性油脂中,’-亚麻酸和N-6型亚油酸的比例适当,符合人体的需要。该制备方法具有反应快、效率高、能耗低和无污染等特点,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5.
于加乾 《粮食储藏》2012,41(6):35-3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调和油中游离棉酚,流动相为甲醇∶2%的磷酸水溶液:四氢呋喃=88∶10∶2,C18(ODS)柱分离,紫外235nm处测定。相对于国标GB/T 5009.148-2003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缩短了分析时间。本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回收率为94%~98%,最低检测限度为1μg/g。本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食用调和油中游离棉酚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对贝类中扑草净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为扑草净残留检测和去除方法研究提供方法支持。样品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后再用无水硫酸钠除水,于40℃下蒸馏至近干,2 mL正己烷溶解残渣后过滤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5 mg/kg,扑草净在0.05~0.5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扑草净在几种贝类中回收率为80%~110%,方法标准偏差低于10%,回收率和精密度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沙格雷酯生产工艺中,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酸乙酯、丁酮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采用AT.LZP-930型分析专用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5种有机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溶剂对测定无影响,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进样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均小于3.0%,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醚、乙酸乙酯和丁酮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95,2.83,0.95,1.43,2.68 mg/kg,回收率90%~103%。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沙格雷酯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菜粕中的异硫氰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万渝平  叶梅  王鑫  周易 《粮食储藏》2010,39(5):36-38
建立使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菜粕中异硫氰酸酯(ITC)含量的方法,用DB-FFAP毛细管柱分离3种异硫氰酸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内标物与3种单体异硫氰酸酯被完全分离,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2%。对异硫氰酸酯含量不同的菜粕,与使用硫脲紫外法相比,方法间的数据相对偏差为3.1%~4.8%,两种方法检测数据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0362x-5.6811,相关系数R=0.9993。试验证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菜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羊肚菌(干品)中脂肪酸的方法。以石油醚(30~60℃)为提取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羊肚菌(干品)中的脂肪酸,旋转蒸干石油醚,加4 mL正己烷,0.1 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涡旋1 min,以转速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甲酯化后得样品溶液,进样分析。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SFA)在4批次样品中含量均较低,分别为1.860%,1.745%,0.619%,0.62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4批次样品中含量均较高,分别为76.834%,71.851%,72.527%,76.80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也较高,含量分别为22.528%,24.946%,26.870%,22.423%。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植物油脂氧化机理及氧化稳定性评价方法,对不同来源植物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及油脂抗氧化剂进行分类和介绍,同时介绍了植物油脂的抗氧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植物油脂抗氧化研究方向,旨在为提高植物油脂在食品加工与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