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开展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摸清了麦茬稻重大病虫害暴发流行特点和规律,强化了病虫监测预警,提出了病虫草害的防治适期、防治方法,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原有水稻病虫草无害化治理技术。通过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该技术规程主要包括病虫草害防治对象、绿色防控原则和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点,为山东省临沂市麦茬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的上升,水稻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油田稻区的主要病虫害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螺、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过去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单纯的化学防治有三大弊病:一是破坏生态平衡,诱导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使水稻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二是污染粮食、土壤、水源等,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三是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于1988年春开始了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经七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摸清了当地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  相似文献   

3.
海南白沙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海南常年气候温润,茶园受病虫害影响较大,本文基于对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有机茶园和芳香村两地的绿茶茶园进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实验和应用,对海南白沙县主要的茶树害虫及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生物防治进行综述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的探讨。总结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技术和意义,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白叶枯病近年来在仙居县呈上升流行态势,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为探索新的耕作栽培条件下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笔者系统调查了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侵染循环和影响因素,探明了病害再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病害防控的对策与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同时病虫害防治也是制种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在10多a制种实际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1.1病虫害的主要种类(1)稻瘟病。杂交水稻制种一般以本田分蘖期的叶瘟和抽穗授粉期的穗颈瘟危害较大。(2)僵苗。属于生理性病害。低温、高温、缺素、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引起僵苗。对父本危害较母本严重,造成分蘖减少,生育期推迟,从而影响花期相遇,降低结实率。(3)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制种本田父本分蘖盛期以后,危害…  相似文献   

6.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传统的化学防控手段存在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弊端,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趋势,对水稻的高产、优质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三大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检疫控制、农业防控、稻鸭共育、灯诱、性诱、生物农药防控、化学农药防控等杂交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各项技术的适用范围,旨在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从而确保杂交水稻生产安全,提高稻谷(米)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水稻多病虫害协同防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晗  李志强  褚晋  徐晗  缪建锟  杨皓  董海 《北方水稻》2021,51(2):13-16,20
为了将水稻防治适期窗口叠加或相近的病虫害进行整合,集成水稻多病虫害协同防控技术,以减少施药次数、施药量和防治成本的目的,选择常规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化学药剂,开展多药剂兼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期可协同防控水稻干尖线虫、青立枯病和恶苗病,移栽前苗期可协同防控1代二化螟、稻水象甲和稻潜叶蝇,孕穗末期可协同防控稻瘟病...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综合使用新方式、新技术、新药剂、新药械等绿色植保技术防控水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生态环境和稻米质量安全,促进水稻产业增效和农业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方正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示范的主要组织措施和获得的多方面效益。示范区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包括农业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药剂防治以及专业化防治等。开展和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了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防治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均有很大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也给农民创造了实惠。  相似文献   

11.
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稻螟蛉是萝北县稻作区常发生的虫害,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介绍了这些虫害的危害表现,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落实农业"三减"中的减农药目标,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对其综合防控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对于做好水稻虫害防治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发展绿色水稻产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2012年平湖市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施情况、主要做法和技术,并对进一步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傻瓜”式防控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进行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省工、省本、省力(三省)的目的。水稻主要病虫害“傻瓜”式防控技术能否达到“三省”的效果,其关键在于农药能否合理混配、精准施用。本文介绍了农药混配使用的优点、原则、目的,以及生产实际中农药配制、稀释等方法,以便农民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茶树是武夷山市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现有茶园面积9200hm2,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0.7%。我市茶叶加工企业数千家,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多年栽植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茶假眼小绿叶蝉等病虫害呈加重趋势,但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为此,本市积极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和示范,着重推广了以病虫害监测预报+杀虫灯+农业防治+害虫性诱防治+信息素粘虫板+植物源农药+冬季清园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不仅较好地控制了病虫危害,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冀东滨海稻区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江 《北方水稻》2011,41(6):48-50
冀东滨海稻区近些年来病虫害发生情况出现了较大变化,通过实践摸索出并推广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技术——播种前用甲霜灵类药剂拌种防控水稻立枯病;用二硫氰基甲烷或乙蒜.杀螟丹或咪鲜.杀螟丹浸种防控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控制氮磷肥用量及喷施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咪酰胺和稻瘟酰胺预防稻瘟病,喷施井冈霉素防治纹...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水稻病虫安全控害新体系建设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病虫监测预警应科学布置测报网点、加强技术及设施配置、提高测报队伍专业素质、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治预警能力。发展新型防控机制需建立病虫快速反应机制、发展和完善专业化统防统治机制,可提高对病虫危害的控制能力。阐述了培育和发展社会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水稻病虫安全控害新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IPM技术,是以预测预报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和农药残留为目标,通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将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贯穿于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中,因此它是实现水稻产品无公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北镇地区近几年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从气候、品种抗病性、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稻水象甲发生状况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毁灭性的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对湖南省稻水象甲的发生实况、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更好的防控稻水象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核心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害生物(病虫草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有害生物发生后防与不防、如何防治,防治及时、准确与否,对防治效果、减轻水稻产量损失非常关键。水稻上的有害生物有上百种,但发生、流行频繁,危害大的只有10多种。本文介绍了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常发的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