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外行星,它看上去是一颗红色星球。由于它许多地方跟地球十分相似,如有大气层(只是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而干燥得多)、也有四季之分,所以,天文学家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于是,当拥挤的地球不堪重负时,人们自然首先想到了移民火星。...  相似文献   

2.
袁越 《广西林业》2009,(4):43-44
地球的前半辈子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 看看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小兄弟吧。金星和火星的大气层几乎全是由二氧化碳组成的,可2007年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树     
《中国林业》1999,(3):23-24
如果没有树木,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幅什么景象?就人们所知,只有地球这颗行星上生长着树木,而火星,乃至月亮都没有。因为缺乏空气和水,无论人或树,都不能在月球上生存。为了到达这个完全不毛的地球的卫星上去作短暂的访问,宇宙航行员们不得不随身携带空气、水和食物。...  相似文献   

4.
在平静安宁的景色中,假如突然间来自另一星球的生物从天而降,并且从这里开始四面出击会怎样? 火星人入侵地球,他们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将城市化为废墟,然而他们正当所向披靡的进修却不战自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的一些火星专家在报上公布了一组从火星上拍摄来的有趣的照片:一尊尊石头人像(眼、鼻、口,甚至头发都清晰可辨);一座座高耸的“金字塔”,一座座类似城市的废墟的奇迹。这是1976年,海盗号太空船在距火星900英里处成功地拍摄到的照片。科学家们估计:石像和“金字塔”都已有50万年的历史了,而那时的火星正处于适合生物生存的温暖湿润时期,因而这些“艺术品”很可能是古代火星人的“杰作”,不过更多的科学家认为是外星人的创造。火星上发现石头人像  相似文献   

6.
四面山,一颗绿色的明珠。四面山,一道奇异的风景。它位于重庆江津市最南端,占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四面山是地球同纬度上惟一幸存的一片原始常绿阔叶林,被植物学家称为镶嵌在地球上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为保护这颗绿色明珠,江津市从80年代...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的大气,氮占了80%。氨是植物的主要食粮。可是气态的氮不溶解于水,对植物无用,要经过某些变化才管用。 大自然中的闪电,能够触发这种氨元素的化学变化,成为氧化氨,它经雨水溶解后,成为稀硝酸落到地面上,同地上矿物质相结合,就是植物赖以生长的硝酸盐。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每秒钟会自然发生一百多次闪电,把空气中的氨,变成滋养植被的肥料。  相似文献   

8.
在平静安宁的景色中,假如突然间来自另一星球的生物从天而降,并且从这里开始四面出击会怎样?火星人入侵地球,他们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将城市化为废墟。然而他们正当所向披靡的时候却不战自败……  相似文献   

9.
读树     
读树任润刚人们很难说情地球上树的起源和树与人类相互依存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学家推断,树与恐龙同代生长,是地球上的「活化石」。树是植物之灵,是生命的象征。一棵树就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不论是高耸蓝天与白云接吻的钻天杨,也不论是根盘虬龙枝于弥天的老槐;不论...  相似文献   

10.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地球上消失得最快的大片土地之一。自1930年以来,它已经损失了近1900平方英里的土地,现在,是地球上消失得最快的大片土地之一,其消失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一块足球场。  相似文献   

11.
说到生命的奥秘,最令人迷惑不解和高深莫测的,莫过于性了,而这往往又正是人们讳莫如深,羞于谈论的。但是,性恰恰又是构成地球上如此繁花似锦,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基础。如果没有性,我们现在很可能还只是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12.
银杏在陕西发展前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在陕西发展前景初探何发理,杨宏藩(陕西省林业厅,陕西西安710082)郭俊荣(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银杏(GinkgobilobaLinn.)别称白果、公孙树,是现在地球上生存最古老的一种高等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我国是银...  相似文献   

13.
《森林与人类》2006,26(6):96-96
3.54亿年前,昆虫在地球上诞生,是第一批出现在陆地上的动物,比鸟类整整早了1.95亿年,比大家都熟知的恐龙早了1.2亿年,而我们人类的出现才仅仅有300万年。昆虫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家族。  相似文献   

14.
侃侃森林拯救地球岳春恩到目前,地球上人类已超过53亿,而世界人口增加速度每天即达25万。由于地球人满为患,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又恣意掠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择手段地向大自然索取,滥伐森林、过渡放牧、陡坡垦殖,肆意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只弄得地球...  相似文献   

15.
林业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必须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陆地被森林覆盖。而现在,地球上的森林已由那时的76亿公顷减少到28万公顷,如今还在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科学家们断言,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其后果必然是:陆地上99%的生物将灭绝,约有450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全世界90%的淡水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出现严重的水荒;地球升温,许多地区风速增加,亿万人将毁于风灾;水灾频繁,大批农田、城市道路将被水冲毁;人类将得不到木材、林副产品,生活寸步难行,亿万人得不到烧材;…  相似文献   

16.
有证据表明,火星上可能曾有过原始生命。这一证据使今天在埃姆斯讨论寻找地球外生命的科学家们大受鼓舞。 埃姆斯负责太空研究的主任戴维·莫里森说,在旧金山附近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举行的首次“天体生物学讨论会”,旨在加强跟宇宙中生命有关的研究。 为期3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众多科学家。 他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包括: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其它什么地方还有适于居住的世界?如果其他地方还有适于居住的世界,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生命是否能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8日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发表讲话指出,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和绿色水库,是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因而,被喻为地球的“肺”。然而在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森林病虫害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保护地球的“肺”,人类同森林病虫害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而且这一斗争仍在艰苦地进行着。“森林病虫害防治”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归纳起来有五大类:林木检疫、林业技术措施、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  相似文献   

19.
四面滴翠游丛林王勇毅位于四川省江津市境内的四面山,是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据考证,四面山林区有森林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有1500多种植物,中华双扇蕨、桫椤、银杏、香果树、红豆杉等23种珍稀植物受到国家重点保...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家们常说“地球上99%的物种最终都是要灭绝的”,物种绝灭是进化的自然过程。然而由于人的干扰,现在地球正经历着继65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遇到的最大的一场生物多样性危机。全世界每分钟有一种植物灭绝,每天有一种动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水和健康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