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病害是我国葡萄生产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统计,我国葡萄生产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广东引种葡萄主要病害发生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81年以来,广东省陆续从北方引进葡萄试种,由于早期引种试验获得初步成功,经济效益较好,1984年以后兴起了种植"葡萄热",至1987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约有866.7hm~2(公顷)。广东省华侨局农科所是引种葡萄试验和生产最早的单位之一,近10a(年)来先后引进数十个葡萄品种(系)进行观察筛选,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亦有五六个。由于广东地处亚热带地区,葡萄生产期长,生长速度快,枝叶繁茂,田间郁蔽度大,枝蔓、叶片衰老速度也较快。生长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鲜食、酿造葡萄栽培面积增加很快,在胶东地区呈现出了“葡萄热”。但经栽培观察,许多品种特别是一些新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很差,给葡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怎样防治好病害,生产优质葡萄,成为葡萄生产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山西省浮山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成熟期阴雨天气较多,葡萄多种病害不同程度发生,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针对病害发生情况,我们对葡萄病害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成文 《果农之友》2007,(12):28-28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生产中的一件大事,病虫害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当年产量,也会影响多年的产量,而大多数果农重治轻防,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葡萄的病害已知的有4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4大类,常发生的病害多数为真菌性病害;而葡萄的虫害有135种之多,不同的年份会有不同的重点虫害,造成减产;因此,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防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注重病虫害越冬方式的研究,加强无公害防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北方园艺》2007,(8):185-185
由于在葡萄病害防治中存在着误区,导致了生产中葡萄病害防不胜防。常见的误区有:  相似文献   

7.
大棚葡萄由于在覆盖条件下生长,限制了真菌孢子的传播,一般葡萄病害不易发生,更不会发生毁灭性病害。所以,大棚葡萄的真菌性病害较易防治。下面将生产中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给广大果农。  相似文献   

8.
2009年在秦皇岛市昌黎县酿酒葡萄基地对葡萄病害的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昌黎酿酒葡萄主要病害种类有19种,其中主要病害为真菌病害,有14种;不同品种、不同树龄、不同栽培架势以及苗木来源均不同程度的影响葡萄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王丽  周增强  侯珲 《果农之友》2014,(10):22-22
葡萄是我国的主要果树之一,由于葡萄生长期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利于葡萄病害的滋生蔓延,常引发病害大流行,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近年来我国葡萄果实病害发生严重,如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溃疡病、白腐病、黑痘病等。枝干病害发生趋势加重,如根癌病、枝枯病等。  相似文献   

10.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果穗套袋前喷多利维生可湿性粉剂、15%四霉素水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观察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生物杀菌剂多利维生7500~50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的防效较好,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荆800倍液,且对葡萄安全;15%四霉素水荆800倍和600倍液对3种葡萄病害防效均较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防效较好,但对霜霉病无效.  相似文献   

11.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利于葡萄黑豆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特别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致使葡萄落叶、落枝、烂果甚至死亡。因此,夏季多雨季节要加强葡萄的管理,及时防治葡萄病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省葡萄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生理病害往往为侵染性病害创造发病条件或二者合一,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现将福建省鲜食葡萄品种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葡萄枝干病害(Grapevin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主要引起葡萄枝干木质部坏死、溃疡和顶梢枯死,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的真菌性病害的总称,在全球主要葡萄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全球葡萄的产量及品质,是近年来葡萄的重要"病害杀手".目前,国际上已经报道了真菌相关的5种葡萄枝干病害,即葡萄衰枯病...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广东、安徽和上海共16个县(市)的66个调查点位进行葡萄主要病害的调查。并对安徽、贵州和广东的9个县(市)的葡萄病样进行采集,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ITS序列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广东、贵州、安徽、上海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发生。其中,贵州省主要葡萄病害为炭疽病、霜霉病和灰霉病,霜霉病为害严重,发病率为60.79%,炭疽病菌仅为害水晶葡萄,发病率为47.64%;广东省主要葡萄病害为溃疡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其中溃疡病发生普遍,发病率为48.28%;安徽省葡萄病害有葡萄酸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黑曲霉病,其中酸腐病发生较严重,发病率为53%,巢湖市“夏黑”品种中发病率高达97.0%;上海市调查发现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此外,自广东、贵州与安徽省共分离得到114株真菌,鉴定后属于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共计15个属。  相似文献   

15.
在辽西葡萄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抓好雨季葡萄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区,高温多湿,少日照,不太适宜葡萄生长,尤其是葡萄生长季的5—7月降雨量大(月平均146·0~191·9 mm),导致病害种类多,发生普遍,程度重,防治难,其中果实上发生的炭疽病和白腐病等常造成大量烂果和落果,造成葡萄大幅减产。近年来,巨峰葡萄在重庆市近郊区九龙坡区发展较快,目前面积267 hm2,大部分已进入投产期。据近3年调查统计,由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引起葡萄减产30%~40%,有的超过70%,严重者绝收。病害已成为九龙坡区葡萄生产发展的“瓶颈”。葡萄套袋栽培为防治果实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为筛选出对葡萄果…  相似文献   

17.
2020年9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共8个市调查了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黑龙江、吉林省8个市葡萄果实病害有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葡萄酸腐病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危害最为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3.2%和22.2%;葡萄白腐病在吉林省危害较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发生,且发病率较低;葡萄灰霉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集安市危害相对较重;葡萄白粉病只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无核白鸡心葡萄上有发生。通过调查了解了黑龙江和吉林省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为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烟台市葡萄病害属偏重发生,其中葡萄白腐病、霜霉病为大流行。其特点是流行期偏早、果穗形成至转色期以白腐病为主,幼穗轴腐病、房枯病并发;收获前炭疽病相继发生,导致大量烂穗、烂果。叶面病害以霜霉病为主,褐斑病并发,引起叶片焦枯早落。据蓬莱、龙口、招远等地调查,酿酒葡萄烂果损失一般30%~40%;鲜食葡萄50%~60%,重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葡萄病虫害发生动态及其防治李长存(山东省临沂市植保站276003)临沂市地处鲁南平原,适宜葡萄栽培生产。近十几年来,葡萄生产迅速发展。1987年全市大田葡萄已达170万株,庭院葡萄45万株,年产葡萄320万公斤,基本满足了当地生食、加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适应性很强的果树,也是结果最快的果树,虽然它原产于南方,但现在由于气温变暖,北方大多数地区也可以栽培一些耐寒的葡萄。山葡萄就是其中的一种。只不过北方栽种葡萄发展很慢,大家对栽种葡萄的技术不甚了解,为了北方栽种葡萄的快速发展,在此简单的介绍一下葡萄的栽培技术和管理,供广大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