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 沼液是富含腐殖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有机物发酵液.黄泛区农场鑫欣牧业公司每年排出经发酵的废液(沼液)近20万t,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并为大面积在桑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而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2.
满红 《新农村》2013,(11):25-25
1.桑树浇施沼液与使用常规化肥相比,采用沼液浇施桑树,桑叶叶片面积可增大59.8%,单叶重增加34.2%,单季增加桑叶产量11.1%,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增加茧产量6.67千克。方法如下:上一年冬季按当地常规方法修剪桑树,施1次厩肥。当年春季,晴天时除草松土2次。选用正常产气沼气池中的沼液,分别在3月28日至4月2813,每隔10天,在非雨天下午,距离桑树根部20厘米处每株浇施沼液2千克。  相似文献   

3.
张丽萍 《农村科技》2012,(11):20-21
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农3师44团原种场6号地东,地形为冲积平原,属典型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温差大,土壤以草甸土为主,肥力较高,易于发展种植业。试验地土壤质地为沙壤,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一次磁化水灌溉;处理2,二次磁化水灌溉;处理3(CK),用水库水灌溉。滴灌量与大田一致:蕾期(6月2日)灌水300米3/公顷,花铃期(7月5日)灌水375米3/公顷,吐絮期(9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辣椒大田施用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沼渣3万kg/hm~2作基肥,用沼液对水(1:5)作定植水施用,栽后5~6 d用沼液1.5万kg/hm~2对水(1:1)追施,栽后15 d用沼液225 kg/hm~2对水喷施1次,初花期用沼液450 kg/hm~2对水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沼渣、沼液肥施用于葡萄的肥效试验,掌握该肥料施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沼渣、沼液肥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沼气原料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2.供试作物红提葡萄。3.试验设计本试验2012年春季实施,试验地设在伊宁市巴彦岱镇葡萄园内,2007年建园,667米2种植300株。试验设2个处理,每小区10株,重复3次,间隔排列,试验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6.
探讨影响桑树新梢和叶片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机理,为科学合理制定桑园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6~7a生的桑树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新梢生长和叶片生长变化的动态。结果表明:贵州遵义地区气候条件下,桑树3月中旬芽开始萌动,3月下旬新梢开始生长,直到6月上旬春季采叶结束;4月10日至6月7日,桑树新梢长度、新梢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等生长量的生长高峰分别有8次、9次、6次、7次和7次,增长倍数分别是7.68倍、1.30倍、5.35倍、8.43倍和11.91倍;新梢长度、新梢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等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分别有5次、6次、2次、2次和3次;叶片叶形指数1.62~2.13。生产上建议在加强水肥管理的同时,选择在新梢和叶片生长旺胜期加强根外追肥,以满足桑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冬春季是桑园管理的重要时期,为有效提高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在桑园管理上一定要树立统一技术措施、统一全防全治的理念。现将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封杀越冬病虫原:封杀越冬病虫原是减轻次年桑树病虫害发生为害最节本增效的科技措施,晚秋蚕饲养结束后,立即用20%杀灭菊酯或甲胺磷乳剂8000~10000倍和2~4波美度石硫合剂全面喷雾桑园及桑树,第一次用药后5~7d再用药1次,杀灭枝条和地面上的越冬病虫原。  相似文献   

8.
桑菌套种高产高效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模式 桑树行距为2米,中间的灵芝厢(畦)宽1.2米,幅度占60%,一边靠近桑树树干,另一面开挖0.8米排水沟(走道),整个桑园的桑行均依次类推靠一面排植灵芝筒子.一般每亩桑园年养蚕3张种,灵芝一次种植可收益两年,桑树可以多年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1桑园土壤中N、P、K养分丰缺标准(表1)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桑树的生长发育。了解土壤养分状况是确定桑园施肥量的主要依据。2桑园施肥中N、P、K肥的种类及配比2.1桑园施肥中N、P、K肥种类2.1.1桑园施用的有机肥(表2)桑园施用的有机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等。2.1.2桑园施用的无机肥  相似文献   

10.
在庄浪县南湖镇果园苹果上开展施用浓缩沼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缩沼液2次的苹果果形指数、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品质等经济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苹果喷施浓缩沼液2次的产量及纯收入最高,产量为11 475 kg/hm~2,较施普通沼液(CK)增产1 500 kg/hm~2,增幅15.04%,纯收入58 125元/hm~2,较沟施普通沼液(CK)增加7 500元/hm~2,喷施浓缩沼液1次的产量及纯收入次之。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北省桑园立地条件差,肥料使用不科学,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缺乏和不平衡等问题,开展测土配方优化施肥试验示范。通过对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桑园土壤肥力的分析发现,土壤养分含量中等,表现为极缺碱解氮,进而制订了不施肥、习惯施肥(全年尿素750 kg/hm2)和增量施肥(全年尿素1 500 kg/hm2)3个施肥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增量施肥明显提高了桑树(Morus alba L.)的抽枝能力,促进了桑树枝条的伸长生长,单株产叶量、公顷产叶量及桑叶品质明显提高,桑树的抗旱能力得到改善。得出了气候条件(降雨量)是影响桑树养分吸收量及桑园养分利用率的重要因子结论 。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产桑园的建设基础桑树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好,因此桑园建设应选用沙壤土质,不宜选用透水性差的红黏土地和沙姜黑黏土地,桑园优质高产土壤的p H值为6~8。实践证明,栽桑前深翻50~60 cm,每667m~2施有机肥料3~4墩,栽桑后逐年提高肥水管理水平(平均每年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不少于6 t),使桑园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好,保持有机质在2%以上,桑树生长就好,产叶量多,叶质也有显著提高。二、高产桑园的群体结构桑树的栽植密度、总条数、总条长及叶片数和单叶质量,是决定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的五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为验证不同施用比例的沼液在小麦、棉花上的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设置此试验。一、试验设计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我县琼库勒乡4队,前茬棉花,土壤肥力中等。2.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供试材料和试验方法 1.材料:试验用安徽省农科院神农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美洲星”有机无机复合液肥,在合肥桑蚕原种场桑园试用,桑园密度亩栽1 000株,桑树品种为7707,土地条件、施肥耕作基本一致,蚕品种为872原蚕。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具有增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功能,套作是最重要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形式。为研究不同套种模式对桑树生长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幼龄桑园分别套种大豆、绿豆、马铃薯、红薯、花生、芝麻6种农作物,比较6种套作模式下桑树的生长情况、桑叶产量及综合经济效益,并分析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种套作模式中,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桑树/花生的平均枝条数及平均总枝条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从平均枝条长来看则正好相反,而单位面积总枝条数差异不显著;从桑叶叶量来看,桑树/花生套作模式下最高,达16 391.90 kg/hm2,桑树/红薯次之,桑树/绿豆最低;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套作幼龄桑园单位面积平均总条数(x)与平均总条长(y)有极显著相关性,拟合多项式方程为:y=0.247x2–2.506x+314.16(x>0);综合来看,桑树/花生套种模式较有利于幼龄桑树的生长,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其他模式,其次为桑树/红薯、桑树/马铃薯模式。该研究为幼龄桑树套种模式的推广,桑园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0,(4):13-14
模式主题桑树行距为2.0米,中间的灵芝畦宽1.2米,幅度占60%,一边靠近桑树树干,另一面开挖0.8米排水沟(走道),整个桑园的桑行均依次类推靠一面排植灵芝筒子。灵芝一次种植可收益2年,桑树可以多年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1低产桑园改造全省现有桑园10.96万hm2,其中低产桑园面积达到3.71万hm2,占33.8%。造成桑园低产有以下原因:1立地条件差(坡地或山地),土壤瘠薄或土壤酸碱度过高;2栽植密度过稀;3桑园肥水管理差;4桑树剪伐不合理,树形不规范或树势衰退;5桑叶收获不合理,只采叶不养树;6树龄过老;7品种不良;8病虫危害严重。要改造低产桑园,先调查低产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达到增产。低产桑园改造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技》2006,(8):27-27
为了了解奇丽施在红地球葡萄上的使用效果,我们于2005年实施了此项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选在85团园艺1连1号井科技示范园内,为戈壁地,肥力中下,有机质含量低,株行距为1×4米的水平连棚架,东西方向,树龄5年。2.试验设计试验地设两个处理,3次重复,6个小区,每个小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通过桑园科学施肥提高四川丘陵蚕区的桑树产叶产量与生产效益,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分别以桑叶产量为目标函数,选取对桑树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肥料元素氮(N)、磷(P)、钾(K)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桑树产叶量与N、P、K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三元二次、二元二次、一元二次共3种7类N、P、K肥料效应函数,各类型函数获得最佳桑树产叶量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P>NPK>NK>N>NP,最佳产投比的肥料因素权重表现为K>PK>NPK>P>NK>NP>N。其中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20313+0.25X1+43.48X2+34.47X3-0.01X12-0.14X22-0.06X32+0.05X1X2+0.02X1X3-0.07X2X3,其中X1、X2、X3分别为N、P、K肥料因子)为全因子模型,可作为桑园的推荐施肥方案。单因素效应分析显示K肥对桑树产叶量及产投比的影响最大,因而在所有模拟的函数中K肥因子的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25002.27+44.728X3-0.084X32)获得的最佳产量和产投比最高,用600kg/hm2N、210kg/hm2P2O5、254.33kg/hm2K2O的最佳施肥方案,获得的桑树的最佳经济产叶量达到30945.00kg/hm2,投入的肥料价值为4403.65元/hm2,产投比高达17.57。该最佳施肥方案通过生产实践验证后,可为四川丘陵蚕区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梅丽 《农村新技术》2005,(10):22-22
1.鱼-桑-鸡: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塘泥及鸡粪用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和鸡粪喂鱼,试验表明,每500公斤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量25公斤:桑园内养20只鸡,年产鸡粪1200公斤,相当于给桑园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