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陆羽《茶经》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自然属性是植物.几千年来其叶从药用、食用直至饮用,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在人们长期的食茶、饮茶和艺茶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有一般文化的表征,还具有表现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人际融合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五千年前有茶的记载。世界认识中国是从茶叶、瓷器、丝绸这三种商品开始的,中国是茶的母国毫无疑问。中国的茶传到亚洲,再传到世界,现在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五十多个国家饮茶,茶已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历史上茶事和茶文化有几个高峰,在唐朝的时候,陆羽写了《茶经》,这是茶文化发展的里程碑。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世界之大,各国饮茶习惯各不相同。笔者爱喝茶,但却不讲究,不管什么品种的茶,只是渴了,想喝时倒上水泡好就喝。当了海员,有机会到不同的国家,细观察,发现各国有各自的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4.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之一,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给茶渗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民俗、宗教、文学、美术、书法、诗词、楹联、旅游、戏曲、音乐、歌舞等诸多领域。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种类繁多,茶联便是其中之一。楹联始于五代,亦称楹贴、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柱身、门上的联语,由一联对偶句组成,以讲究工整的对仗,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在青少年时就学会了饮茶,并爱上了饮茶。因我家父母都爱饮茶,平时家里每天都要泡一壶茶供大家饮用,如遇上亲朋好友,那会泡上一壶品质尚好的元宝茶招待来客,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茶叶以其健康、环保、绿色、无公害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全世界约有60个国家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有超过20亿人在喝茶并持续增加,人均年饮茶0.5公斤,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的祖国,从茶的发现到茶的利用、传播,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茶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璀璨闪亮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区进行茶文化教育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夫茶已被公认为最讲究的一种泡茶饮茶方式,潮汕工夫茶在当代更被一些文化人士称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品茶不仅要将茶喝进肚里,还要品味茶韵,体味意境,欣赏外在的技能和艺术,感受内涵之哲理与精神。别看小小的一杯茶,却是“小茶壶大乾坤”,  相似文献   

9.
徐南眉 《植物保护》1983,9(5):19-19
我国产茶、饮茶已有三千年悠久历史,茶园面积占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茶园面积45%)。茶园中的杂草防治,仍以人工削锄为主。杂草生长旺季。正是采茶、制茶大忙季节,劳力紧张,茶园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但是关于什么是“茶道”,历代茶人却始终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随着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受各国饮茶风俗的影响,人们对茶道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差别。时至今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喝茶了。随着茶叶逐渐传到世界各地,茶也具有了世界性,但是,由于国家的不同,又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喝茶习俗。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人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室,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  相似文献   

12.
茶在悠久的品饮历史中,被爱茶者、喝茶者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有了特有的茶文化。茶不仅是单纯解渴的饮料,也不仅仅是具有祛病保健功效的康体之饮,还是能给爱茶之人、饮茶之人带来精神上的陶冶和享受的舒心之饮。古人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茶的作用和情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有两腋习习清风生。  相似文献   

13.
茶人有茶缘     
“以茶为荣向茶看齐将茶视作为人的标准,学做茶人树立茶魂把茶当成生命的清泉。”这副茶联道出了茶树和茶人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茶人、饮茶之人以及爱茶之人的共同愿望。我以为,大凡茶人总是与茶有缘的。这个缘就是心中有着茶,口中喝着茶,言中谈着茶,行中忙着茶。作为茶人,就要一生为茶奔忙,努力普及茶文化,提高茶的国饮地位,让茶为大众造福,让茶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4.
茶人话茶     
A、我以茶人自居,我更以茶人自豪。自居者,日日饮茶,乐在其中;以茶提神,以茶健身;有茶清福至,无茶苦闷极;自豪者,自信人生百年,喜结茶缘人缘。朋友中尤以茶友至多、至知、至爱、至尚。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人生如茶”,“茶是生命的清泉”.“茶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饮茶是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情。那时才13岁,我在潮汕老家与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一起去拜访一位大官。主人态度不冷不热,随手砌了一壶茶,就推到我俩面前,淡淡地招呼了一声。室内富丽堂皇的装饰和主人华贵高傲的气度营造了一种压抑肃穆的氛围。我发现我的老师端起茶杯时双手颤抖,干瘪的脸上笑容显得仓皇、僵硬而卑怯。热气腾腾的茶似乎成为一道屏障,阻隔着两种身份、两个世界。于是我幼小的心里就认定:从容不迫而又精心讲究地砌茶品茶,也许不是对茶的一种嗜好和痴迷,而是一种身份和权势的有力烘托。  相似文献   

16.
“穗、港、潮”是从“一国两制”和地缘经济角度而言,“穗”是指广东省会广州市;“港”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港、澳”分别与深圳、珠海毗邻;“潮”是指汕头经济特区、潮州市。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来看,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枢纽,香港和潮州位于南海之滨,与三地毗邻的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汕尾构成的三角地区(以下简称“金三角”,人口众多,超过广东省总人口(据近年人口普查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大约有9200万)的半数,“金三角”经济很发达,居民都酷爱饮茶,而且所饮用茶类,非常广泛,饮茶方法多样化并存,品茗与速饮齐跨越,茶饮共兴大发展,“饮茶热”持续升温,历久犹兴,这个“金三角”销茶热区,每年销售茶叶(包括出口外销)少说也有8万吨,(广东省近年消费茶叶约7万吨),其中高、中档茶占相当大的比重,“金三角”不仅是岭南最大的销茶区(按:岭南的地理概念是涵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而且超过国内其它省区);广州、潮州、香港三地的人均饮茶量分别是2000克、1650克、1360克,均高于全国其它大市(如北京800克、上海900克,天津、重庆二市的人均饮茶量尚无确切数据,一般了解是少于北京、上海的)高于广东省(人均饮茶量1000克)、更高于全国(人均饮茶量是426克)和世界(540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要学会喝茶     
周敏 《上海茶叶》2009,(3):33-33
茶有着其他饮料所没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防辐射危害,所以,饮茶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 不过,茶叶虽好,也要会喝。所谓“会喝”,一是指懂如何品尝.二是指懂饮茶卫生,可惜人们常常不注意后者。  相似文献   

18.
Market Research.com的部门、市场调研出版商Packaged Facts发表的一篇新的报告《美国茶叶和即饮茶市场》(The U.S.Market for Tea and Ready-to-Drink Tea)指出,绿茶、白茶甚至红茶(red tea)等精品茶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他们倾向于更具异国情调的混合茶,并推动了茶市值达到了68亿美元。Packaged Facts预计,到2010年,茶市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刘颖 《上海茶叶》2005,(3):27-27
印度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研制出一种便于携带的茶丸,当人们想饮茶却不方便泡茶的时候,口嚼这种茶丸能起到和喝茶一样的提神醒脑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2006年首届东盟茶文化博览会于5月18日开始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于5月25日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博览会由马来西亚海鸥集团、中国《国际名茶专刊》、马中友好协会、马中经贸总商会主办,马来西亚唐艺轩茶艺协办。此次盛展的主题是“打造马来西亚成为世界著名的东南亚茶叶集散地,建立普洱天然茶仓文化新概念”。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陈财和、中国驻马大使王春贵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博览会聚集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茶商,为中国茶商进一步开拓进入东盟地区超过两亿饮茶人口的大市场吹响了进军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