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李愈善,吴圣地(陕西省林业厅飞播队,陕西西安710082)1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现状陕西省是全国开展油松飞播造林最早的省区。60年代末,开始在秦巴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至1994年,这一地区油松飞播造林面积已达80万...  相似文献   

2.
2009年,省飞播站对蜜蜂4型、蜜蜂3型飞机(以下简称为“蜜蜂新机型”)进行了市场调研,决定使用“蜜蜂新机型”飞机在渭南市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经过各方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飞播造林任务,为今后在全省推广应用“蜜蜂新机型“飞机飞播造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4.
GPS导航对飞播质量的影响刘增喜姚勇刘建生郭际荣(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提高飞播造林质量,减少地面导航人员和减轻导航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飞播经费,1996年9月结合飞播生产任务,在栾川县进行了GPS卫星定位导航飞播造林试验。GPS主要由24颗卫星、...  相似文献   

5.
淅川县侧柏飞播造林效果分析①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更好地解决低海拔、多阳坡的石质山区出苗保苗的问题,我们分别于1989—1990年在淅川县进行了飞播侧柏造林试验,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1自然条件淅川县位于南阳盆地鄂、豫、...  相似文献   

6.
谢保富 《云南林业》1999,20(3):16-17
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始于1956年3月4日(在广东省吴川县首次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59年6月,四川省林业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飞播造林获得首次成功,奠定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基础。云南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8月。近40年来,我省开展过飞播造林的地州市有12个,县市82个。截至1998年,全省累计在883个播区内飞播,其飞播面积为268.2万hm2;通过采取"飞、封、补、管"等措施,飞播造林成效面积73.33万hm2,平均飞播造林成效率为4018%,其中80年代以前成效率为32.5%;1981~1990年,飞播造林平均成效率为47.85%;1991-19…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永吉县于1984~1986年进行了不同树种飞播造林试验,其中樟子松在我国飞播造林中首次获得成功。飞播造林试验证明,樟子松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其种子吸水性强,发芽快,扎根深,根系发育快,易成活,保存率高;同时,樟子松生长良好,材质和干形也较优,经济价值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飞播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1975年,吴旗县和宜川县飞播造林试验获得成功,拉开了延安市飞播造林的序幕。30多年来,飞播造林在延安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天保工程的启动,给飞播造林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六年来延安市共完成飞播造林160多万亩,大大加快了延安市荒山绿化的步伐,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是实行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通过回顾飞播造林41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从试验、推广、发展、科技生产四个阶段,具体阐述了云南省飞播造林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技术设计、施工、科学试验、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同时分析了目前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促进云南林业跨越式发展,展望了发展前景,并相应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商洛地区19年来的飞播造林成就进行了总结,全区共飞播造林26万hm^2,其中成林和可望成林12万hm^2。飞播造林不但对该区的荒山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给鄂尔多斯市林业部门先后下达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实验”和“飞播造林种草中间实验研究”,治理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988年,自治区林业厅又下达了“推广应用飞播造林种草治理毛乌素、库布其沙漠”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飞播工作站牵头,与  相似文献   

12.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勇 《河南林业科技》1996,(4):29-29,32
栾川县飞播油松幼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①姚勇(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栾川县1979年开始飞播造林,并及时开展了“飞、封、补、管”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为提高飞播幼林经营管理水平,河南省林业厅飞播队从1985年起,连续多年在栾川县三冷飞播区进行了飞播油松...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行飞机播种造林试验初报涂敦恒,邹文辉(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我国飞机播种造林30多年来,播种作业一直沿用人工摆设地面信号标志(烟火、旗帜、反光镜等)导航,地勤工作在飞播造林中花费人力最多,费用占播种投资的12%左右,仅...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南省于1979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油松<太行山、伏牛山>和马尾松<伏牛山南坡及大别山、桐柏山>为飞播当家树种,由于飞播树种的单一化,限制了飞播范围的扩大,致使一些需进行飞播造林的地区不能进行飞播。特别是一些干旱、半干旱类型区和石灰岩分布区,飞播树种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在卢氏县进行了飞播侧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指飞播造林初期的投入和成林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飞播造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飞播造林的三大效益是飞播造林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也成为国内同行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本文着重就陕西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1 陕西省飞播造林工作概述陕西飞播造林始于1958年,在经历了试  相似文献   

16.
在对安徽省岳西、金寨、责池等11个县(市、区)1991—1992年马尾松飞播造林播区,开展飞播当年出苗调查和飞播3a后成效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飞播造林当年至成效调查前气象实况数据,就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因子,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GPS是我国近年来飞播造林应用的高新技术之一,它在多个省区经过数年林业部门和飞行部门的联合试验研究,已取得圆满成功,现已向全国推广应用。GPS导航技术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是我国飞播造林事业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地增加了飞播造林的科技含量,使飞播造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充分验证了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论断,对推动我国飞播造林技术的进步和飞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飞播造林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①郭利华(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刘小锁程金磨(卢氏县林业局)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鸟、鼠大量取食飞播种子。为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6月我们在豫西伏牛山区进行了多效复合剂拌种试验,对其驱避鸟、鼠危害及影响飞播种子...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豫西山区十年来的飞播造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找出制约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因子,并就如何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