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风貌分析及植物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普洱市城市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对城市绿地植物与周边自然植被植物科、属、种组成,常绿、落叶树种组成及乔、灌、藤、草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地带性和茶文化特色性。研究表明,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基本反映了南亚热带的植被特征,缺乏茶城特色的营造。提出了营造茶城植物景观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因而城市绿地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城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首要功能,起着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防灾功能、降低城市噪声等作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选择寒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寒地植物景观配置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讨论植物在绿地景观系统生态化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使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咸宁市城市绿化进程,对咸宁市城市绿地园林植物种类和配置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咸宁市共有园林植物229种,其中芳香型植物103种,观叶类植物39种,观果类植物16种,观形类植物71种,其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季相景观变化明显,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配置形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植物群落是城市公园绿地的基本景观单元,研究其评价方法和配置模式,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人居环境有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园林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对武汉4座城市公园中的20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以期能发现武汉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意向性的参考意见和养护管理意见,还推荐了4个合理的植物配置模式,能为更好的提高武汉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且对其他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和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绿地规划指标,结合岳阳市的实际,对岳阳市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认为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无法正确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水平,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绿化质量.因此城市绿地指标除原有的这三项指标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景观、园林、分布的均匀度、植物结构、配置模式以及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市绿地系统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创建绿色生态校园是高校绿化工作的总目标,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为例,研究南方高校校园绿化现状及植物配置效果,分析评价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数量、配置形式、生长状况、抗污染能力、绿化面积等的优劣,提出南方高校校园绿化要以创建植物群落景观为目标,创建绿色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扬州市城市绿地花境的调查,分析了扬州城市绿地中花境应用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扬州城市绿地中已应用的花境植物约68种,涉及33个科,以多年生花卉为主,植物材料比较单一,科属分布较为集中.通过对花境配置的实例分析,表明花境配置模式主要以半面观的路缘、林缘及临水花境为主,在居住区内则多以建筑前花境配置模式,形式较为单一,设计不够专业.  相似文献   

11.
高冬梅  赵林森  魏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42-17746
在对昆明市区18座立交桥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4种典型的立交桥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即以乔、灌、草3层结构为主的复层植物配置模式(第1类),以灌、草2层结构为主的园林灌草配置模式(第Ⅱ类),疏林草地型(第Ⅲ类)及单纯地被型(第Ⅳ类)。从中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座立交桥,运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模型,对各典型立交桥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的景观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第1类模式为“好”;第Ⅱ类模式的评价为“中等”;第Ⅲ类模式为“中等偏好”;第Ⅳ类模式为“差”。  相似文献   

12.
江浙私家别墅庭院绿化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程俊  李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02-17204
阐述了江浙私家别墅庭院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别墅庭院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植物配置的主要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各项功能,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改善别墅庭院环境,提高别墅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保定市滨河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月惠  周正晨  张洪燕  章文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73-9375,9388
以保定市滨河公园为例,在分析公园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植物景观布局应因地制宜地构建植物景观框架,并富有时空变化,体现园林的意境美。选取植物造景较突出的6个特色景区,从植物造景特色方面对其丰富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滨水景观带设计中处理植物的方法。指出了滨河公园在滨水植物配置和主题营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对策,以期为城市滨水景观带的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析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晓  彭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55-5756,5810
城市景观道路是集植物配置、景观要素、道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构象。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城市景观道路配置的三大原则和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柳州市滨水绿地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模式、层次结构及景观效果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有绿化植物122种,隶属56科106属;植物配置以本地特色植物为主,注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垂直结构的合理搭配,注重人性化植物造景的原则.但部分绿地出现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观赏特性单一、养护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以上这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以提高柳州市滨水绿地空间的利用率和公众参与性、互动性,从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衡水湖湿地资源特点,从节约湿地资源和植物配置2个方面,阐述了衡水湖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节约途径:采取乔、灌、草复层混交式配置,合理增加植物种类和数量;优先选用乡土物种和野生观赏物种,节约种植和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功能区域,讨论岭南湿地公园的多种植物配置模式。指出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模式的设计,必须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遵循湿地植物的生态位特征,模拟相同地带性乡土湿地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8.
园林绿地在保护、改善、美化城镇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配置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青岛市城阳区八个城镇不同绿地的植物配植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总结出各城镇绿地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常见植物种类基本相同。居住区和公共设施绿地园林植物较多,工业区和道路绿地园林植物相对较少。种类以乔木与低矮灌木为主,中间层次灌木较少。植物配置形式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缺少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张若冰  包志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95-12996,13031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档住宅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突出了高档住宅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抓住高档住宅更关注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对园林绿化要求更高的特征,强调了高档住宅区园林景观品质是决定小区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国内外景观规划在高档居住区具体的植物造景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杭州地区的高档住宅区为例,采用具体案例研究法,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指出高档住宅区景观植物配置不合理,建筑与景观相对孤立,重绿化率、轻设计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强调在植物选择方面,应合理使用乡土树种、适当地选用新优植物品种;在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方面,应注重感官设计、舒适度设计的和谐统一;在植物设计和配置方面,应紧扣"人居环境"这一主旨,使植物设计和配置合理化,营造更为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大连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大连市5个公园样地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设置的30个样方内进行了植物组成、生长型、群落密度、乔灌比和覆盖度等的调查。结果表明:(1)配置模式所占比例分别为乔灌草型70%,乔灌型10%和乔草型20%,主要采用乔灌草型;(2)乔木覆盖度是62.94%,灌木覆盖度是6.95%,草本覆盖度是66.51%。总体覆盖度较高,中层结构简单;(3)乔木层的平均密度为每300m214株,灌木层的平均密度为每300m217株,灌木层密度略大于乔木层;(4)应用最多的乔木有水杉和银杏等7种;应用的主要灌木有冬青和小叶黄杨等8种;应用的地被植物有花叶玉簪和矮牵牛等12种;草坪草都是早熟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