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文章对南阳牛的品种特性、资源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南阳牛的保护策略,为南阳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阳牛原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主要分部在南阳市宛城、卧龙、新野、镇平、方城、桐柏、邓州市、唐河8个县市区。本文以南阳牛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南阳牛遗传资源普查的现状和南阳牛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当前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南阳牛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南阳牛的基本概况,南阳牛保种及本品种选育、种牛性能测定方案及测定的现状做了论述,并对保种的意义和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南阳牛在牛肉品质和皮革质量等经济性状诸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其适应性尤其是抗热能力突出。因此,南阳牛在遗传资源保存开发利用生产符合我国和亚洲人民食用习惯的高档牛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潜在经济效益巨大。目前,南阳牛纯种大幅减少,在杂交改良的同时,必须重视本品种选育,以近代遗传育种理论指导,培育新型南阳牛肉用品种,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良种黄牛具有许多固有的优点,南阳牛是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为良种黄牛之冠。近20年来,引入一些国外肉牛品种与产区南阳牛杂交改良,在提高日增重,饲料报酬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广大养牛户逐步认识了“肉牛冷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肉牛杂交大面积的展开,以致纯种南阳牛逐渐减少,目前平原产区肉杂牛要占60%~70%,山丘地区约占40%~50%。上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带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黄牛已经完成了由役用为主向肉用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其特点之一是牛群结构“年轻化”,不仅老弱病残牛已不复存在,就连壮龄牛也大为减少,黄牛出栏率和牛肉产量大幅度上升,牛肉来源也由本地黄牛为主转向杂交牛为主。 值得回顾的是,我国黄牛向肉用转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良种黄牛的固有优良性状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种质资源保护措施不力,育种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具体要求,现在农业部和一些专家都提出重视良种黄牛本品种选育,笔者以南阳牛为例,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与评价和提出一些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阳牛原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唐、白河流域的平原农区,现在主要分布在南阳市广大农区,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也是河南省宝贵的畜产资源。南阳牛具有体格高大,行动迅速,肌肉发达,肉质良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同时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为此畜牧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在其品种、育肥、加工问题上做了周详的分析和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南阳牛肉品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对南阳牛及利南一代杂交牛肉品品质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以期探明该地方良种的种质特性,为其杂交利用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在南阳邓州市随机挑选健康,中上等膘情,体重420~460 kg,平均年龄22.6个月龄的南阳牛与利南一代杂交牛各3头。试验牛屠宰之后取9~11肋骨处的肌肉样块作为分析样品,在-20℃的条件下保存备用。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样品用绞肉机绞碎后用保鲜膜保鲜待用。文中所测数据均取平均值。1.2.2化学成分分析牛肉化学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的测定按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法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推动南阳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南阳牛的生产推广体系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政府主导型的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专业养殖合作社带动型的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散养农户型的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养殖南阳牛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利用在家畜育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阳黄牛是中国地方良种黄牛之一.近些年来,已在DNA水平上对南阳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南阳牛的分子群体遗传特征及起源进化、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相关功能基因多态性研究等.本文对南阳牛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成就作了综述,以便促进南阳牛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使传统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推动了南阳牛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南阳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与国外品种肉牛相比,其产肉产奶性能较低。因此,搞好南阳牛育种工作,创新培育南阳牛肉乳兼用新品系,开发利用南阳牛皮是提高南阳黄牛产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技术推广”是农业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下达的项目,南阳市畜牧兽医工作站为项目承担单位。本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上优秀的肉牛品种一皮埃蒙特牛的胚胎,采用胚胎移植技术,用南阳母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繁育出纯种皮埃蒙特牛,然后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皮埃蒙特牛冻精改良南阳牛,提高南阳牛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分析河南三种肉牛超数排卵效果。[方法]分别选择夏南牛、郏县红牛、南阳牛作为试验母牛,采用两次PG+促卵泡素(FSH)的方法对试验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观测试验母牛获得总胚胎数、可用胚数分析超数排卵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夏南牛可用胚9.86枚/头,南阳牛可用胚7.71枚/头,郏县红牛为6.75枚/头,可用胚中夏南牛最高与郏县红牛和南阳牛有显著性差异。可用胚率郏县红牛最高79.41%,显著高于夏南牛和南阳牛。[结论]结果表明,PG+FSH法可以用于夏南牛、郏县红牛和南阳牛的超数排卵。  相似文献   

13.
南阳牛导入利木赞肉牛效果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自1981年开始南阳黄牛研究所承担了农牧渔业部畜牧兽医司下达的《南阳牛导入利木赞肉牛育种技术与推广》项目,先后进行了利木赞肉牛和南阳牛的杂交试验、杂一代和南阳牛的回交实验、回交后代横交固定试验以及利木赞肉牛改良南阳牛技术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利木赞肉牛外血的导入,较好地纠正了南阳牛的背部、臀部欠丰满的体型,产肉性能显著提高,大面积推广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郏县红牛列入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原产地和中心产区在中国河南省郏县、宝丰县和鲁山县,优点是:体格大,体躯中等,结构匀称,体质结实,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肢势端正,后躯丰满,蹄圆大而结实,毛色一致,具有肉用体型基础;肉质细腻,香味浓郁,肉色鲜红;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通过对郏县红牛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统一、科学、完整地收集、整合,能够进行有效保护、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实现郏县红牛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1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目的意义 畜禽种质资源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资源,是人类可直接利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家畜种质资源(猪、牛、马、毛用羊、肉用羊、兔等)和家禽种质资源(鸡、鸭、鹅等),它们是畜牧生产的种质材料,为人类提供肉、蛋、奶、毛、皮、绒等畜牧产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进40头皮埃蒙特肉牛冻胚以南阳牛母 和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结果妊娠率为60%,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黄牛,72小时发情率为87.88%。胚胎牛与南阳牛比较,其体尺、体重均比南阳牛相应增大,8月龄体重胚移牛比南阳牛高65kg(25%),以南阳牛作母本,以皮埃蒙特牛作父本杂交试验,结果:18日龄肥育牛体重达500kg,料、活重比为1.6:1,屠宰率为61%,眠肌面积为141.11cm^2。  相似文献   

17.
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杂交改良南阳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测定了大量的皮南杂交牛、夏南杂交牛、南阳牛的体尺体重数据,并对3月龄、6月龄、12月龄各年龄段的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皮埃蒙特牛改良南阳牛的效果比夏洛来牛的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南阳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流域和白河流域,毛色以黄色为主。历来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都重视南阳牛的选育改良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南阳牛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种质资源挖掘及生物技术育种工作进展、成效,以及南阳牛产业化开发情况,对中国地方黄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发挥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的功能,推动南阳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的理论基础为研究依据,分析了南阳牛生产推广体系的功能,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石璞  高翔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2):62-64,77
鲁西黄牛是1986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中28个黄牛品种之一,与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并列为“五大地方良种牛”。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牛占了15个,其中就有鲁西黄牛。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地方黄牛品种增加到了52个,鲁西黄牛仍作为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以其“体躯高大结实、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的特点,是发展和培育中国肉用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