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应用系统抽样调查和全群调查法研究了第二世代稻纵卷叶螟卵、幼虫和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并用统计方法测定了各虫态的聚集度。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第二世代卵、幼虫、成虫符合负二项分布,即呈聚集型分布,但3—5龄幼虫聚集度显著下降,接近随机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田间抽样的样方大小可为五穴。  相似文献   

2.
<正> 为改变我县在稻纵卷叶螟发生时,大量乱用农药,污染环境,破坏稻田生态平衡的局面,从1979年起,我们着重对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率,水稻对卷叶螟低龄幼虫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卵期、幼虫期被天敌寄生以后的生存率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据以改革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并应用于大田防治和预测预报。一、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损失率选取早、中、晚稻不同品种40块田,分别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剪叶和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3.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合桐乡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种,笔者开展了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选出了锐劲特、AEF(三唑锐)、毒死蜱单剂及混剂为较理想的农药品种,为单季晚稻田防治稻纵卷叶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调查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虫苞及幼虫田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其分布与水稻尽势等环境因素有关。当允许误差D=0.2时,不同幼虫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量为n=3.7+26.9/(?)。在几种取样方法中以平行线法较好。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008年绍兴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锐劲特不同浓度防治水稻中期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晚稻生长中期主要受到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等害虫的严重危害。为探索施用一种农药能达到防治多种虫害的目的,我们进行了锐劲特不同浓度防治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水稻生产中常发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连续呈现大发生甚至特大发生,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安全。为有效控制其危害,近两年我们引进了20多个农药品种,在单季晚稻上开展了多个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1987年晚稻“圭巴”品种小区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褐稻虱及其混合种群为害损失率和经济阈值.稻纵卷叶螟经济阈值因生育期不同而异,每百蔸幼虫分蘖期为121.3头,抽穗期为131.2头.褐稻虱抽穗期的经济阈值为百蔸494头若虫.本文提出了抽穗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混合为害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在生产实践中,可直接利用此模型进行防治决策.  相似文献   

9.
2005年9月上旬,湖南新邵县严塘镇湖城村13组农户何某的3丘晚稻(面积1.89亩)出现了严重的"白叶现象",晚稻大多数剑叶叶肉被吃空后仅留下表皮,看上去一片花白.不用说,这是第4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造成的.因稻纵卷叶螟危害,这3丘晚稻平均亩产仅412千克,亩平减产100千克以上.老何好生奇怪,这3丘晚稻光防治稻纵卷叶螟曾用过3次药,可最终还是没有"治服"稻纵卷叶螟,唉!这"鬼虫"真是难治呀!象老何这样因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晚稻严重减产的还比较多见.问题不在于农户不重视防治,而在于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不当.针对近年防治上存在的问题,防治稻纵卷叶螟,要注意走出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虫害,特别是二晚稻因其生育期较长,从秧田到收割都会受到为害,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已不能有效防治。为进一步探索不同农药防治二晚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持效性和安全性,重点对不同剂量的速效性、持效性药剂的防效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当遇到暴发性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时候,速效性配以持效性长的药剂一起施用,其防治效果会得到明显增强;在正常年份,建议选用药效持续时间长的有机或高效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药剂控制后形成不同虫量梯度的第4(2)代稻纵卷叶螟,为害分蘖期直播单季晚稻后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季直播晚稻在356条/m2第4(2)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为害后,没有显著减产,说明单季直播晚稻在分蘖期对第4(2)代稻纵卷叶螟的为害补偿能力很强,有必要放宽单季晚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2.
CnmeGV是侵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本研究旨在明确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侵染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CnmeGV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强的致病性,7.500×10~5OB/m~2和1.125×10~6OB/m~2田间喷洒24 d后,害虫感病显症幼虫比例达69.16%~70.77%。感染病毒幼虫威布尔频数分布拟合存活率曲线表现为死亡率是年龄的增函数,死亡主要发生在幼虫中后期的感病个体中,不同浓度致死中时间为20.16~21.98 d。种群生命表参数表明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具有明显的干扰控制作用,不同浓度病毒处理区的种群控制指数(IPC)为0.31~0.32。CnmeGV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致病力强,感病幼虫死亡周期长的特点,田间应用CnmeGV可以显著降低害虫种群增长趋势指数,有效抑制稻纵卷叶螟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3.
桐乡市属纯单季晚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单季晚稻最重要的叶面害虫,危害代次多、面积大。2002、2003年,我市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程度,且两年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总结这两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大发生成因,优化治理对策,对正确指导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对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赶蛾法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从提高测报精确度和方法科学性角度,提出了如何以稻纵卷叶螟形态学、生物学为突破口,革新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方法,以期能够准确地预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并制定防治策略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稻纵卷叶螟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2013年中国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监测数据,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田间蛾量的空间结构参数,绘制其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稻纵卷叶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重心的时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连续性,空间相关距离在1 000 km左右。稻纵卷叶螟在宏观尺度呈现显著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变化特征,而且这种格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5-8月,稻纵卷叶螟集中爆发区和分布重心不断北移,9-10月不断南移。以南雄市站点为代表的华南稻区呈现双迁入峰,以高邮市站点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稻区呈现单迁入峰。说明基于地统计学的空间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获取稻纵卷叶螟的时空分布信息,从而为及时掌握害虫种群动态和早期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稻纵卷叶螟是南方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在水稻生产上主要以早稻的第二代、晚稻的第四代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在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是不容低估的。最近,由于南方锋面天气多,稻纵卷叶螟迁飞虫量出现了突增现象,加强晚稻三、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必须引起高度注意。1危害特点稻纵卷叶螟主要危害水稻叶片,成虫随锋面天气的气流迁入落地后,白天一般隐藏在生长茂密荫蔽,湿度较大的稻田里,或栖息在稻田附近的山坡、沟边、小山上杂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单季晚稻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与稻纵卷叶螟虫害田间发生危害的效应关系。[方法]通过不同组合施肥方式田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降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结论]重施基肥、合理追肥,辅以四(2)代、五(3)药剂防治,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条件下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控制作用。本文研究了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不同龄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的寄生率,稻纵卷叶螟与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生长发育上的相互影响,及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对3龄幼虫的寄生率。在选择性试验中,寄生率因不同幼虫龄期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在1龄、2龄和3龄幼虫组合情况下,纵卷叶螟绒茧蜂对幼虫的选择性依次为2龄幼虫3龄幼虫1龄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在1龄和3龄初期被纵卷叶螟绒茧蜂寄生后,稻纵卷叶螟1龄和3龄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而2龄幼虫被寄生后,发育历期未产生显著变化。以稻纵卷叶螟1龄幼虫为寄主,纵卷叶螟绒茧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以2龄和3龄幼虫为寄主的。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Ⅱ型,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寄生潜能A=22.727头。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在我国水稻生产上普遍发生,分布广泛.该文结合生产实践,简述了稻纵卷叶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为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控稻纵卷叶螟的农业、化学及生物防治技术,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晚稻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变化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永康市近10年晚稻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生特点的分析,提出在赶蛾测报上注意掌握晚稻不同生育时期稻田蛾量分布情况,及时调查主害代的重害田晚稻虫卵量变化,重视调查用药后晚稻不同类型田各代残虫的虫龄结构及残虫量的分布等测报措施。在防控上综合运用各种农业防治措施,对晚稻分蘖期放宽防治指标,注意保护天敌,减少晚稻生长前期的用药次数,孕穗至抽穗期注意保护上部3张功能绿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