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优2155是由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红矮A×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早籼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2001。上杭县2011年引进作双季早稻多点试种,  相似文献   

2.
红优2155是福建省万佳禾种业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红矮A×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早籼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稻2012001。福建省上杭县2011年引进作为双季早稻多点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植株较高大、株形集散适  相似文献   

3.
金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05002)。200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于2004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7)。  相似文献   

4.
T78优2155是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T78A为母本,与恢复系明恢2155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组合,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06051。T78优2155是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125d左右,与中九优207相当,在2006—2010年早造种植生育期变化不大,3月上旬播种,3月下旬移植,7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5.
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水稻具有育种效率高、繁制种成本低、丰产优势强、品质相对优等优势,近年来在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稻区得以迅速发展。为明确重庆市两系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统计了2006—2015年10年间重庆市两系水稻的种植面积、主推品种及两系品种的审定情况。结果显示,10年间两系稻在种植面积上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4年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2%,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水稻品种是‘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在品种推广上,两系主导品种比例由2006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31.3%,且两系主导品种全为优质稻品种;在品种审定上,10年间重庆市审定(认定)的两系稻品种几乎全部为市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重庆市内农业科研单位在两系稻品种审定上一直保持着零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6,(8):15-15
红良优166是安徽省合肥峰海水稻研究所,用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庐州86A,与自育优良恢复系恢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北种玉l号(原代号红239)是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以外引自交系合344为母本.自育系红系3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Y两优302是湖南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超级主力亲本两系不育系Y58S与具有野生稻特异遗传背景的超级亲本F302配组育成的新型高产杂交籼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22)。  相似文献   

10.
<正>两优76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两系光温敏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自育材料R7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品种,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3003)。审定当年,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级制种基地公安县金红村开始实施水稻新品种两优76春制直播优质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的研究课题,当年实际播种285亩(下同),每667m2实现  相似文献   

11.
沪228A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回交、测交、兄妹交和小孢子培养自主选育的纯合两型系20228 AB和临保系M-6477杂交培育的甘蓝型高含油量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于201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0228 AB,芥酸含量为0.87%,硫苷含量15.45μmol/g,含油量为48.25%.临保系M-6477,保持率为100%,芥酸含量为0.06%,硫苷含量20.38μmol/g,含油量为49.44%.全不育系沪228 A,不育度和不育株率为100%.利用该不育系配制的4个强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富两优287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两系不育系富186S与恢复系中种恢2877杂交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中稻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和综合抗性好,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高产抗病高油大豆品种红丰八号红丰八号(代号钢8768-4-13)大豆品种系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利用合丰25号为母本,DAWN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1993年1月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高油等特点,1992年10...  相似文献   

14.
6两优9368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神州种业以6311S为母本,恢复系93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2011008号),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皖农种(2012)343号)。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两系不育系被发现以来,两系杂交水稻育种几十年间取得显著成就。本文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两系不育系及两系品种审定数据等信息,概述了目前为止我国两系不育系及两系杂交稻品种审定情况和良好发展态势,将四川省和湖南省两个育种大省的两系杂交稻审定情况进行了对比和育种方向的分析,并对两系杂交水稻育种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北种玉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于1999年以外引自交系合344为母本、自育系红系3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抗逆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萝北、建三江等20多个市县推广种植,并且辐射到吉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深受农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特优 7671 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册 《中国种业》2020,(6):64-65
特优7671是广西国良种业有限公司用恢复系R7671与不育系龙特浦A配组育成的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9078号)。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江优明62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99A与恢复系明恢62配制的晚籼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0009)。2009-2011年在庐丰乡中坊村烟后优质晚稻新品种展示与示范种植,3年表现良好,可作晚  相似文献   

19.
中浙优1号和研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三系杂交籼稻新品种,分别于2004年4月和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分别是浙江省和杭州市水稻主导品种之一。培两优2859是由嘉兴市农科院、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浙江大学核农所和杭州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为探索上述3个品种氮素的最佳用量,促进品种更好应用,为高产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开展了氮肥用量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0.
邯杂98—1(GKZ11)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抗虫、优质、配合力高的不育系邯抗1A为母本,以高产、抗病、配合力高、恢复力强的恢复系R174为父本杂交而成的。2005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永年县自2003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至2006年已连续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