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虫害的测报,是防治虫害的首要工作。为了获得第二年松毛虫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我们应用概率回归估计方法。根据连江县发生松毛虫历史资料,进行主导因子分析,探讨松毛虫发生与消长的规律,筛选出与松毛虫发生直接关系的12个主要因子、17个项目,建立预报方程。然后根据上一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和危害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对当年气象因子的预报数据,对来年松毛虫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借以掌握防治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虫害松针的次生物质变化及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害马尾松针叶内非挥发性次生物质单宁、酚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虫害马尾松针叶单宁含量有所升高,虫害8 h后含量升至最高,总酚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在此基础上,利用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虫害松针后,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取食3量、体重增量及其对松针利用和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未受害松针.说明单宁、酚酸严重影响马尾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进而使其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森林害虫,给生态、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威胁.随着遥感数据国产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及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升,马尾松毛虫害空间识别技术的突破迎来新的契机.旨在探索一种适于南方山地丘陵区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提取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在实现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选择并获取与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相关的地形因子、NDVI、叶面积指数及红边参数等指标,基于光谱实现松毛虫信息片层的分割;以光谱片层为对象,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取其纹理特征,并利用决策树分类规则实现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测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控制灾害。[方法]分析1983年以来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大暴发的周期规律,研究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回归方程。[结果]丽水山区云南松毛虫的暴发间隔时间逐年缩短,暴发持续时间为2年,与上年虫口基数大有关系。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年日照时数、12月最高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雨日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月日照时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最低气温无显著相关。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2001~2006年的受灾等级进行拟报,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结论]云南松毛虫的发生发展与年雨日、年日照及1月日照、12月最高气温有很大的关系,建立的回归方程的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物理防治松毛虫的几种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和松毛虫的天敌减少等原因,使赤峰北部地区的落叶松林木大面积发生松毛虫虫害,树木不能正常生长,被危害树木会自然干枯死亡。被人们喻为“无烟的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有效遏制松毛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几种物理防治松毛虫的技术,以便今后对落叶松松毛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器学习的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毛虫为我国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林木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因此,及时准确地对落叶松毛虫虫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十分必要。虫害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多为基于线性的预测,导致其预测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选取当年3月中旬的总蒸发量、上年7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当年3月下旬的极端最低气温以及上年11月上旬的平均风速作为自变量,虫害发生面积作为因变量,利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F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以及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进行预测,并将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的预测效果均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并且在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在30%容忍度下其预测精度可以达到100%,并且该模型还有较低的RMSE值(0.077)和较短的训练时间(1 s)。这表明,机器学习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并有效预测虫害发生面积,尤其是SVM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虫害发生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971~1991年(反)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及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资料为基础,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这种关系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建立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年、南方涛动指数总和变动异常年有显著关联;所建立模型精度达83.33%,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气候异常起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Dendrolimusspp.)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是一种在我国普遍发生,食性单一并且为害成灾的森林虫害之一.在辽西北低山丘陵区1年发生1代,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期,为一生全变态害虫,松毛虫的高生殖率高于幼期高死亡率的昆虫类群.多年来,严重危害辽西北地区的纯林油松、樟子松等主要树种.松毛虫以为害松树的针叶为主,被害的树体轻者光秃无叶,重者整株枯死.为确保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森林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松毛虫采取全方位的预测预报和多方法防治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马尔可夫链在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士江  贾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712-712,757
根据广东梅州1975~2002年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应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2003~2005年的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并对1993~2002年的发生程度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85%。该方法简便易行,为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lrmis Tsai et Liu)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油松的毁灭性食叶害虫,分布范围广,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主要表现为松针吃光,林木停止生长,连续几年遭受虫害后,树木逐渐枯死。朝阳地区油松林几乎都曾有发生,并且以10年左右一个周期暴发。在发生地区有"常灾区、偶灾区、无灾区"之分。历年来,油松毛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金寺山林场十七年的松毛虫发生危害资料,运用数量化理论,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回归方程,它可以为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的研研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松毛虫的测报提供一个数学模式。本文还通过实例对这一模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温晓红 《现代农业科学》2009,(7):181-181,208
笔者对2001年以来晋东阳泉市孟县苌池林场松毛虫危害的过程进行了周期性分析,认为松毛虫的暴发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利用气温、降雨量、雨日、日照时数这4组气候资料对2001年以来阳泉地区松毛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松毛虫发生发展与日照时数和雨日关系密切,分析结果有助于对松毛虫害发生的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落叶松毛虫,又叫做西伯利亚松毛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以及河北等各省县的一种虫害。其除了会对落叶松造成较大危害外,还会给云杉、红松等林作物形成较大的威胁,具有防控难、治理难的特点。落叶松毛虫幼虫体表呈现灰黑色,身躯两侧长有较长的绒毛,呈现灰白色。落叶松毛虫成虫可长至60毫米,1a1代或者2a1代。其幼虫会在树干根部或者树皮中潜藏,在度过冬天的休眠期后,在第二年的三月份左右,幼虫会爬上树体,危害树体上部。到6月份,幼虫会开始化蛹,7月初破茧成为成虫。成虫主要危害落叶松的松针,在虫害较为严重的年份,大片松针会被啃食殆尽,远看如烧焦一般,其破坏性极强,对林业资源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正>松毛虫又名火毛虫、松蚕,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主要危害松类、柏类树种,爆发后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地方林业部门需要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森林类型、地形地势等情况,采取有效的森林松毛虫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松毛虫的大规模爆发。同时,对于部分林区已经出现的虫害问题,也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治理措施,避免虫害的扩大化,降低损失。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措施,也是基层林业部门日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1966—1978年和缙云县1972—1974年马尾松毛虫一次发生全过程的调查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马尾松毛虫每隔3—4a大发生一次,大约相隔5—9个世代;大发生多在第一代,其次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危害特点是“蚕食—嵌镶—联片发生。依据马尾松毛虫数量变动特点,把常灾区松林分为四种类型:渐进发生型、爆发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根据发生特点和发生类型,可相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落叶松毛虫自发生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迅速蔓延,给我国松林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为减轻灾害,人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对落叶松毛虫进行调查监测,逐渐摸清了落叶松毛虫的生物特性,在研究防治方案的时候,充分吸取了其他地区过去的一些错误虫害防治方法的经验教训。为了能够找到安全、高效、无公害的防治方法,人们近几年一直进行无公害防治的应用研究。其中包括:物理阻隔法、生物防治法、无公害药剂法等,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于然 《新农业》2023,(16):33-34
<正>在林木管理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属于重点管理内容,通过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控能够避免林木受到病原菌的危害,保证林木的生产效益。近年来,虫害问题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特别是部分害虫通过气流的方式进行传播,影响面积也随之扩大。松毛虫是林业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包括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云南松毛虫以及思茅松毛虫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测报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郁南1975—2002年马尾松毛虫发生程度的历史资料,应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对2003—2005年的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进行了预测,并对1990—2002年的发生级别进行了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2.31%。  相似文献   

19.
立足泌阳县松毛虫危害发生分布实际情况,从营林技术措施、生物防治、人工捕杀、仿生制剂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技术方案,并分析了保障措施,以期为控制该虫害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临汾市乡宁县油坊岭油松区的主要虫害油松毛虫的认识和调查及防治措施.主要调查油松毛虫的越冬基数、发生情况、蛹期调查、成虫调查.以及防治油松毛虫时放置天敌赤眼蜂的放蜂方式、放蜂数量和效果调查.和佛庙龄当地油松毛虫的虫情监测、区划类型、分类施策(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和防治技术措施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树种单纯、连片集中,使得病虫害发生几率极高.加上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油松毛虫的滋生繁衍加快,为彻底消灭该虫,应进行全面治疗,建议加大预测预报和防治费用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