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孢囊线虫病(CCN,Heterodera avenae)已成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CCN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研究了山东省17地市34个群体的r DNA-ITS区,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中10个地市的27个种群做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r DNA-ITS系统发育树中,山东省34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与H.pratensis、H.australis及中国H.avenae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1条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菏泽、潍坊、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枣庄、威海、淄博、滨州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M antel检测和聚类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并无显著的相关性,AM OV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17.7%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82.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H.avenae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欧亚种葡萄自交F1代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1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一个欧山杂种及其493株自交后代幼苗对葡萄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及遗传关系,同时对其自交后代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遗传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及其自交后代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相关,自交后代对两病表现伴随遗传现象,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由葡萄抗病基因的多效性引起.在欧亚种葡萄品种自交后代群体中,虽然90%以上都是感病性中等或高的类型,但仍能够得到一定比例(10%以下)抗病性强的类型,这为利用欧亚种葡萄品种进行自交或品种间杂交选育优质抗病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议加强对克百威的环境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吹哺丹(通用名称为克百威)是美国FMC公司生产的杀虫、杀线虫剂,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在许多国家、多种作物上已登记使用;1986年在我国棉花、花生、水稻、甘蔗上已获得登记,剂型为3%颗粒剂,随后又在棉花、玉米、花生上申请登记作种衣剂使用。在我国申请登记的还有日本三菱化成株式会社生产的大扶农。三国外概况味哺丹属高毒农药,对大鼠经o急性毒性LDS。为8~14ms/ks,对环境生物毒性也很高。在各种环境生物中,吹哺丹对鸟类的危害性最大,一只小鸟只要觅食一粒峡哺丹足以致命。受吹哺丹中毒致死的小鸟或其它昆虫,被猛禽类、小…  相似文献   

4.
张堤  张津祥 《植物医生》2001,14(3):9-10
粘虫是杂食性的害虫 ,虫种繁多。我国已知的有64种 ,贵州省已发现46种。据县植保站1978至2000年2台诱测器诱蛾分类统计看 ,普通粘虫占96.3 % ,形成灾害的粘虫种群均以普通粘虫为主。一、粘虫具有群体迁飞的习性粘虫蛾羽化后 ,需要寻找并吸取食物作为补充营养 ,才可促使其卵巢发育成熟。在觅食补充营养乃至卵巢发育过程中 ,有着群体或单个自觉飞向空中 ,并随季风气流的移动而飞行降落的特性。它们的这种飞行 ,起初是以群体为主 ,然而一旦进入高空后便随季风气流的移动而逐步分散成扇形迁飞。在迁飞途中有的会提前降落觅食补…  相似文献   

5.
植物线虫分子分类及鉴定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线虫系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生物之一,同一类群的线虫种间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种内群体因生态条件的差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同一种线虫因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的差异对特定作物品种的危害程度差别很大,因此采取可靠的分类鉴定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定和鉴别植物线虫的种、生理小种或致病型是植物线虫病害防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南部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四川西南部白粉菌群体毒性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文将2011年采自四川西南部的小麦白粉病标样进行单孢子堆分离纯化,共获得48个白粉菌菌株,并将其按采集地划分为4个地理群体。利用28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测定了群体的毒性频率,并运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了其遗传多样性。毒性测定结果表明,白粉菌群体毒性较强,群体间毒性结构存在差异。供试群体对Pm1、Pm3a、Pm3b、Pm3d、Pm5a、Pm6、Pm19的平均毒性频率达50%以上,而Pm13、Pm XBD、Pm5b、Pm2+6、Pm5+6抗性保持良好,平均毒性频率在10%以下。群体间毒性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用筛选出的10对SRAP引物共获得160个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多态性频率为50.63%;白粉菌群体遗传多样度(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98 8、0.322 7,遗传变异主要源于群体内部。群体间基因流数值均在6.50以上,说明四川西南部白粉菌群体间菌源迁移频繁,基因交流较为充分。M antel Test分析表明SRAP标记解释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距离、毒性多样性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布在新疆境内的蟾蜍在长期适应性进化中,其表型差异较大。为了解新疆蟾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采集了新疆26个地区254只蟾蜍,对其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880 bp的片段序列,群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9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5,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695 61,基因流Nm为0.35,254条序列共定义了55种单倍型,其中H23、H15是群体共享最多的单倍型,分子变异分析(AMOVA)发现,种群间遗传变异为68.55%,种群内遗传变异为31.45%。26个地理种群中乌苏群体和尉犁群体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扩张时间约为10~22万年前。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与地理距离呈低度正相关,系统发育树显示55种单倍型分为2个支系。新疆蟾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大,各地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间,而非种群内,单倍型H23、H15可认为是新疆蟾蜍的原始单倍型,天山在各地理群体之间不但起屏障作用,在冰期还提供了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8.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入侵昆虫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来入侵生物通过与本地生物竞争营养、水分和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威胁。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或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s DNA)分子标记是生物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变异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检出率高、信息含量大、共显性标记、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外来入侵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昆虫来源鉴定、杂交和基因渗透、瓶颈效应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入侵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明确西南地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多样性水平,选用13对SSR引物对来自18个县(市)的221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扩增,利用最长距离法和生物学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3对SSR引物均能扩增出一条大小相同且清晰的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100%。221个菌株在0.16相异水平上可划分为13个遗传宗谱,宗谱SCL01含205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92.76%,为优势宗谱;宗谱SCL02~SCL013为劣势宗谱,差异极大。在群体水平上,菌源丰富的8个区域稻瘟病菌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3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588,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间差异较大;这8个种群基于UPGMA法大都聚为一类,种群遗传谱系与地理区域分布呈一定相关性,群体遗传多样性均值为0.2518,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且群体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总遗传变异的59.37%存在于群体内。总体上,西南地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既有明显的优势宗谱,又存在许多复杂多变的特异性小宗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选用16对毒性相关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四川和重庆9个县(市)分离到的20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扩增,并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引物均能扩增出其目的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高达93.75%,扩增频率差异较大;200个菌株可归为70个不同的单元型,其中单元型SCH13为优势单元型;在0.86遗传相似水平上,200个菌株可划分为27个遗传宗谱,包括1个优势宗谱,3个亚优势宗谱,14个次要宗谱,9个小宗谱,层次丰富;在群体平均水平上,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0.324 4,I=0.484 2),且群体间差异较大;9个种群在遗传距离为0.05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种群遗传谱系与地理区域分布呈一定相关性。同时,该地区的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HT=0.320 0),群体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多样性(Hs=0.179 6,Dst=0.140 4),总遗传变异的56.13%存在于群体内(Gst=0.438 7),群体间基因流动性较小(Nm=0.639 6)。本研究揭示了四川和重庆部分区域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经KMnO4、H2O2刺激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卵孢子萌发建立的单卵孢株群体应用于掘氏疫霉遗传研究的可行性做了研究。2个掘氏疫霉菌株(A1、A2交配型各1株)经聚碳膜间隔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KMnO4、H2O2以及不用上述氧化剂处理分别建立K、H、C 3个单卵孢株群体(卵孢子萌发率8-16%)。在群体水平上对来自同一亲本的上述3个群体生物学性状比较结果表明,H2O2处理刺激卵孢子萌发不影响生长速度、菌落形态、耐35℃高温生长、致病力及交配型的遗传稳定性,所建立的单卵孢株群体可用于上述性状的遗传研究;KMnO4处理导致掘氏疫霉A1和A2交配型在自交后代各自分离为A1、A2、A1A2和A2、A1A2,但不影响其他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所建立的单卵孢株群体可用于除交配型性状以外的其他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研究,不宜用于交配型正常遗传规律的研究。用KMnO4处理掘氏疫霉A1或A2交配型菌株单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从A1菌株自交后代获得A2和A1A2以及从A2菌株自交后代获得A1A2交配型单卵孢株的结果说明,掘氏疫霉异宗配合菌株体内可能同时包含控制A1和A2交配型的遗传因子,在正常条件下有1种交配型遗传因子不表达。KMnO4处理可望作为揭示交配型遗传本质的有用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湖南烟草上发生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特征,对来自湖南烟区的303份疑似感染病毒的烟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CMV系统发育、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部分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与NCBI上登录的CM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86.34%~98.42%;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湖南烟草CMV分离物属ⅠB组,不同组间的分离物地理特征不明显,无重组现象,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负选择;组间遗传变异比较明显,基因交流频率较低,受到遗传漂变影响,遗传多样性高,群体趋于扩张。研究结果为烟草抗CMV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比较了赤眼蜂种间(广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广赤眼蜂的不同群体间对菜粉蝶卵的寄生力。连续两年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重复。结果表明,广赤眼蜂的LG-46、DH-9和DG-11等3个群体对菜粉蝶卵的田间寄生率均在63%以上,优于广赤眼蜂的其他群体和螟黄赤眼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推拉理论,文中以内蒙古地区户外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探讨引入群体认同变量前后的户外动机和口碑推荐之间的关系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户外旅游者出行的推动机可划分为"自我提升、愉悦身心、逃离"三维度,拉动机划分为"自然环境、群体与关系、讯息与活动"三维度;(2)户外旅游动机对于口碑推荐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且不同的群体认同情况下二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不论群体认同程度高或低,推拉动机都共同影响着旅游者口碑推荐情况,但较低的群体认同下,推(push)动机中的自我提升和愉悦身心动机显著影响口碑推荐,拉动机(pull)中仅群体关系动机具有显著作用;而较高的群体认同下,推(push)动机中的自我提升和愉悦身心动机对于口碑推荐具有显著影响,而拉(pull)动机中群体关系、自然环境和讯息活动三者均对其产生作用。该研究对于户外旅游组织或企业设计旅游产品、开展户外旅游业务具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后续户外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植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是引起水稻秧苗细菌性立枯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侵染性、繁殖力及适应性均很强,严重威胁中国水稻生产。文章围绕B.plantarii的发生、危害及致病机理,着重论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B.plantarii致病力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从根际微生物互作角度,综述了种间信号分子对病原菌群体淬灭(quorum quenching)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种间信号分子的独特性,展望了其在新型微生物杀菌剂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农业防治植物病害的一大难题,目前急需发展新的防治策略。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 QS) 是一种微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依赖于菌体密度的沟通协调机制,控制着细菌的生长、增殖、致病性、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群体活动行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在抑制细菌毒性基因表达时不会对细菌生长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这一新颖的抑菌机制使其在开发新型农药方面有很大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天然的及合成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种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葡萄与葡萄霜霉菌之间关系的研究水平系统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植物病理学报》1989,19(2):101-104
 利用15个葡萄霜霉菌的自然群体和5个抗性不同的寄主品种进行的特异性接种结果表明:病原自然群体间存在着致病力的差异;寄主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的差异;但不存在寄主-病原间的特异互作。结果还表明:在特异品种上连读移种的情况下,虽然抗性品种能提高病原群体的致病力,但无寄主-病原间的特异性互作。据此提出了水平系统学说。如果这一学说得到证实,就可用欧洲葡萄品种间杂交来提高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静态箱式采样法,利用热解析仪与气相色谱联用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不同营养添加物对干旱区水稻田土壤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地-气交换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稻田土壤中施入不同的营养添加物后,除硫酸钠外,其余添加物质均可以促进VOSCs的释放;作为有机硫源,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添加明显地提高了土壤VOSCs的释放通量,表明含硫氨基酸是VOSCs的有效前体,淹水稻田土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释放VOSCs,释放的气体除了有大量的COS(羰基硫)和CS_2(二硫化碳)外,还有少量的DMS(二甲基硫)、CH_3SH(甲硫醇)以及DMDS(二甲基二硫);作为氮、硫源,硝酸铵和硫酸铵均可促进VOSCs的释放,但硫酸铵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这主要归因于氮源和硫源的共同作用;碳源也能少量地促进VOSCs的释放。另外,培养条件(如温度等)对VOSCs的地-气交换通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近年来安徽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及其变化,利用41个鉴别寄主对安徽省2010、2015和2019年小麦白粉菌群体进行了毒性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群体对抗性基因(组合)Pm3cPm5aPm7Pm19Pm3dPm17Pm6Pm1aPm3aPm3fPm8Pm1+2+9Pm3e的平均毒性频率大于70%,表明这些抗性基因或组合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上已丧失抗性,不能在抗病育种中继续使用;对Pm12Pm21Pm16Pm1cPm35Pm13Pm2+MLD的毒性频率小于20%,这些抗性基因(组合)仍具有良好的抗性,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安徽省小麦白粉菌毒性数据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和2019年病菌群体毒性结构总体上可看成一个群体,但年份间病菌群体毒性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应加强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的持续监测工作。研究结果对安徽省小麦白粉病的抗病育种及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调查基础上,研究了竹笋基夜蛾[Kumasia kumaso(Sugi)]幼虫在早竹林和红哺鸡竹林中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竹笋基夜蛾幼虫在两种竹林中种群消长曲线均呈倒V形变化.种群密度高峰期出现在4月下旬,在红哺鸡竹林中种群密度高峰较在早竹林中推迟约6d.通过频次分析法和9种聚集度指标对竹笋基夜蛾幼虫在早竹和红哺鸡竹林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竹笋基夜蛾幼虫在两种寄主竹林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均符合Neyman分布和P-E核心分布2种分布模型.各聚集度指标也均表明竹笋基夜蛾在早竹和红哺鸡竹林中呈现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